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银行上市次日打开涨停 次新银行股为何门庭冷落

  中新经纬客户端9月27日电(吴亦涵)今日(9月27日)长沙银行在上市的第二日打开涨停板,随后股价直线下挫,截至发稿时,报11.95元,涨幅为3.82%。长沙银行的发行价为7.99元/股,以今日涨停价12.66元/股计算,每中一签新股的收益仅为4670元。这一收益水平几乎可以让长沙银行成为近年来最不赚钱的新股之一。

  长沙银行上市次日打开涨停,数据来源:Wind

  Wind数据统计,自2016年新股信用申购制度实施以来,盈利最少的7股分别为:郑州银行1495元、张家港行2305元、华能水电2310元、华西证券3525元、苏州租赁4450元,长沙银行4670元、中原证券5020元。

  业内人士表示,对于银行股来说,由于盘子大,缺乏想象空间,市场很难给出更高的估值,而次新银行股估值普遍较高,且目前市场资金面冷清,对于新股炒作的监管也愈发严格,因此次新银行股缺乏上涨的动力。

  不良贷款持续攀升

  近年来,长沙银行不良贷款呈现出上升的趋势。中新经纬客户端(微信公众号:jwview)梳理长沙银行招股书发现,该银行的不良贷款从2015年以来,就一直处在迅速上升的趋势中。

  从2015年年初至2018年3月31日,长沙银行的不良贷款余额从9.42亿元一路攀升至21.17亿元。其中,2017年长沙银行的不良贷款由年初的14.12亿元增长至年末的19.09亿元,猛增了4.96亿元,同比增加了35.19%,而同期公司的净利润增幅为22.54%。公司的不良贷款增速远高于公司净利润的增速。

  长沙银行不良贷款持续攀升。数据来源:长沙银行招股书

  而从不良贷款率来看,招股书显示, 2015 年 12 月 31 日、2016 年 12 月 31 日、2017 年 12 月 31 日及 2018 年 3 月31 日,长沙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分别为 1.22%、1.19%、1.24%和 1.29%,呈现出震荡上升的趋势。

  对于不良贷款的攀升,长沙银行解释称,报告期内,本行不良贷款率波动主要是受宏观经济增速减缓影响,企业盈利能力下降,资金紧张,还款能力不足导致本行贷款质量下降。

  而具体来看,长沙银行的房地产贷款业务以及小微企业贷款业务,正成为长沙银行不良贷款攀升的重要风险因素。

  长沙银行的房地产贷款包括投向于房地产行业的公司贷款和个人住房按揭贷款。公告显示,截至2018年3月31日,房地产行业公司贷款余额 75.93亿元,占公司贷款总额的 6.60%,不良贷款率为2.14%;个人住房按揭贷款余额183.41亿元,占个人贷款总额的36.97%,不良贷款率 0.12%。

  长沙银行在招股书中称,近三年以来,国家房地产政策波动频繁,国家房地产行业政策的调整,可能给房地产行业的发展带来不利因素,或者由于本行对房地产行业信贷管理未到位原因,均可能引发本行房地产行业贷款质量的下滑。

  此外,招股书还显示,截至 2018 年 3 月 31 日,长沙银行小型微型企业贷款余额为606.10 亿元,占公司贷款总额的 52.72%,不良贷款率 1.08%。

  长沙银行提示风险称,相对大型企业,小微企业规模较小、抗风险能力较低,通常更易受到经济增长、国家产业政策等因素的影响。如果中国经济增长继续放缓,小微企业经营状况持续恶化,对本行的信贷资产质量将造成重大不利影响。

  “随着经济的下行,不少民营企业甚至于地方国企都出现了资金紧张的情况,对于不少地方银行、中小银行来说,不良贷款也在逐渐攀升。因此可以看到近期以来,不少地方银行、中小银行都在纷纷寻求上市以获得融资。” 国开证券首席投资顾问李世彤对中新经纬客户端(微信公众号:jwview)说道。

  次新银行股表现疲软

  事实上,不仅仅是长沙银行,去年以来陆续在A股上市的次新银行股们,表现亦都不尽如人意。

  今年9月19日,郑州银行登陆A股,在三个涨停后,郑州银行股价便掉头向下;而今年1月31日上市的成都银行,也仅在五个涨停板之后就打开涨停,股价此后也一路震荡下行。而早在去年1月上市的张家港银行,股价在四个一字涨停后便开板,平均每股获利仅2305元。

  对此,不少市场人士指出,银行股盘子大,题材缺乏想象,市场不愿意给更高的估值,是次新银行股赚钱效应疲弱的主要原因。

  除此之外,前海开源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指出,目前不少上市企业的业绩不佳,通过减持银行股,可以增厚利润,这对不少实体企业来说也是一个不得已的选择。

  李世彤则对中新经纬客户端(微信公众号:jwview)表示,因为次新银行股的估值较高,且近段时间股市低迷,资金面冷清,以及监管层对于新股炒作的监管渐趋严格,游资难以提起炒作次新银行股的情绪,在这种背景下,次新银行股并不具备大幅上涨的动力。 (中新经纬APP)

  关注中新经纬微信公众号(微信搜索“中新经纬”或“jwview”),看更多精彩财经资讯。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编辑: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