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天吸粉12.5万,大英博物馆要和故宫抢生意了?

  中新经纬客户端7月23日电 (李晓萱)7月1日,作为“世界四大博物馆”之一的大英博物馆,在天猫开了首家旗舰店,售卖博物馆文创衍生品。

  截至7月23日,该旗舰店已经吸引了12.5万粉丝关注,上线的20款产品已经有14款卖断货,现有的产品发货日期最晚已经排到了8月19日。

  不少人开始感慨,这卖脱销的火爆场面是要和故宫淘宝PK了吗?

图片来源:大英博物馆旗舰店

  3/4产品卖断货

  发货日期排到了8月中旬

  虽然大英博物馆旗舰店在7月1日就开业了,但真正“火”起来却是在半个月之后。

  7月16日,众多自媒体大V在微博陆续发布大英博物馆开通旗舰店的消息,迅速引起了广大网友的注意,16日当天,店铺粉丝日涨3万,到7月23日已经达到了12.5万。

  许多网友们对此表示欣喜,有网友说,“终于有人来跟故宫抢生意了!”“想要‘大英文创’再也不用代购了!”也有没抢到心仪产品的网友催促尽快上新,“罗塞塔石碑胶带刚开张就卖光了,下一批要到8月份才发货,难过……”

  大英博物馆旗舰店售卖的商品品类与故宫淘宝类似,主要都是文具、服饰、简单家居等产品,价格从十几元到一百多元不等。这些商品在设计上也紧贴大英博物馆特色,除了融入大英博物馆的镇馆之宝“罗塞塔石碑”外,还融入了木乃伊等多种IP元素。

罗塞塔石碑胶带 图片来源:大英博物馆旗舰店

  据了解,旗舰店在刚刚“开张”时共推出了超过20款产品,短短二十几天,多款热门文创就卖到断货。

  23日上午,大英博物馆旗舰店在首页公告表示,“感谢粉丝们的支持,我们将以更好的产品来回馈各位的热情。新品陆续到货,敬请关注!”目前旗舰店内14款产品已经卖断货做了下架处理,只剩6款产品还在售卖,其中3款则都标注了“预售”字样,最晚发货日期排到了8月19日。

许多产品都打着“预售”字样 图片来源:大英博物馆旗舰店

  作为世界四大博物馆之一的大英博物馆在世界范围内拥有众多的粉丝,据北京商报报道,大英博物馆的商业负责人罗德里克·布坎南曾表示,“人们喜欢听故事,而我们的每一个藏品背后都蕴藏着丰富的故事。我们所做的授权,就是用一种新的方式来讲故事”。

  在故宫的带领下,

  其他博物馆能顺势崛起吗

  大英博物馆在天猫开店的火爆场面席卷了整个网络,有不少网友都开始拿其和故宫淘宝做对比,有人更是直言:大英博物馆这是来抢生意了?

  不可否认的是,近几年国内博物馆相继推出了自己的线上旗舰店,吸引了许多年轻粉丝的关注,也为提升自身品牌形象打下良好的基础,故宫博物院就是其中一个成功的案例。

  目前,故宫博物院在淘宝平台上主要有故宫淘宝店和天猫文创旗舰店。其中故宫淘宝粉丝数接近254万,天猫文创旗舰店粉丝数112万。

图片来源:故宫淘宝

  目前,两家店铺上线的文创产品加起来已有500余款,包括生活用品、饰品、包袋等几大类,许多产品销量都在一万以上。

  故宫博物院常务副院长王亚民此前在接受中新社采访时表示,“我们从2011年开始大力推广故宫文创产品,希望通过文创让故宫文物‘活’起来,让更多人‘把故宫文化带回家’。”

  让文物“活”起来体现在每个产品的设计上,比如:

  故宫馆藏文物的纹饰被印到胶带或者丝巾上;

  雍正皇帝的“名句”——“朕就是这样的汉子”出现在文化衫上;

  备受追捧的《千里江山图》被放进一款笔筒中......

  据王亚民介绍,故宫文创是多层面的,受到青年人追捧的“萌萌哒”系列产品仅占故宫文创产品的15%左右。此外还有更多文创产品属于“雅”系列,例如丝绸类系列产品、领带、茶具套装和复刻版书画产品。

  截至目前,故宫博物院已经推出万余种文创产品,去年一年的销售额超过10亿元(人民币)。

  不可否认的是,近年来在故宫的带领下,国内越来越多的博物馆开始在文创产业上发力。

  国家博物馆于2016年在电商平台上开设了官方旗舰店,粉丝达到了48.9万,上线了自己的文创品牌“国博衍艺”,也开了同品牌的微博。

图片来源:中国国家博物馆旗舰店

  除此之外,苏州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等也都在近几年开通了线上旗舰店。

图片来源:淘宝页面截图

  但不论是故宫博物院,亦或是后来上线的国内外博物馆旗舰店,都面临着同样的问题,那就是产品的后期研发和创新。

  “按正常速度,故宫文创每年应该有50%的增长空间。但是现在我们只能做到20%至30%。”王亚民表示,虽然目前国家政策十分支持文创产业的发展,然而在具体的实施落实过程中,仍存在文创产品研发管理与激励机制滞后、博物馆研发文创产品思路不清等问题。

  而大英博物馆旗舰店刚刚上线不久,就出现了产品种类较少、库存量不足的问题。受限于人才、能力和资本,线上的“博物馆们”的文创开发依然需要更多尝试和创新。(中新经纬APP)

  关注中新经纬微信公众号(微信搜索“中新经纬”或“jwview”),看更多精彩财经资讯。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编辑:董文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