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彬等:LPR连续6月未调,年内降息空间几何?

  中新经纬2月20日电 题:LPR连续6月未调,年内降息空间几何?

  作者 温彬 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

  张丽云 民生银行研究院金融市场研究中心主任

  中国人民银行(下称央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2023年2月20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为:1年期LPR为3.65%,5年期以上LPR为4.3%。以上LPR在下一次发布LPR之前有效。与上月相比均保持不变。

  2月降息预期落空

  LPR报价自2022年8月实现非对称下调以来继续“按兵不动”,主要与MLF(中期借贷便利)等政策利率维持不变、市场利率快速上行使得银行负债成本抬升、资负两端叠加作用下净息差进一步承压等因素有关,LPR报价没有相应下调基础和空间。

  2月15日,央行开展了4990亿元MLF操作(同期有3000亿元MLF到期),中标利率维持2.75%,MLF操作实现“加量平价”续作,使得2月LPR调降的空间大幅缩减。

  而2月MLF利率维持不变,或源于以下多方面因素:一是国内宽信用加快推进、基本面企稳向好,经济进入复苏期,短期内降息的必要性不高。二是海外加息周期尚未结束,“内外均衡”考量下,降息时机未到。三是当前贷款利率仍延续下行,若继续降息,会刺激通胀、催生资金空转和套利行为。四是“定向降息”或成为政策的重要导向,在降成本的同时兼顾调结构,以实现差异化精准支持。MLF和LPR降息是普遍性的,在刺激需求的同时也容易滋生套利空间,造成局部过热现象。

  2022年支撑银行负债端成本改善的一个重要因素,便是同业存单等市场化主动负债成本延续低位,长期低于政策利率水平。但2023年以来,资金面易紧难松,导致银行市场化负债成本抬升,限制了LPR加点下调的空间。

  一方面,春节后流动性不确定因素较多,资金利率出现快速上行。另一方面,在银行中长端负债压力较大下,同业存单利率自1月以来延续上行趋势,中小银行间利差加大。此外,理财破净和赎回潮影响仍未完全消退,资金仍在向存款回流,且存款定期化严重,银行核心负债成本依然承压。综合来看,当下银行负债成本仍然较高,LPR脱离MLF单独下调的阻力较大。

  定向政策是2023年主基调

  当前,各方也在密切关注宽信用进程以及楼市能否随经济回升而企稳回暖,进而研判全年经济修复的斜率和可持续性。

  考虑到1月信贷实现旺盛“开门红”,2月对公信贷投放预计依然维持一定强度,在企业融资意愿增强、房地产市场活跃度有所上升的情况下,短期降准降息的必要性下降。但在经济复苏初期,宽松政策不会轻易退出,若后续金融数据“企业强居民弱”“政府强私人弱”的结构性问题仍未改善,房地产修复未看到明显拐点,不排除MLF降息等宽货币工具在两会之后再次发力的可能性。

  总体来看,为避免传统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失效,后续降准、降息的时机需更好把握,全年降准有0.5个百分点的空间,5年期以上LPR或继续小幅调降10bp(基点)左右,定向政策(包括定向降息)预计是2023年的主基调。

  此外,在调降5年期以上LPR促楼市回暖之外,更重要的是通过合理举措下调存量高成本的按揭贷款利率,以减缓提前还贷潮,降低住房消费者的负担,稳定居民资产负债表,促进消费恢复和地产平稳运行。(中新经纬APP)

  本文由中新经纬研究院选编,因选编产生的作品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选编内容涉及的观点仅代表原作者,不代表中新经纬观点。

责任编辑:宋亚芬

【编辑:熊思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