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经纬9月26日电 据“中国贸促”微信号消息,26日,中国贸促会举行9月例行新闻发布会。
为帮助企业准确把握相关国家营商环境变化情况,更好应对经贸摩擦,中国贸促会持续对20个国家(地区)的经贸摩擦措施进行跟踪分析。
中国贸促会最新数据显示,7月全球经贸摩擦指数为110,仍处高位区间,但比上年同期下降66个点,比上月上升4个点。全球经贸摩擦措施涉及金额同比下降28.8%,环比下降2.9%。
从国别指数看,俄罗斯、印度和阿根廷经贸摩擦指数在20个国家(地区)中位居前三,美国、欧盟和印度经贸摩擦措施涉及金额排名前三。当月中国经贸摩擦指数为37,处于中低位。
从行业指数看,化工、电子和机械设备行业成为经贸摩擦措施的主要冲突点。在监测的13个主要行业中,化工行业经贸摩擦指数居首。
从分项指数看,20个国家(地区)共发布16项进出口关税措施,启动8起贸易救济调查,向WTO提交TBT通报和SPS通报141项,发布进出口限制措施12项,发布其他限制性措施110项。其中,进出口关税措施指数在五类措施指数中居首。今年以来,除贸易救济措施同比增长外,其他四类分项措施同比继续呈下降态势。(中新经纬APP)
【编辑:付健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