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对通胀影响几何?是否影响国际收支?多部门回应

  中新经纬客户端2月15日电 15日,国新办就克服困难,做好服务,金融系统全力支持抗击疫情和恢复生产举行发布会。疫情会否带来通胀压力?国际收支预期如何?专属新冠肺炎保险产品能否落地?对于这些热点问题,相关部门逐一回应。

  中国不会出现大规模通货膨胀

  疫情是否会带来通胀方面的压力?央行副行长范一飞回应说,“现在由于复工复产还需要一个过程,无论是需求端还是其他方面都给价格稳定带来一定压力。但是,保持稳健的货币政策,这个前提没有改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会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调整,相信中国绝对不会出现大规模的通货膨胀这样的事情。”

  禁止险企开发新冠肺炎单一责任保险产品

  就部分消费者关心某些公司提到开发专属新冠肺炎的保险保障,银保监会副主席梁涛表示,由于缺乏定价数据基础,为防止侵害消费者权益,银保监会禁止保险公司开发此类单一责任产品。目前,相关公司扩展责任后的既有保险产品有400余款,扩展责任以后,能够涵盖疫情防控期间新冠肺炎导致的重疾、残疾和身故风险等,消费者可具体查询各保险公司官网公告。

  梁涛指出,下一步,银保监会将继续支持并鼓励保险公司对现有产品扩展保险责任,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向抗击疫情一线的工作人员捐赠相关保险产品,加大政策执行力度和监管力度,督促保险公司将承保理赔服务落到实处。同时,推动行业产品创新发展,不断丰富保障责任,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优质的保险供给,缓解群众的后顾之忧。

  确保小微企业整体信贷增长不受疫情冲击

  据梁涛介绍,银保监会将于近期出台一些新的支持举措,不仅针对疫情影响重点行业而且涵盖各行业的各类企业。

  一是加大对受困小微民营企业扶持力度,确保小微企业的整体信贷增长不受疫情冲击,力争今年的普惠型小微企业的贷款综合融资成本在2019年的基础上继续下降,对受疫情影响严重的分支机构推动银行总行适度提高不良贷款容忍度等。

  二是加大对重点领域复工复产的信贷保障和投放。引导金融机构进一步加大对企业复工复产的信贷支持,进一步提高企业信用贷款和中长期贷款比重,并且将融资成本保持在合理水平。

  三是加快推动一批重点项目的建设。首先要更好地发挥政策性金融的逆周期调节作用,加快信贷投放节奏,合理增加政策性金融机构2020年人民币贷款和发债规模,优化区域信贷结构,聚焦重点领域重大工程,加快对一批重大项目建设的信贷投放。二是研究运用已收回专项建设资金支持制造业等重大领域,加大对新投资项目的开工力度,积极做好在建项目资金供给。

  四是着力推动稳定居民消费和加快释放潜在需求。督促银行机构主动对接受疫情影响严重的批发零售、住宿餐饮、文化旅游、运输物流等服务业的金融需求,开发专属的信贷产品,推动服务消费提质扩容,扩大实物商品的消费,提升服务的可扩展性和便利性,加快释放新型消费潜力。

  梁涛指出,银保监会对受疫情影响较大、较为严重地区的银行,会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充分考虑疫情的客观影响,适当提高监管容忍度,对于监管指标达标给予一定的宽限期,或者在监管措施上作出一些灵活的安排。

  鼓励和支持社保等中长期资金入市

  证监会副主席阎庆民指出,当前证监会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时,紧扣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资本市场全面深化改革措施落地,更好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一抓多层级资本市场体系建设。继续推进科创板制度创新,坚守科创板定位,坚持鼓励更多的硬科技企业上市,同时推进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推动新三板的改革平稳落地,协调推进公开发行、投资者适当性等制度创新。

  二抓大力发展直接融资。继续保持股票首发的常态化,落实修订后的再融资制度,提升包容性。

  三抓推动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健全多元化退出机制,提升信息披露质量,提高上市公司治理能力,促进上市公司优胜劣汰。

  四抓资本市场法治建设。以贯彻新证券法为契机,抓紧制定和修改配套规章制度,优化资本市场治理体系,用好用足相关法律规定,显著提升违法违规成本。

  五抓积极拓展中长期资金来源。进一步提升权益类基金占比,扩大公募基金投顾业务试点,鼓励和支持社保、保险、养老金等中长期资金入市,推动个人养老金税收递延账户投资公募基金政策落地。

  国际收支形势不会因疫情轻易发生改变

  外汇局副局长宣昌能表示,近年来中国国际收支保持基本平衡,反映了深层次经济结构的合理优化,体现了中国坚持改革开放的政策效果。国际收支形势不会因为新冠肺炎疫情等短期影响而轻易发生改变。

  一方面受国内经济发展和结构优化调整影响,中国经常账户运行进入更加均衡发展阶段,近年来经常账户顺差与GDP之比处于合理区间。昨天(2月14日)外汇局刚公布了去年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初步数据,初步统计去年经常账户的顺差为1775亿美元,与GDP之比为1.2%。一方面,中国坚持深化改革开放,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对外开放深入推进,中长期外资稳步流入,跨境资金流动保持基本平衡。

  宣昌能指出,疫情的影响是暂时的,有限的,未来中国国际收支仍有基础、有条件延续基本平衡格局。首先,经常账户有望保持小幅顺差;其次,中国跨境资本流动仍然会以平稳运行为主。

  银行现金必须消毒后再投放

  范一飞表示,疫情发生以后,高度重视公众使用现金的安全卫生问题,采取了一些措施加强这方面工作。

  首先,确保新钞供应。今年1月17日以前人民银行向全国安排调拨近6000亿元的新钞,春节前紧急向武汉投放了40亿元的新钞,提高了银行网点工作人员和办理现金业务群众的安全感。

  其次,科学合理安排调拨。暂停了现金跨省调拨,以及部分疫情严重地区的省内调拨,尽可能减少人员流动,降低在途感染及传播的风险。

  再次,现金回笼发放过程做到卫生、可控,要求商业银行的现金业务按照收支两条线进行,对外付出现金尽可能以新钞为主,回笼现金时对医院、农贸市场等渠道回笼的现金采取特殊处理并单独封存,消毒后交存人民银行,不得对外支付。对疫情防控重点地区回笼现金,采取紫外线或者高温等消毒,存放14天以上再投放市场,对于非疫情防控重点地区现金消毒以后,要求存放7天以上再投放市场。

  范一飞还指出,下一步,将进一步加快推进移动支付领域工作。“最近三年来移动支付笔数和金额的年复合增长率分别达到83.5%和39%,应该说我国的电子支付还是比较领先的。”范一飞表示,鼓励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渠道全天候为客户提供金融投资、生活缴费、网络购物等多项服务。(中新经纬APP)

【编辑:王永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