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培勇:经济发展要从市场主体这个根上“浇水施肥”

  中新经纬4月14日电 题:经济发展要从市场主体这个根上“浇水施肥”

  作者 高培勇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

  2023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一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做好2023年的经济工作,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

  市场主体,或者说经营主体,它不等同于企业,而是涵盖了各类企业、个体工商户、农民合作社在内的所有经济体。通俗地讲,市场主体囊括了参与GDP(国内生产总值)创造的所有经济单元,国民经济的主动脉和毛细血管都在这一范畴内。市场主体是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的着力点,主要基于以下四重考量。

  一是市场主体是经济发展的根基。截至2022年末,全国登记在册的各类市场主体有1.69亿户,其中企业5282万户,个体工商户1.14亿户,农民专业合作社223万户。这一庞大的经济行为群体,经过了40多年的市场化洗礼之后,深谙市场规律,熟悉市场规则,擅长市场运作,已经成为支撑中国经济发展的根基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二是市场主体是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的主要依托。能否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主要看能否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其中,稳就业是基础和决定性因素,而稳就业的顶梁柱就是市场主体。每年超1200万人以上的城镇新增就业绝大多数是靠市场主体吸纳的。要充分认识到推动经济增长重回正常轨道,必须有效调动市场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三是市场主体是当下最需要纾困帮扶的对象。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等一系列超预期因素叠加影响,市场主体首当其冲。一些市场主体出现经营困难、利润下滑,甚至破产倒闭,这些都是必须直面和解决的困难。只要市场主体能够在一揽子纾困帮扶政策之下渡过难关,经济发展就能够随之迈上正常的轨道,实现高质量发展。

  四是增强市场主体预期是化解三重压力的核心发力点。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这三重压力之间并非简单的平行关系,其中预期转弱是最需要解决和扭转的问题。预期问题的核心是市场主体的预期,只要市场主体的预期转强,其他主体的预期都会随之转强,需求和供给所面临的矛盾也都会迎刃而解。(中新经纬APP)

  本文由中新经纬研究院选编,因选编产生的作品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选编内容涉及的观点仅代表原作者,不代表中新经纬观点。

责任编辑:张芷菡

【编辑:王京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