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看西看】围堵变“自残”?芯片巨头们业绩集体崩了

  中新经纬2月3日电 (宋亚芬)2022年成为全球芯片巨头们近年来业绩最灰暗的一年。近日,三星、英特尔、高通等全球芯片巨头陆续发布2022年财报。三星电子四季度营业利润同比下滑68.95%,为8年来最低点。英特尔四季度净亏损6.61亿美元,跌幅高达114%。高通情况相对稍好一些,但截至2022年12月25日的第一财季净利润也同比下降34%。

  更严峻的是,这种情况还没有好转的迹象,甚至有分析师预测,2023年全球芯片产业将出现不可逆的极度衰退。

  对于全球芯片巨头们2022年的业绩大下滑,星图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付一夫在接受中新经纬采访时表示:“受需求下滑等多因素影响,2022年全球芯片库存不断增多,企业销售业绩下滑肯定也是很难免的。”

  据付一夫介绍,2022年,受疫情、乌克兰危机和美联储加息影响,全球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在此情况下,全球消费电子需求量大幅下降。电子产品销量下滑,对于芯片的需求自然也会相对偏弱。

  Canalys报告指出,2022年第四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下降17%。

  此外,付一夫认为,或与美国在芯片上围堵中国,中国需求下降有关。

  2022年8月,美国拜登政府推出《2022年芯片和科学法案》,向在美国的半导体制造产业提供大额政府补贴,但同时要求这些企业必须同意“不在中国发展精密芯片的制造”。此后不久,美国商务部又宣布将对中国芯片企业的设备出口禁令从10纳米制程扩大到了14纳米。

  “这些政策肯定会影响巨头们对华芯片出口,而失去了中国这样大的一个市场,它们的业绩也不可能完全不受影响。”付一夫说。

  信息消费联盟理事长项立刚也表示,全球芯片巨头业绩下滑是很正常的情况。“全球对于芯片需求最大的一个国家就是中国,近年来中国芯片进口量更是不断攀升,年进口额已超过四千亿美元。因为美国的围堵,中国只好积极推动芯片自给,进口量减少。”

  中国海关总署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集成电路进口量从2021年的6356亿个下降15%至5384亿个,是至少自2004年彭博社开始跟踪数据以来的首次年度下降。按价值计算,中国集成电路进口额为4156亿美元。

  “2018年之前,中国的芯片自给率约5%,到2022年年底大概是提高到了16%-17%,少了11%,按进口额来计算,就是400多亿美元。”项立刚说。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rategies甚至预测,2022年中国大陆的芯片自给率将提升至25.61%。

  “而且这个趋势不可逆转!”项立刚预计,随着中国芯片自给率的继续提升,全球芯片巨头的业绩还会持续下滑。如果到2025年的时候我们能做到50%的自给率,就意味着巨头们2000亿美元的市场没有了,这对它们的打击会很大。

  项立刚强调,预计美国还将会加大对中国科技产业的围堵,因此中国必须要把自己的芯片能力给做起来。

  据韩媒报道,业绩承压的三星已成立了全新的中国市场创新组。看起来似乎是有意重新回归中国市场来自救?这条路是否容易走通?

  对此,付一夫表示,对于全球任何一个芯片巨头来说,中国这个大市场都是不能忽视的,所以从三星的角度来说,它选择回归中国市场肯定是一个很正确的决定。三星在芯片方面也拥有雄厚的技术和实力,是很多巨头所没有办法比拟的,但三星回归中国的市场前景仍有待于进一步观察。

  “虽然三星曾经非常受中国消费者欢迎,但因为一系列因素,三星也一度让中国消费者对其失去了信任。而且华为、苹果等品牌产品已经在中国深耕很久,不管是从占据消费者心智,还是从市场份额方面来看,都已经很具优势。在这样的一个局面之下,三星想重新打开一个市场空间也并非易事。”付一夫补充说。

  项立刚则认为,三星要回到中国市场,首先肯定需要有好的产品,便宜的价格,强大的竞争力。其次,还不能参加美国的围堵。如果参加了美国对中国芯片行业的围堵,还想要中国市场,估计比较难。

  项立刚最后强调,“未来全球的芯片产业发展肯定会有很大的困难,当然中国的芯片企业,总体来说还是会往上走的,会发展得不错。”(中新经纬APP)

  本文由中新经纬研究院原创,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责任编辑:孙庆阳

【编辑:万可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