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新经纬>>专栏>>正文

吴琦: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金融业大有可为

2018-01-04 11:23:01 中新经纬

  作者 吴琦(恒丰银行研究院商业银行研究中心主任、中新经纬特约专家)

  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强调“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 2017年12月28日至29日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全面分析“三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的基础上,将乡村振兴的内涵明确为“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确定了从“重要进展”到“决定性进展”再到“全面振兴”三步走的目标任务,为2018年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农业农村工作指明了方向。

  会议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部署了七项重点任务,我认为可以归纳为三大工作。其一,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这是乡村振兴的根本支撑;其二,加快农村环境治理,推动农村绿色发展,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这是乡村振兴的前提基础;其三,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富裕农民、提高农民、扶持农民,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这是乡村振兴的核心宗旨。

  金融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支撑。会议指出要“健全适合农业农村特点的农村金融体系,强化金融服务方式创新,提升金融服务乡村振兴能力和水平”。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要逐步扩大农村金融服务规模和覆盖面,加快建立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竞争适度、风险可控的现代农村金融体系。具体来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我认为金融业应从三个方面积极助力。

  第一,立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服务需求,创新业务模式和产品服务,助力农业变强。随着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农业将整体呈现出规模化、机械化、信息化、融合发展、种养结合的发展趋势,以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代表的新兴农业经营主体将大量涌现。针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普遍面临的“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应加快农村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改善和优化金融供给:一是进一步打通金融供给的通道,改善金融有效供给的数量。实施资源倾斜和差别监管政策,适当提高涉农业务的风险容忍度,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贷款实施独立的核算机制和考核机制;加快抵押担保、融资租赁、农业保险、农业信托等的体制机制改革,完善信托、保险、担保、租赁等的业务模式,拓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多元化融资渠道。二是进一步丰富金融供给的产品体系,改善金融有效供给的质量。针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服务需求,打造差异化金融产品体系;立足农业产业链各环节的发展特征,以龙头企业为核心,深耕农业产业链金融服务;建立客户分层体系,提高风险定价水平,实施精细化、差异化定价,合理确定利率或费率水平。三是进一步简化金融供给的业务流程,提升金融有效供给的效率。优化业务审批流程,缩短融资链条,提高信贷投放效率;借助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手段,创新和整合业务渠道,提高金融服务的技术与数据应用能力,提升金融供给的配置效率和服务水平。

  第二,立足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战略要求,大力发展农村绿色金融,助力农村变美。当前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主要有三方面的融资需求:一是绿色农业、低碳农业的金融服务需求。绿色化、低碳化是农业转型发展的主要方向,我国农业生产已由单纯追求高产,向高产高效、资源节约、生态环保转变,向节水节肥节药节地转变。二是农村污染治理的金融服务需求。目前我国大多数农村没有环保基础设施,每年超过90多亿吨生活污水、接近3亿吨生活垃圾大都未经处理排放,有效治理农村“三废”迫在眉睫。三是农村、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金融服务需求。主要是农产品和副产物的资源化利用,比如玉米秸秆、沼气等可以发展生物质能产业,包括生物质发电和制油制气等。

  发展绿色金融,就是要充分发挥金融对农村环境治理和绿色产业发展的引导、约束和杠杆功能。我国已成为全球首个已构建较为完整的绿色金融政策体系的国家,但绿色金融的市场体系和运作模式尚处于起步阶段,特别是农村绿色金融市场亟待建立和发展。从政府层面来说,进一步加大对农村绿色金融的政策支持力度。应完善农村绿色金融相关的标准规则和政策体系,建立健全与农村绿色金融发展相匹配的专业性中介服务体系和第三方评级评估机构。从市场层面来说,应着力提高涉农金融机构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加大对符合条件的农村绿色企业和绿色项目的信贷投放,并支持其通过绿色股票、绿色债券、绿色基金等直接融资方式融资。

  第三,立足精准脱贫的总体目标,加快发展农村普惠金融,助力农民变富。当前金融机构与精准扶贫脱贫相配套的普惠金融服务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尚无法有效满足农村贫困地区产业发展和扶贫对象多样化的需求,比如农村地区的金融机构和网点较少,金融服务覆盖面和渗透率偏低;匹配农村地区和贫困人口的金融产品体系较不完善,金融服务的广度和深度较为有限;农村地区的信用体系建设较为落后,社会信用氛围和群众信用意识有待加强等等。发展农村普惠金融,应着重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构建农村普惠金融服务体系。加强产业、财税、金融、投资政策的协调配合,建立健全以激励为导向的普惠金融政策体系;鼓励涉农金融机构创新体制机制,向农村贫困地区延伸服务、拓展功能,积极有序发展村镇银行、融资性担保机构、小额贷款公司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放宽市场准入,引导民间资本和境外资本有序参与,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广覆盖的普惠金融体系。二是优化农村普惠金融生态体系。加快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重点做好对农村低收入群体、小微企业等基础信息收集、加工和评价工作;建立金融知识普及工作长效机制,积极开展对农户的金融教育培训,营造良好的农村信用氛围。三是推进“融资+融智”扶贫模式,变“输血”为“造血”。创新基于农村各类产权的金融产品和抵押担保服务,比如农村“两权”、集体产权等,盘活农村资源、资金、资产,定向精准支持当地特色优势产业发展;依托贫困地区资源禀赋和产业特色,从金融角度提出建议,协助地方政府优化产业发展规划,积极助力扶贫对象创业就业。

  【专家简介】吴琦,博士,高级工程师。九三学社中央经济专委会,人口资源环境专委会委员,中国科学院应用生态研究所客座研究员,大连理工大学生态规划与发展研究所特聘研究员。

  关注中新经纬微信公众号(微信搜索“中新经纬”或“jwview”),看更多精彩财经资讯。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本文不代表中新经纬观点。

(编辑:熊家丽)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以其它方式使用。
关注中新经纬微信公众号(微信搜索“中新经纬”或“jwview”),看更多精彩财经资讯。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经纬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京B2-20230170]  [京ICP备17012796号-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513525309 报料邮箱(可文字、音视频):zhongxinjingwei@chinanews.com.cn

Copyright ©2017-2024 jwvie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中新经闻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