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祖昱:资金流动性风险加大,房企积极探索低杠杆模式

  中新经纬5月9日电 题:资金流动性风险加大,房企积极探索低杠杆模式

  作者 丁祖昱 易居企业集团首席执行官

  2021年,行业政策持续收紧,部分百强规模房企接连出现债务违约问题,甚至有企业出现了破产清算。在此背景下,房企真实的偿债能力值得关注。

  我们从80家重点上市房企的财务情况来看(截至2022年4月15日披露财务数据企业56家,其中包括未审计财务报告12家),由于2021年融资受限,加上“三条红线”政策制约,房企融资现金流流出增加;同时,2021年下半年,市场持续转冷,销售回款放缓,重点样本上市房企的现金持有量出现明显下降。

  房企持有现金5年来首次负增长

  2021年,重点样本房企的全口径销售规模达到71244亿元,同比增速从2020年的15%下降至2021年的3%;并表销售回款规模为38864亿元,同比增速同样从12%下降至7%。

  图1:重点样本上市房企历年全口径销售及并表销售回款情况(亿元)

  数据来源:企业业绩报告,CRIC整理

  2021年年末,重点上市房企的现金持有量为18605亿元,同比下降8.75%,这是近五年来首次出现下降。从历年数据来看,重点上市房企的现金持有量增速呈逐年下滑趋势,由2018年36%的增速逐步下降到2019、2020年的10%左右的增速。

  图2:重点上市房企历年现金持有量及同比变化情况(亿元)

  数据来源:企业业绩报告,CRIC整理

  部分企业债务结构恶化

  2021年年末,重点样本房企的总有息债规模为40817亿元,有息债规模持续维持较高水平,同比增长1.7%。

  一方面,自2020年8月“三条红线”监管政策出台后,房企的有息负债水平增长有所限制,2021年上半年较期初增长3.1%至41395亿元,增幅较2020年继续收窄。

  另一方面,2021年下半年,企业预售资金监管幅度加大,现金流动性受到较大影响,多企业再融资情况不乐观,导致部分企业债务规模下降较大,企业有息债净流出578亿元,从而使得全年与期初持平。

  克而瑞研究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典型房企存货总量为8.82万亿,仍呈上升趋势,但增速放缓至7.6%。其中,18家房企存货总量出现下降,占比达31%。

  在当前大环境之下,多数房企都以开源节流、保障财务安全为经营准则,持续收缩投资力度,加快项目竣工交付,提升去化和项目结转,以减少资金在存货中的停留时间,导致房企存货增速大幅放缓。

  行业迎来转向期,探索低杠杆发展模式

  过去,房企普遍采用“高负债、高杠杆、高周转”的“三高”开发销售模式,期望以最少资金成本撬动最大增长,规模扩张无序,负面效应突显。

  为保障行业平稳、健康发展,2021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房地产业要探索新的发展模式。而房企新模式探索必然涉及方方面面,在存货周转上,我们建议房企存货要做“轻”。

  毋庸置疑,过去房企举债囤地滚动发展的模式将难以为继,一方面,当前房企资金监管严格,融资规模受限,尤其是部分典型房企暴雷之后,融资更是难上加难。

  另一方面,“两集中”供地规则之下,各大城市持续落实控地价、限房价的土拍原则,实施“一地一限价”举措,在此情况下,房企储备土地时间越久成本越高,这同时也倒逼了企业要加速滚动开发,告别高杠杆囤地发展冲动。

  2022年一季度,行业仍处深度调整期,楼市持续低迷,房企面临危机。在此背景下,政府在保障性租赁住房、并购融资、预售资金监管等多个层面释放出积极信号,但传导到市场、企业端还需一定时间。短期内,行业下行压力依然较大,二季度市场能否回暖尚待观望。

  对此,我们建议房企在短期内要做好收紧资本开支准备,以保证现金流安全,其中尤其要多关注非限制性现金情况,评估自身真实偿债能力;在销售方面,企业要保障销售与回款,提升造血能力。在未来经营上,房企要坚守长期主义,精简组织结构,提升运营效率,保持财务定力及稳健经营。(中新经纬APP)

  本文由中新经纬研究院选编,因选编产生的作品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选编内容涉及的观点仅代表原作者,不代表中新经纬观点。

责任编辑:李惠聪

【编辑:冉笑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