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新经纬>>产经>>正文

【点石成金】国企工资机制改革将打破“只能增不能减”

2019-01-09 14:45:38 中新经纬

  《点石成金》由浙江大学财税大数据与政策研究中心汇集每日财讯商情,邀请专家深度点评,配合财经小知识和延展阅读,为您呈现有态度、有价值的新闻。

  【每日金语】

  同时兼顾到生产能力和消 费欲望以最有力地促进财富的增长。——马尔萨斯(十九世纪英国著名经济学家)

  【发改委:将出台措施稳住汽车、家电等热点产品消费】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国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宁吉喆8日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国家发改委将制定出台稳住汽车、家电等热点产品消费的措施。宁吉喆表示,当前,中国居民收入持续增长,消费不断扩大和升级的趋势明显,主要是有“四个升级”:一是整个消费不断向服务消费升级;二是商品消费向中高档升级;三是服务消费向提质增效升级;四是线下消费向线上线下结合升级。为适应居民消费升级的大趋势,使消费进一步发挥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政府将出台鼓励汽车、家电等热点产品消费的措施,完善住房租赁、家政服务、养老、托幼的配套政策,挖掘农村网购和乡村旅游消费潜力,破除文化、体育等社会领域投资准入的体制机制障碍。中国有近14亿人口,中等收入群体超过4亿,要持续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低收入群体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增强居民的消费能力。

  点评:为满足人民的生活需要,应该把发展个人消费作为着力点,同时建立适应消费需求的产业结构。根据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的统计,食品加工业和纺织业一直是全球最重要的产业。看似具有传统特点的产业,却是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的主战场。不断革新的食品加工技术和花样翻新的纺织材料,引领着世界消费新潮流。在推动消费升级时,不忘保障居民日常基本消费;在刺激居民消费时,应该鼓励发展适应日常生活消费的产业和产品。

 

  【18省市出台地方版国企工资改革意见】

  来源:中新经纬 

  自2018年5月国务院印发《关于改革国有企业工资决定机制的意见》以来,至少有18省市出台地方版改革意见,着眼于建立健全与劳动力市场基本适应、与国有企业经济效益和劳动生产率挂钩的工资决定和正常增长机制,完善国有企业工资分配监管体制。国企工资“能增不能减”的惯例将被打破。截至目前,至少有北京、山东、福建、甘肃、广西、黑龙江、湖北、湖南、吉林、江苏、江西、辽宁、内蒙古、青海、陕西、四川、云南、重庆等18个省市出台地方版国企工资改革意见,细化了工资效益联动指标,确定了工资总额增长或下降的条件和范围等。

  点评:劳动者工资不仅决定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决定生产力的进步;工资与劳动生产率挂钩,才能使生活与生产同步发展。这是经济发展的规律之一。如果某些企业的工资增长速度长期超过劳动生产率的增长速度,势必引起社会收入分配不公。这意味着,那些老老实实按照经济规律办事的企业将受到惩罚。谋求收入分配公平的工资制度应该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一环。

 

  【民调显示美国人2019年最关注移民问题】

  来源:新华网 

  美联社与芝加哥大学全国民意研究中心联合创办的公共事务研究中心近期进行了一项民意调查,调查结果显示,49%的受访者认为,移民是他们希望政府在2019年解决的首要问题之一。此外,经济、医保、教育等议题仍然是大部分美国人2019年关注的重点。美国人对于环境和气候问题的关注也有显著上升。这与过去一年美国山火频发和飓风灾害不无关系。

  点评:按照市场经济理论的说法,生产要素——资本、土地和劳动力应该是自由流动的。然而,就世界而言,劳动力流动受到严格限制,跨国移民比较难,但移民的冲动很强烈。发展中国家的人迁徙到发达国家的不断增加,导致移民接受国的经济和社会不协调和不平衡,因此引起当地居民的关注度上升。如何既能鼓励劳动力流动,又能确保各国经济和社会稳定发展,确实是一个两难的选择,也是当今面临的全球性问题之一。加强国际移民政策的协调和合作应该是问题的解决之道。

 

  【中国数字化技术供给与需求两旺 发展前景乐观可期】

  来源:经济参考网

  近日,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表示,中国信息消费加速扩容,成为扩大内需的重要内容。2018年,中国信息消费需求规模约5万亿元,同比增长13%。其中,可穿戴设备、虚拟现实、智能机器人等中高端领域成为政策支持重点。中央和地方政府正在密集出台多项信息消费需求鼓励政策和措施。在数字化技术供给方面,突出创新驱动发展,提升有效供给能力,加速激发市场活力。数字化转型正在加快向制造业渗透。到2025年,企业应用云化率和人工智能利用率均将达90%。数据、智能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将催生数个十万亿级产业。2019年,中国将进一步实施智能制造工程,研制推广国家智能制造标准。

  点评:中国的科技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还有差距,但是我们具备科技创新的良好条件。具有将近14亿人口的大市场是支撑中国科技发展的坚实基础。科技与产业发展的历史说明,只有在技术普及,生产规模化之后,成果才能惠及大众,经济和社会才能随之大发展。在技术不断进步的过程中,产品从诞生到普及的过程呈现持续加快的趋势。蒸汽机普及用了130年,电力普及用了80年,收音机普及用了38年,电视机花了15年,个人电脑花了13年,互联网只花了4年。此后,人类进入了数字化技术的崭新时代。

  (编写:黄凯丽 点评:侯若石)(中新经纬APP)

  本栏目嘉宾观点不代表中新经纬观点。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编辑:熊家丽)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以其它方式使用。
关注中新经纬微信公众号(微信搜索“中新经纬”或“jwview”),看更多精彩财经资讯。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经纬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京B2-20230170]  [京ICP备17012796号-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513525309 报料邮箱(可文字、音视频):zhongxinjingwei@chinanews.com.cn

Copyright ©2017-2024 jwvie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中新经闻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