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宝良:宏观调控着力点应放在既保市场主体又扩大内需上

  中新经纬12月24日电 题:宏观调控着力点应放在既保市场主体又扩大内需上

  作者 祝宝良 国家信息中心首席经济师

  2022年面对疫情巨大冲击,在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情况下,中国宏观政策调整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从2021年下半年以来至今,中国经济确实还存在一些问题。

  第一,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发生了一些边际性变化,需求不足成为当前中国经济发展最主要矛盾。企业和居民家庭的资产负债表有所恶化,资产负债率都在上升。从消费上来看,2022年1—11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0.1%;储蓄率上升,居民储蓄同比多增6.94万亿元;居民收入下降使得消费低迷。从房地产市场来看,虽然政策支持力度非常大,但销售弱—回款难—融资难—拿地意愿不足—新开工减慢—投资回落的循环还没有明显改观,投资幅度下降很大。从国际环境看,乌克兰危机、美欧加息等因素下,经济出现滞胀的局面。中国外贸从10月份开始已经出现负增长,如果考虑到出口价格因素,实际出口下降速度更快,2023年出口回落压力依然较大。从制造业投资来看,2021年、2022年总体不错,但产能利用率偏低。如果考虑到未来出口的下降,制造业企业的投资积极性和预期可能会受到一定影响。

  第二,市场主体预期较弱。从PMI(采购经理指数)等指标来看,中小微企业困难更大一点。预期转弱不完全是疫情冲击造成的,还有国内一些体制机制的原因。从国际上来看,中国提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统筹发展与安全等都是非常正确的,但如何向海外阐释政策内涵,让海外投资者打消疑虑也非常重要。因为民营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在中国经济增长中发挥了重大作用,如果这两大投资主体的信心不能很好地恢复,光靠财政、货币政策是难以推动经济持续向好发展的。

  第三,财政金融风险压力加大。包括中小金融机构风险暴露、房地产行业信用风险显现、以及抗疫过程中一些地方政府财政困难带来隐形债务的风险问题等。

  第四,从国际上来看,全球经济滞胀、中美战略博弈、产业链安全等问题,均对中国经济产生持续影响。

  中国宏观调控政策应该如何应对?

  疫情暴发以后,国际上应对冲击有两个办法。一是从供给端财政货币政策配合来降企业成本,保市场主体;通过保市场主体保住就业、保住消费和需求。二是从需求端对一些收入下降的职工进行救助,像美国、欧洲开始发钱。

  中国将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的着力点主要放在保市场主体上,保住了就业,就保住了民生。比如,中国小微企业解决了3亿多人就业,其中有1亿个体工商户大概解决了2亿多人就业。保住这部分市场主体也就同时保住了消费,支持他们的收入就支持了消费,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着力点。因此,过去三年以来,中国主要采取了减税降费,缓税退税,货币政策配合增加对小微企业普惠贷款,加上中国制度优势,疫情防控取得了很好的成绩。通过保市场主体,保住了供应链产业链,并主要通过出口把中国经济增长维持在相对较快速度。

  但同时我们也发现,不拉动消费需求也带来一些问题。减税降费保市场主体取得成效,但税收收入和一般预算收入占GDP比重降至15%和17%左右、僵尸企业退出缓慢、产出结构升级困难、新进入市场年轻人就业压力加大等问题出现,导致市场主体信心不足。

  这时,特别是防疫政策调整以后,将财政、货币政策着力点更多放在需求端,从需求拉动供给,同时调整中国产业结构,可能未来是一个更好的办法。特别是面对出口压力,中国宏观调控的着力点应从过去三年中更多保市场主体,转向既保市场主体,同时又扩大内需上。

  2023年宏观政策取向如何?

  首先,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一是财政政策要保持必要的支出强度。一方面财政赤字、专项债继续增加;另一方面过去减税降费、退税缓税政策能保留的还要保留下来稳住市场主体。市场预期2023年宏观经济好于2022年会使得财政收入会有较快增长,政府必要支出财力会较快增加,这部分钱可通过直接转移支付给到市县两级政府在当地保就业、保民生、保基层政府有序运转;而通过扩大政府支出可以挤入民间消费,可以在当地以消费券的形式拉动消费。二是保持政府投资的力度。用贴息、政府基金等更多工具把民间投资拉动进来,利用好政策性银行贷款等。

  其次,货币政策要精准有力。所谓精准,就是总量要够;有力,就是针对宽货币、紧信用、需求不足的矛盾,信贷更多地采取一些结构性工具,加大对小微企业普惠贷款投放力度。这既可以保市场主体,又可以稳定消费需求,甚至稳定一些投资需求。同时,对绿色、科技创新、基础设施建设等投资领域,通过一些政策工具加大支持力度。在这个过程中特别需要强调房地产领域。2023年应该把稳定房地产需求、稳定房地产投资作为稳定经济增长很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房地产就是支柱产业,是支柱产业就要让它稳定。因此,要鼓励支持房地产贷款和按揭贷款,不应该排除通过降息,特别是降按揭贷款利率、首付比例等一些配合办法稳定房地产投资和销售。

  再次,还要千方百计地稳定市场信心,核心就在于不折腾,切实改革开放。一打政策不如一项行动,鼓励民营经济发展,对平台经济、民营房地产企业做到一视同仁,真正鼓励他们发展;外商投资企业到中国来投资,要真正打消他们的一些疑虑。做到这一点,民营经济预期就得以改善。一旦市场预期有所改善,财政、货币政策等宏观调控政策效用就会加强。投资乘数、货币政策效应才能提高,真正地加力提效、精准有力。

  在政策取向下2023年经济表现如何?

  一是疫情防控优化效应彰显。疫情从流行期转到所谓后疫情时代需要多长时间目前学界看法不一。但一般而言,多数专家学者的看法是2023年3月份以后基本上能进入后疫情时代,当然还会有一些波动。但进入后疫情时代会不会出现消费(特别是服务性消费)快速反弹的研究显示,欧美国家往往会出现报复性反弹,亚洲国家边际消费倾向的提高并没有那么快。因此,总体上有优化效应,但是对优化效应不能估计得过高。根据我们估计,三年来,疫情对中国经济潜在增速的影响是每年大概降0.2个百分点。中国潜在经济增长率大概从2019年6%左右降到2022年5.5%、5.4%左右;同时,疫情对实体经济增长的影响更大。如果经济潜在增长速度平均有5.7%、5.6%左右,实际增长则只有4.5%,这里面相当一部分是疫情的影响。我个人粗略估计,疫情对中国经济每年影响大概有0.7个百分点左右,疫情防控政策优化以后,这里面一部分甚至全部是可以回来的。

  二是基数效应。2022年确实有低基数效应,前低、中高、后稳,基数效应估计将拉动2023年经济增长1.3个百分点,主要表现在二季度和四季度。

  三是政策叠加效应。宏观调控的政策从保市场主体转向拉内需,实际上从2022年下半年就已经开始了。特别是7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之后,开始拉动汽车消费、家电消费,拉动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当前,房地产“三支箭”也都都出来了。这些政策加上2023年宏观调控政策继续加力,会对2023年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制造业投资的稳定,房地产行业止跌回稳都能发挥一定作用。(本文根据祝宝良在中国财富管理50人论坛2022年会上的发言整理而成,未经本人审阅。)(中新经纬APP)

  本文由中新经纬研究院选编,因选编产生的作品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选编内容涉及的观点仅代表原作者,不代表中新经纬观点。

责任编辑:王蕾

【编辑:熊思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