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培科:应构建“一带一路”国际金融指数

  中新经纬客户端4月26日电 题:《苏培科:应构建“一带一路”国际金融指数》

  作者 苏培科(对外经贸大学公共政策研究所首席研究员、中新经纬特约专家)

  “一带一路”倡议自2013年提出后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支持和参与,亚投行、丝路基金等相关配套金融机构陆续设立,许多中国企业也加入其中。

  “一带一路”倡议对广大发展中国家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既可以学习中国的发展经验,也可以通过“一带一路”的链接让发展中国家的经贸往来、文化交流更加紧密。但目前“一带一路”的投资大都是中国国有企业单边投资为主,若要真正将“一带一路”的倡议落到实处,就得充分发挥市场手段和金融撬动作业,让全球投资者都参与进来共建、共享。

  建议构建“一带一路”国际金融指数

  在目前的国际经贸局势下,我们建议构建“一带一路”国际金融指数,吸引国际投资者全面参与其中,强化经济属性,建立长效、黏性的市场合作机制。要想搞活“一带一路”各国的经济和提高国际关注度,必须要打造完整覆盖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国际金融主题指数系列,让其成为中国和国际资本市场上可自由交易的指数标的,让中国和其他各国投资者真正用经济纽带联系起来,一起参与评估“一带一路”各国公司和项目的收益与风险,用风险对价的方式形成市场化的价格和投资回报。

  如果缺失“一带一路”国际指数,中国的绝大部分投资者视线就会局限在国内,就会缺乏基本的投资基准来挑选投资标的和评估好公司及好项目。目前,国内大部分想参与“一带一路”项目的机构和个人大多缺乏国际投资经验,加之语言障碍、文化差异和各国法律迥异,很难在国际投资中取胜。

  构建一带一路国际金融指数的具体步骤

  “一带一路”建设是一个长期投资行为,涉及各种各样的投资,而“一带一路”沿线的大部分国家金融市场相对滞后,信息交易基础不完善,我们想要做出能给国际投资者使用的“一带一路”国际指数,就必须客观、公允、符合国际规则,得有强大数据库和信用体系支撑的可交易指数。这就需要我们国内的互联网技术企业、大数据公司、律师机构、会计师事务所、评估机构、券商、银行等全面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将中国的数据管理经验以商业运营的方式输出,这样既可以给“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企业提供商业服务,也可以建立国际投资者能够看得懂的商业信用体系,从而所有的贷款、发债、投资等决策就会有理有据。“一带一路”国际金融指数虽然只是一些市场交易的指数,但涉及方方面面和需要系统性协调。

  “一带一路”国际金融指数主要是针对国际机构投资者,建议将指数的技术开发和推广放在香港,可以由丝路基金、港交所或中投公司来牵头市场化运营。

  “一带一路”国际金融指数可以从如下几个指数开始着手:“一带一路”国际股票指数、“一带一路”国际债券指数、“一带一路”私募股权投资指数、“一带一路”企业债权投资指数等。

  为了保障“一带一路”国际金融指数的健康、长期运行,必须要在“一带一路”沿线各国按市场化的方式建立现代化的商业信息系统和建立国际化企业信息评级系统,鼓励国内的互联网商业企业和电商平台参与,整合国内现有的评级资源,用于评估投资风险。

  鉴于初期各界认识和可开发资源有限,不可能一夜之间建立一个完整的标普、彭博或四大会计事务所的数据库,若一旦有了这样的规划,资源就会加速聚集。初期可以先易后难地推进,也可根据中国投资的实际需求和投资领域来重点发展指数权重,然后逐步完善,把中国及其他各国投资者真正用经济纽带联系起来。

  构建“一带一路”国际金融指数的必要性

  纵观世界金融历史,金融指数一旦被市场认可,几乎可以永续存在,影响持续而广泛。构建“一带一路”国际金融指数符合国际金融市场惯例,也符合市场化运营的规则,容易被国际投资者和“一带一”路沿线各国接受。

  第一,努力将“一带一路”国际金融指数打造成全球金融市场上的必需品。

  “一带一路”沿线有众多国家,有大量的上市公司和私营企业,如果让沿途各国公司参与并受益“一带一路”相关经济活动的行为,将会直接反映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各类相关证券的定价,与千万投资者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一带一路”国际金融指数的编制将有利于抓住沿途各国的核心利益,追踪沿途各国公司的市场表现,以最直观的指数收益率形式鼓励动员各国投资者积极参与“一带一路”的建设融资,并且分享相关收益,从而形成真正的利益共同体。

  第二,努力将“一带一”路国际金融指数推为国际资金的投资基准。

  当今全球金融市场上各类资金规模总和已超过百万亿美元,而大部分都被用于追踪各类可投资资产的相关指数,所以资金的平均回报率与其所追踪的指数较为接近。在此背景下,“一带一路”国际指数系列可以为各国投资者提供可靠的投资基准和指引,通过有效的产品设计来协助投资者筛选评估优质投资标的,从而吸引并协助巨量国际资金有效配置进与“一带一路”相关项目及证券品种上,用风险对价的方式形成市场化的价格和投资回报,从而使“一带一路”宏观经济主题切实落地并成为全球投资者可关注追踪并能够交易的指数标的。

  第三,让“一带一路”国际金融指数成为参与国际金融规则竞争的抓手。

  一个行业最高层次的竞争是规则的竞争。但是目前,国际金融体系和国际指数的话语权并不在我们手中。所有国外主要指数公司都能设计中国相关指数,而中国目前没有一家公司能去设计国际指数。国外指数公司垄断金融规则的上游,使得很多中国大基金公司,大机构即使在追踪中国国内投资标的时,也言必称国外的中国指数,这无形中又进一步接受、巩固了他们的垄断地位,而“一带一路”国际金融指数将在国际金融领域产生破局效应。

  第四,“一带一路”国际指数可降低中国资金在境外的投资风险。

  中国资金独自外出会因为缺乏相应的风险对冲机制而承担巨大的投资风险,同时也很难得到各国的深入配合。据美国华盛顿智库企业研究所计算,中国于2005年至2014年间在海外投入的2460亿美元中,有大约四分之一的投资没有带来预期收入。其中一半投资集中能源部门和交通部门,而这两个部门恰恰是“一带一路”项目的优先投资方向。为了避免在“一带一路”低效投入,构建“一带一路”国际指数迫在眉睫。“一带一路”国际指数能够有效地吸引扩大投资者的范围和规模,促使各国利益相关方共同对“一带一路”的各类项目做出综合风险评估与定价,从而为中国境外资金提供风险预警,同时也可以通过风险共担机制避免中国资金独自承担风险。

  纵观现状,目前国内已有的各类“一带一路”概念类指数与基金,其投资标的范围基本局限在中国境内。现有指数无法有效、客观地反映“一带一路”国际化主题,从而导致国际上没有金融机构及投资者愿意选用及追踪纯国内的“一带一路”概念指数。另外,不少国内的金融产品只是简单地综合与“一带一路”主题沾边的上市公司供国内投资者炒作,无法吸引长期、专业的国际机构投资者参与。(中新经纬APP)

  苏培科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本文不代表中新经纬观点。

【编辑:熊思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