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tGPT火出圈,AIGC类新技术迎风口?

  中新经纬2月3日电 (孙庆阳)1月28日,美国“内幕”网站发表文章称,“ChatGPT才出现两个月,就已造成了难以言喻的混乱。”虽然ChatGPT诞生于2022年,却有媒体把2023年视为ChatGPT元年。

  ChatGPT不仅迅速火爆美国科技和创投界,也在中国引起不小热度。春节期间,ChatGPT概念及人工智能方面关注度显著提升。1月30日,有消息称中国国内互联网巨头将于3月在中国推出类似ChatGPT的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再次掀起公众对AI聊天机器人的关注热潮。

  ChatGPT解决哪些技术难点

  “ChatGPT是AIGC(AI- Generated Content,人工智能生成内容)技术进展的一个体现,之所以能够异军突起,一个重要原因是引入新技术RLHF(Reinforcement Learning with Human Feedback,即基于人类反馈的强化学习)来解决生成模型的核心问题,使得利用人工智能进行内容创作的技术成熟度大幅提升,让人工智能模型的产出内容与人类的常识、认知、需求保持较高的一致。”北京华夏工联网智能技术研究院院长王喜文介绍称,由此一来,提升内容生产效率与丰富度,ChatGPT才被业界誉为有望成为新的全行业生产力工具。

  巨丰投顾高级投资顾问李建杰进一步解释,作为一款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程序,ChatGPT解决了人工智能的一些核心技术痛点,开启人工智能新的想象空间,其应用场景极为广阔,包括开发聊天机器人,使机器人能够向用户做出自然的回应;帮助人类编写和调试计算机程序;甚至是文学、媒体相关领域的创作,包括创作音乐、电视剧、诗歌等;以及教育考试测试问题,水平甚至高于普通人类测试者。

  其未来应用场景将如何?该怎样落地?“ChatGPT不是搜索引擎,但做好了是绝对能替代搜索引擎。”清华大学新闻学院元宇宙文化实验室主任、教授沈阳建议,ChatGPT可以深入到语义层面,形成一个篇章结构,也就是微观语法,与宏观大义做了很好的结合,使用面就很广了。显然ChatGPT不仅仅是引擎,而是脑,即AI大脑。对搜索引擎来说,是高维的不同品类。

  王喜文认为,ChatGPT未来应用场景有无限可能。从社交媒体到广告创意,从游戏到影视娱乐,从编程到深度写稿,从平面设计到产品工业设计……每一个原本需要人类创作的行业都等待着被ChatGPT颠覆性重塑。尤其是,ChatGPT有望在在金融、政府、医疗等领域加速落地。因为,ChatGPT高度拟人化的对话问答模式具有更好的交互体验,将进一步促进这些领域NLP(人工智能服务提供商)的应用,例如:智能客服、智能政务、智能诊疗等。

  当然,我们也不能忽视ChatGPT一些潜在的风险。目前,由于学校中已经出现学生使用AI生成的内容冒充个人作业,而人工智能造成的剽窃行为在当下的学术规则中很难得到证明,包括英国、法国、美国在内的诸多教育部门均出台政策,禁止在学校使用ChatGPT。

  王喜文表示,一是版权问题。由于ChatGPT训练数据来源于公开互联网,使用者还需要对ChatGPT生成的作品进行把关,防范版权风险;二是稳定性问题。由于ChatGPT服务器位于境外,有时可能会因为网络问题无法返回答案;三是数据安全问题。数据传输会涉及数据安全问题,如何做好本地化亟待思考。

  而据沈阳介绍,目前ChatGPT已经暴露了两个最严重的问题:在功能上,错误的信息源将会输出错误内容,ChatGPT甚至有可能成为谣言之源,这是需要改进的。另一个问题是使用中的,当AI能够代替人脑的一部分思考,人脑的思考价值性就被抵消了一部分。在教育中使用,还怎么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如果教育无法优化教学效果,人类怎么去培育新生代呢?目前来看ChatGPT有点抄人类的后路,把青少年学习给AI大脑化,这比计算器对数学教学的影响要大很多,人类面临着一个重大而震荡的适应期。

  “ChatGPT不能创造新知识,模型需要持续优化,对产业前景构成制约。还有盈利模式尚处于探索阶段,商业化落地进展有待观察,相关监管政策也可能会出台,都对产业发展产生影响。”李建杰补充道。

  AIGC类新技术怎么投?

  据艾瑞咨询发布的研究报告,2021年,对话式AI的市场规模为45亿元,带动规模126亿元。预计到2026年,对话式AI的市场规模将达到108亿元,带动规模超385亿元。

  由于ChatGPT热度持续飙升,多家A股上市公司已被询问是否有人工智能产品或相关技术储备。1月31日,初灵信息在互动平台回应,公司的智能对话平台是基于人工智能技术,以Chatbot(聊天机器人)方式面向用户提供多媒体智能应答服务,已拥有AI智能客服、智能外呼、文本机器人、来电助理、智能培训等成熟应用。

  云从科技在互动平台表示,随着OpenAI超级对话模型ChatGPT的发布,业界已广泛感受到预训练大模型给AI行业带来的巨大机会。

  此外,佳都科技、焦点科技、岭南股份、昆仑万维等上市公司也纷纷表示,在AIGC领域已有相应的业务布局。

  尽管AIGC已经成为科技圈与资本圈毫无疑问的热点,但从投资机构角度来看,概念还需验证。王喜文认为,人工智能在我们生活中已经很普及了,比如工业机器人替代人去喷漆焊接,比如导航APP自动规划路径,比如人脸识别……但是,如果人工智能更接近人,那就必须具备人类“创作”的能力,这就是AIGC的意义。AIGC开启了AI绘画、AI作曲、AI写作,乃至AI生成影视作品,可以说是人工智能历史中一个“跨越式”提升。对于如何投资AIGC类,他认为要从两个角度做研究:“一是产业链,二是商业模式。”

  从产业链角度看,AIGC的技术支持是“AI”,是幕后,是产业链上游,包括:后端基建(如渲染公司)、底层架构(如引擎公司)等。底层的大模型与数据集将成为下一个科技时代,真正意义上的“IT基础设施”,会吸引大量的投资。而生成的“GC”属于产业链下游,包括面向各行业的内容与场景等。

  从商业模式角度看,面向C端的AIGC,以SaaS订阅为主,让C端用户以较低的门槛使用AI生成内容,收取用户的点卡费或包月、包年使用套餐。而有一些c端用户刚开始可能就是因为好奇才体验试用,未必长久订阅。面向B端的商业模式可能更加稳定。因为AIGC对于B端带来的效率提升和成本下降效果明显,如用AIGC设计海报、封面,撰写新闻稿等等。那么,对于B端客户来说,愿意接纳这种商业模式的服务,付费意愿自然也就相对稳定。

  李建杰表示,AIGC是一种“人机共创”新模式。世界科技巨头用AI实力及技术应用推动AIGC的风潮席卷全球,绘画、音乐、新闻创作、主播等诸多行业正被重新定义,中长期前景极为广阔。当前总体还是概念阶段,需要各类与应用相结合的商业模式落地来予以印证。“从投资上看,算法、算力、高质量的数据集决定了AIGC质量与商业模式,未来还有相当的路要走,中国国内的AIGC行业目前尚未建立起明确的变现方式,部分企业仍处引流期,总体处于概念炒作阶段,可考虑轻仓适量参与并注意及时落袋为安、控制风险。”(中新经纬APP)

  本文由中新经纬研究院原创,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责任编辑:宋亚芬

【编辑:万可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