【点石成金】企业趁疫情哄抬物价?处罚应高于平常

  《点石成金》汇集每周财讯商情,邀请专家深度点评,与您一起探索经济社会底层逻辑。

  本周热点

  AI写“小作文”火出圈背后,ChatGPT如何赚钱?

  鱼跃医疗为何敢顶风哄抬物价?270万罚少了吗?

  扩投资VS促消费,稳经济该如何发力?专家们这样说

  欧盟委员会主席发表关于绿色产业计划的声明

  美国人还会继续大手大脚吗?数据显示美国消费势头正在疲软

  AI写“小作文”火出圈背后,ChatGPT如何赚钱?

  据中新经纬报道,被网友称为“能写论文、编代码、创作小说”的AI聊天机器人ChatGPT再次火出了圈。ChatGPT是人工智能研究实验室OpenAI在2022年11月推出的AI语言模型,它之所以一推出就迅速火遍全球,主要是因为它的“聪明”程度在很多人意料之外,不仅可以按要求创作故事、撰写新闻、回答客观问题、聊天,甚至还可以写代码,而且生成的内容质量之高,让不少体验者直呼“全程高能”。

  点评:ChatGPT推动了人工智能技术的实际应用,说它是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标志性事件,并不为过。这条新闻说,由于接受了大量数据训练,它可以做到用人们能理解的方式解释概念、传递事实,甚至可以产生新想法。在这个世界,只有人类具有获取知识的能力。ChatGPT的诞生,让我们重新面对人类知识获取的问题。对知识获取的概念有两个说法。它本来是指在人工智能和知识工程系统中,机器(计算机或智能机)如何获取知识的问题。另一方面,实际上,知识获取是人类独有的学习和工作的能力。ChatGPT的诞生,首先是对传统教育方式的颠覆。它可以代替人获取记忆性知识,传统学校教育的许多功能可能被它代替。据报道,法国一高校宣布将禁止使用ChatGPT。多所美国中学及大学陆续宣布校内禁用ChatGPT,并通过减少课后作业的方式,避免学生利用家庭网络访问ChatGPT作弊。有的地区甚至对管理的教育设备或互联网设卡,限制访问ChatGPT。其次,它是对知识产权制度的挑战。如果不突破现有知识产权制度的限制,ChatGPT无法进一步发展。为进一步发展以知识分享为基础的分享经济,从知识获取的角度修改知识产权制度,是扫除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制度性障碍的必要举措。

  鱼跃医疗为何敢顶风哄抬物价?270万罚少了吗?

  据中新经纬报道,因疫情期间哄抬血氧仪价格,江苏鱼跃医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近日被江苏省镇江市市场监管局处罚270万元。对此,有网友表示“罚少了!”事实上,鱼跃医疗并不是唯一一个在疫情期间借防疫商品紧俏而大幅涨价的企业。2月1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公布了第五批查处涉疫药品和医疗用品违法典型案例,除了鱼跃医疗,重庆同泰大药房连锁有限公司也因哄抬药品价格被处罚。

  点评:从资本的角度看,获取利润是资本的本质,不择手段地获取利润是资本惯用的手法。鱼跃医疗趁防疫政策调整的机会故意抬高产品售价,绝非偶然,也绝非个案。从社会管理的角度,这个事件涉及市场经济制度的定价问题。从经济理论的角度看,鱼跃医疗的做法是因为其具有市场支配力。在常态之下,政府对非战略性产品难以实行价格管制政策。但是,在发生紧急事件的情况下,政府可以在社会管理方面采取强制措施,例如对甲类传染病的管理。如果紧急事件发生在一段比较长的时间,就会涉及经济发展,包括市场管理问题,对经济和社会实行一定程度的管制措施是必要的。为杜绝不良企业趁人之危,趁机大幅度提高商品价格,在必要时,政府应该在发生紧急事件(包括公共卫生紧急事件)期间实施临时性价格管制措施。如果有企业违反价格管制,处罚程度应该大大高出平常时期。当然,为采取此类措施,需要修改有关的社会管理制度和法律。

  扩投资VS促消费,稳经济该如何发力?专家们这样说

  据中新经纬报道,近日,北京大学教授林毅夫在一段采访中质疑了“从投资拉动改为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观点,引发新一轮关于“拉动经济是应扩大投资还是扩大消费”的讨论。林毅夫认为,如果没有劳动生产力水平提高带来的家庭收入的增长,消费增长不可持续,如果收入不增长而消费增长,开始消费靠储蓄,储蓄用光后变成家庭的负债,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可能变成家庭破产。而支持消费拉动的学者,万博新经济研究院院长滕泰则指出,如果由于国际环境发生重大变化,造成出口难以高增长,叠加中国国内基本建设和房地产过剩,继续重生产、重投资、轻消费,恐怕会陷入“企业产品卖不出去-企业衰退、倒闭-员工收入减少、甚至失业-需求更加不足”的恶性循环。

  点评:在关于投资与消费的讨论中,侧重点是消费,要解决的问题是对消费的认识误区。首先,消费绝对不是消耗,而是人类生产过程不可或缺的再生产——人力的再生产。消费是在生产劳动力。没有衣食住行,哪里来的劳动力?犹如汽车加油一样。汽车不加油,无法跑路;人不消费,没有力量工作。其次,经济发展是一种往复不断的循环。这个过程可以归纳为投资-生产-交易-消费-再投资-再消费……如此循环往复。缺少其中任何一个环节,经济活动就会发生“肠梗阻”。从市场经济制度的运行看,企业只有把产品卖给消费者才能获得利润,才能继续投资。如果消费不振,就会产生供过于求的现象,就可能发生经济衰退。实行市场经济制度的国家都特别重视个人消费。因此,投资与消费不是对立的,而是相辅相成的。关于投资与消费的争论之所以发生,是因为有学者模糊了投资与消费的正确关系。

  欧盟委员会主席发表关于绿色产业计划的声明

  据央视新闻客户端报道,2月1日,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发表了关于欧盟绿色产业计划的声明。冯德莱恩表示,世界主要经济体正在加大对净零排放行业的投资,欧盟需要在全球竞争中拥有公平的竞争环境,在单一市场中也拥有公平的竞争环境。“下一代欧盟计划”的7250亿欧元恢复基金中,37%将用于绿色转型。欧盟还有可能将约2500亿欧元的额外资金定向使用于净零工业。欧盟委员会将提议建立一个欧洲主权基金,并重新开始有关南方共同市场协议的对话。

  点评:有媒体报道说,欧盟委员会发布“绿色协议产业计划”是在与美国抗衡,以对抗美国《通胀削减法案》给欧洲带来的不利影响。《点石成金》针对美国《通胀削减法案》曾经谈到,与20世纪30年代的罗斯福新政相比,美国决策者的经济决策水平越来越低下,但对经济活动的直接干预却愈来愈强烈。欧盟针对美国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措施,也采取了政府插手干预的办法,即利用政府补贴资金促进产业发展。这看似是美欧两个经济体之间的争夺,实则是一个国际多边经济矛盾。首先,欧盟由多个国家组成,它与美国的经济矛盾,实际上是多个国家的问题。其次,欧盟正在谋求发展国际多边经济合作。这条新闻提到的有关南方共同市场协议的对话,是欧盟与拉美国家开展国际多边经济合作的举措。因此,欧盟与美国关于政府干预的矛盾有可能扩大到国际多边经济领域,并对世界经济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美国人还会继续大手大脚吗?数据显示美国消费势头正在疲软

  据第一财经报道,根据美国商务部数据,在过去的四个月中,只有一个月的零售购买量出现环比增长。其中2022年12月的零售额下跌1.1%,是一年来的最大跌幅。经通胀调整后,包括房租、理发和大部分账单在内的服务支出在12月都持平,是近一年来最差的月度读数。此外,由于抵押贷款利率上升,2022年美国现有房屋的销售量也下降到2014年以来的最低水平。汽车行业的销售数据也为十多年来最糟。

  点评:美国的信用经济很发达,人们用信用卡消费,司空见惯。因此,美国的私人消费与金融市场关系密切,货币政策对消费具有更直接的影响,美国消费的兴衰与货币政策变化密切相关。美联储的货币政策从宽松转向紧缩,利率上涨增加了借贷成本,也加重了私人消费负担,消费自然不振。当地时间2月1日,美联储宣布加息25个基点,升息何时休,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说,预计持续加息将是合适的。但是市场反应却是在不久的未来降息的可能性很大。是美联储在故意迷惑市场,还是市场另有所图?无论如何,两者的分歧对经济稳定有不利影响,会造成经济预期的不确定,损害消费信心,从而进一步导致消费不振。美国经济究竟会不会因为消费疲软而陷入衰退,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经济预期,取决于人们的信心。如果预期不佳,信心不足,可能会出现“墙倒众人推”的现象,经济衰退将不可避免。市场与美联储对经济预期的分歧不是一件好事。

  (编写 点评 侯若石)(中新经纬APP)

  《点石成金》第617期。本文由中新经纬研究院选编,因选编产生的作品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选编内容涉及的观点仅代表原作者,不代表中新经纬观点。

责任编辑:张芷菡

【编辑:万可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