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森:中国国际收支正在进入转换期

  中新经纬客户端6月13日电 题:《李永森:中国国际收支正在进入转换期》

  作者李永森(中国社科院大学金融研究所所长、中新经纬特约专家。)

  美国与中国以及其它国家的贸易投资争端正在持续,贸易投资争端既是中国对外贸易和投资(尤其是中美贸易和投资)的过去和现状的一种反映,也必将对未来的对外贸易和投资产生很大影响。贸易项目和投资项目是国际收支的两个重要的基本的项目,贸易投资争端也会反映在国际收支的变化上,实际上,中美贸易投资争端仅仅是中国国际收支变化的一个反映和一个影响因素,数据和逻辑告诉我们,中国国际收支正在进入新的转换期。

  中国国际收支的变化反映了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现实

  我国经过四十年的改革开放,经济活力明显提升,在经济全球化中逐渐成为国际产业链条的重要环节,在世纪交替之际,以重返关贸总协定谈判为起点以加入WTO为标志,经济快速发展,经济规模跃居世界第二位,中国国际收支环境发生了明显变化。中国国际收支得到了巨大发展,国际收支总规模、总差额,经常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不含储备项目,下同)差额等主要指标增长迅猛,来自于国家外汇管理局的(基于第六版国际收支手册)统计数据(详见表1)表明,1982年到2017年,我国国际收支总规模从469亿美元增长到59755亿美元,国际收支总顺差从40亿美元增长到3134亿美元,并呈现快速稳步增长的态势(见图1)经常项目顺差从57亿美元增长到1649亿美元,资本和金融项目从逆差17亿美元到1485亿美元(见图2)。

  从我国开放进程结合统计数据看,笔者认为,可以将我国国际收支发展历程大体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开放初期的幼稚期:从1978年起(缺少1978年至1981年的数据)至1998年的20年间,这一阶段我国处于计划体制向市场体制转换的初期,新旧体制交替,经济基础相对薄弱,技术水平相对落后,对外竞争力较弱,对外开放处在初级阶段。经过20年的改革开放,虽然历经波折,但是,总体上经济得到了全面快速发展,国力明显增强。这一阶段国际收支的主要特征是收支总规模小,差额结构不稳定,从表1可以看出,总规模虽然快速增长,但是绝对数不大,还在5000亿美元之下,经常项目差额、资本和金融项目差额均处于初期的不稳定阶段,这一阶段(在有统计数据的17年间)经常项目差额为12年顺差和5年逆差,资本和金融项目差额为11年顺差和6年逆差,而国际收支总差额也有3年出现了逆差。

  第二阶段为扩大开放下的稳定期:从1999年起到2011年的13年间,这一阶段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经过20年的积累,经济改革开放步伐进一步加快,经济实力明显提高,市场机制激发了经济活力,投资环境明显改善,通过引进吸消化收和自主创新技术进步显著,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世界工厂地位”确立。这一期间,经过多年的艰苦谈判,我国终于正式加入WTO,国际贸易环境迅速改善,与此相对应,这一阶段国际收支的主要特征是收支总规模快速增长,收支结构稳定,连续保持“双顺差”。表1数据显示,国际收支总规模从1999年的4823亿美元,快速增长到2011年的5万亿美元,经常项目差额、资本和金融项目差额实现了连续13年的“双顺差”,且(除个别年度外)顺差规模呈现不断扩大之势,至2011年经常项目顺差达到1361亿美元,资本和金融项目差额更是达到2655亿美元,与此相对应国际收支总差额也连续13年实现顺差,2011年达到4016亿美元。

  从1994年起到2011年横跨前两个阶段的18年时间里,只有亚洲金融危机的1998年资本和金融项目有63亿美元小额逆差,其余17年均保持“双顺差”,积累了巨额外汇储备,提高了经济的国际竞争力,为经济增长、扩大就业发挥了重要作用,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同时也带来了诸多问题,国际收支的长期失衡,意味着经济的内外失衡,过高的外贸依存度反映出我国经济对国外市场的依赖程度过强,外部市场及环境的变化对我们造成的冲击就更强。从这一视角分析,降低国际收支顺差水平,对我国经济的长远稳定发展具有正面作用。



表1: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时间序列(BPM6)数据 单位:亿美元


  注:1.根据国家外汇管理局第六版国际收支手册统计口径数据整理;

    2.资本和金融项目差额不含储备项目;

    3.国际收支总额为经常项目收支总额与不含储备项目的资本和金融项目收支总额的合计数。

  第三阶段为全面开放下国际收支进入转换期:从2012年起至今及今后的一定时期,这一阶段我国进入全面深化改革阶段,对外开放步伐正在加快,经济规模在高水平(全球第二)上继续稳步增长。经济进入新常态后,面临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包括投资空间、生态环境、社会分配、人力资源等问题,以及技术水平和国际竞争力如何进一步提升等问题。从在国际分工国际产业链条上与发达国家的错位发展共生共赢,到我国在产业链位置缓慢上移,产品领域从低端寻求向高端上移,投资领域从“引进来”寻求向“引进来”加“走出去”双向对流发展,带来了中国与发达国家的经济关系从错位发展到同位竞争的预期,国际发展环境中竞争的内涵逐步上升,所以,从这一意义上讲,我国在贸易和投资领域与发达国家的摩擦有增加的逻辑基础,加上正值美国为代表的保护主义抬头,会进一步加剧国际上贸易和投资摩擦的程度。

  这一阶段我国国际收支的主要特征是国际收支总规模稳定增长,收支结构和收支差额变化巨大,其突出表现是资本项目的不稳定性加大和经常项目顺差的缩小。从表1数据可知,已经过去的2012年至2017年的六年时间里,虽然国际收支总规模在5万亿美元以上的高水平上总体保持一定增长(2014年达到历史高点6.1万亿美元),但是增长速度正在放缓。图2显示,经常项目差额虽然继续保持顺差,但是,与一阶段相比已经显现下降趋势。受人民币汇率波动等因素影响,资本和金融项目差额则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极大波动性,六年里有2年顺差和4年逆差,其中逆差最高达2015年的4341亿美元,而顺差最高达2013年的3461亿美元(两者相差高达7802亿美元可见波动之剧烈),其差额远远超过了同期经常项目差额,带来这一时期国际收支总差额(六年里4年顺差2年逆差)的不稳定。1987年以来我国国际收支总差额一直保持顺差的状况,于28年后被打破,2015年和2016年连续两年出现总逆差。

  进入转换期具有逻辑必然性

  除了上面分析的因素外,人民币国际化、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资本项目的开放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一国货币要成为国际货币必然要增加该货币在境外的存量,其根本的途径就是通过经常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持续输出本国货币。就我国而言,初期可以通过调整流出的货币结构,在国际支出中以人民币支出替代部分外币支出,提高人民币在资金跨境流出的比重。国际收支稳定的“双顺差”正在被打破,已经进入新的转换期,预期未来,一顺一逆与双顺差会随机出现(个别极端年份不排除出现双逆差情况),收支总差额偶尔出现负值(逆差),直接投资(流入流出)双向规模交替上升。证券投资在资本项目扩大开放背景下,人民币汇率波动影响因素加强,跨境资金流动规模和流向变化和振幅还会明显加大,成为资本项目不稳定的重要项目,其它投资中的存款、贷款对汇率波动敏感性逐步增强,短期资本流动有很多是通过这类项目实现的。国际收支长期持续双顺差的局面很难再现。

  转换期之后将面对人民币国际化和国际收支总差额的权衡

  基于人民币国际化与中国国际收支的内在联系机制分析,从更长期来看,人民币要成为最主要的国际货币,根本上需要进一步扩大中国国际收支总规模,降低国际收支总顺差水平,丰富人民币资产,开放资本项目,创造和疏通人民币回流渠道,最终,国际收支从总顺差向总逆差发展。人民币成为最主要的国际货币和中国国际收支长期总顺差不可兼得,犹如美元是最主要的国际货币与美国国际收支长期总逆差并存,若要试图缩小其总逆差(甚至追求总顺差)就会削弱美元的国际货币地位。(注: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2016级金融学研究生申石磊参与了文章内容的讨论)(中新经纬APP)


李永森

  关注中新经纬微信公众号(微信搜索“中新经纬”或“jwview”),看更多精彩财经资讯。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本文不代表中新经纬观点。

【编辑:董文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