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萨克斯坦华商:现在满大街可见中国电动汽车

  中新经纬5月17日电 (马静)“我这次来北京,双西公路上跑满了车,拉的都是来自中国的货。”近日,哈萨克斯坦东干协会会长、哈萨克斯坦“陕西村”村长安胡赛向中新经纬分享了他来北京一路上的见闻。

  双西公路全称为欧洲西部—中国西部公路,东起中国连云港,西至俄罗斯圣彼得堡,与欧洲公路网相连,2018年中哈段正式通车。

  安胡赛的见闻只是中国和中亚国家经贸持续深化的一个缩影。目前,中国已经是中亚五国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和主要投资来源国。

  据安胡赛介绍,哈萨克斯坦的投资环境对中国企业越来越友好了。以前马路上都是欧美车,现在大街上满是中国的车,尤其是电动汽车。

  清朝末年,安胡塞的祖先们从陕西出发,进入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地,形成了“中亚东干族”的海外华人族群。其中,陕西籍回族华人的聚居地也被称为“陕西村”。他们出门讲俄语,进门陕西话,并保留了陕西大部分的风俗和语言。

  双手握拳,叩击城门,用地道的陕西方言大声说:“我回来了。” 这是“陕西村”村民每次回到西安必做的一件事。

  安胡赛1994年第一次回到中国。他眼中所见的中国,和“吃不饱穿不暖”的传闻很不一样。“看到中国的这些大变化,我第一个想法就是把这些新技术、新办法带到哈萨克斯坦去,用中国的发展东风把哈萨克斯坦的经济带动起来,帮助‘陕西村’老百姓解决自己的生活问题。”

  自此之后,安胡赛多次到访中国,先后从陕西引进了制砖机及生产饼干、油漆等的设备,办起了工厂。因为哈萨克斯坦蔬菜短缺,他还带了种子,从西安请了匠人,在当地搞起了温室大棚蔬菜。“以前夏天卖1块钱的菜,冬天能卖100块,但种植了大棚蔬菜之后,乡镇企业发展起来,生活也好起来。”

  近30年里,安胡赛及其所在的东干协会牵头推动中哈地方政府及企业在农业、林木业、教育等多方面合作。

  “中国的变化一天比一天大。”在接受中新经纬采访前后,安胡赛正连续在北京、西安、宁夏等地奔波。他说,最近几天走访洽谈了六七个项目,涉及化肥、矿产等领域。哈萨克斯坦能源矿产资源丰富,但工业还比较薄弱。“中企在这方面合作空间大,利润高,投资建厂一两年可能就能收回本”。

  安胡赛坦承,过去,哈萨克斯坦对来自中国的投资有一定的行业限制。但近两年,哈萨克斯坦的很多行业都向中国开放了,尤其是新能源行业。除大量进口中国新能源车外,哈萨克斯坦的工程器械、公交车、光伏与风力发电厂的设备等产品大多来自中国。

  安胡赛认为,正是“一带一路”倡议为中哈两国的经贸合作搭建了桥梁。

  2013年,共同建设“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安胡赛注册了一份报纸,并命名为《今日丝路》。谈及创办缘由,他表示,已有2000多年历史的丝绸之路正是从中国发源,而“一带一路”沿线的每个城镇都带着丝绸之路的基因。“中国和中亚之间的合作就是缺少传播,这么好的国际合作平台,应该让世界了解中国。”

  “虽然我是哈萨克斯坦的国民,但中国文化还是我们的根。”安胡赛提到,《今日丝路》有俄语、汉语、英语、哈萨克语、东干语五种语言版本,这也是哈萨克斯坦的第一份华文媒体。报纸发行量最高时超过1万份,影响很大,近年也开通了新媒体传播渠道。

  此外,安胡赛指出,中哈之间的合作仍面临人才短缺的现状。近年,东干协会一共往中国培养输送了一万多名学生,从本科到博士,遍布陕西、甘肃、宁夏等省份。

  据安胡赛介绍,无论是中石油、中石化等大型央企,还是华为等民营企业,很多在哈萨克斯坦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的企业都招录了不少这些受过培养的毕业生。“这不仅能是帮助这些中企们在哈萨克斯坦发展,同时也从文化上加强不同民族之间的了解,增进中哈友谊。”安胡赛称。

  谈及近期即将召开的中国—中亚峰会,安胡赛认为,现在是中哈关系下一个“黄金三十年”的第一年,这是一个最好的机会,中国在技术、资源、资金等方面都具有优势,可以考虑到哈萨克斯坦去投资,推动新能源、电力等方面的合作。(更多报道线索,请联系本文作者马静,邮箱:majing@chinanews.com.cn)(中新经纬APP)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责任编辑:罗琨 李中元

【编辑:董湘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