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决农村结婚彩礼畸高?人大代表建议推行婚姻消费补贴

  如何解决农村结婚彩礼畸高?张青彬代表建议推行婚姻消费补贴

  澎湃新闻记者 张静

  农村高价彩礼有“万里挑一”(即男方给女方一万一千元)、“万紫千红一点绿”(即一万张五元钞票、一千张百元钞票和一块翡翠)、“三斤一动不动”(即三斤百元钞票、一辆轿车、一幢楼房)等说法。畸高的婚嫁彩礼带来了沉重家庭负担。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来自河北代表团的全国人大代表张青彬提交了《关于解决农村结婚彩礼畸高问题的建议》,建议妇联、共青团等部门充分利用节庆假日,组织农村青年开展联谊活动,积极为农村适龄青年牵线搭桥;推行婚姻消费补贴,加大农村“零彩礼”婚姻的补贴力度;地方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婚姻彩礼标准,规定上限;依法严厉打击职业媒人哄抬彩礼价钱行为;将消除“高价彩礼”纳入各级党委和政府精神文明创建之列,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等。

  “结婚本来是一件喜庆的事,然而在我国大部分农村,尤其在华北地区南部,畸高的婚嫁彩礼致使本来高兴的事却带来了沉重家庭负担。” 张青彬介绍,在农村,关于高价彩礼的说法层出不穷,从订婚时“万里挑一”,到“万紫千红一点绿”,再到“三斤一动不动”。

  农村婚嫁彩礼攀高的不只是数额,车、房等硬件要求也越来越高,“有楼没车,说了白说,有车没楼,还得发愁。” 张青彬以华北南部一个村庄为例,粗略计算,一位男青年要想结婚,整体花费大约要70万元,“这样的数字对于世代生活在农村的农民来讲,是不小的经济负担,农村畸高的婚嫁彩礼已然成为农民致贫的重要原因。”

  张青彬认为,出现上述情况的原因有4个。一是农村男女青年比例失衡。受重男轻女的传统思想较重,独生子女政策改变人口结构、医疗技术B超检验胎儿性别的滥用等导致男性出生率远远大于女性;同时,近年来农村青年外出打工增加,大量农村女青年嫁到条件好的城市,而大量男青年到了适婚年龄都要回到老家相亲娶媳妇。

  二是农村家庭经济条件仍然很差。张青彬说,大部分农村家庭受经济条件影响,女方父母希望通过嫁女儿,要高额彩礼钱来改善家庭生活;男方父母为了让儿子娶媳妇,不得已拿出高价彩礼,甚至借高利贷,造成债台高垒。越是这样,越造成农民负担加重、经济条件愈加落后。

  三是相互攀比之风盛行。张青彬表示,婚嫁彩礼钱一直是农村街谈巷议的话题,普遍认为,彩礼高就证明女方价值高、男方经济实力高。看到一家要彩礼高,为了不让街坊邻居说闲话,另一家会要得更高,脸面让农村婚嫁避开正确的婚恋观,反而让彩礼钱越要越高。

  四是农村职业媒婆大量存在。张青彬提出,在农村普遍存在一些靠给别人说媒赚钱的职业媒婆,每说成一对便要抽取一定比例的提成,彩礼钱越高,提成越高。为了得到更多提成,这些职业媒婆便故意哄抬价钱,造成彩礼钱畸高。

  对此,张青彬提出5点建议。一是推行婚姻消费补贴。张青彬说,去年太原市作为全国首个婚姻消费补贴试点城市,收到了良好效果,建议在全国进行推广,同时加大农村“零彩礼”婚姻的补贴力度,尤其在婚房补贴方面,作为一项激励政策,引导移风易俗。

  二是加大婚嫁新风考核力度,将消除“高价彩礼”纳入各级党委和政府精神文明创建之列,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加大考核比重,进一步传导考核压力。

  三是宣传引导正确婚姻观。张青彬建议,要注重抓好农村青年思想教育,抓好优秀青年“零彩礼”婚姻的典型培养,广泛开展宣传和榜样带动工作,形成社会新风。妇联、共青团等部门要充分利用节庆假日,组织农村青年开展联谊活动,积极为农村适龄青年牵线搭桥。

  四是发挥村民规约作用。张青彬提出,应指导乡镇和村级成立“红白事理事会”,组织修订《村规民约》,把抵制住“高价彩礼”,树立文明婚嫁新风等内容纳入《村规民约》之中,印发到家家户户,使之成为村民共同遵循的准则,引导农民从“高价彩礼”摆脱出来。

  五是运用法律法规进行规范,将“高价彩礼”纳入《婚姻法》范畴,或纳入各地婚姻管理条例,做好法律、条例宣传工作,提高农民法律意识;地方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婚姻彩礼标准,规定上限,并以政府部门名义下发相关文件;规范婚介市场,加大对婚介所法规培训和业务培训,依法严厉打击职业媒人哄抬彩礼价钱行为;严令禁止和查处医疗B超技术检验胎儿男女性别行为,缓解男女失衡现象。

【编辑:张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