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新经纬>>金融>>正文

王丽娟:“后蓝海时代”的消费金融业务亟待转型

2019-01-11 11:25:58 中新经纬

  中新经纬客户端1月11日电 题:《王丽娟:“后蓝海时代”的消费金融业务亟待转型》

  作者王丽娟(恒丰银行研究院研究员)

  近几年,随着国家对消费金融支持力度的加大,消费金融业务一路高歌,突飞猛进,极大地推动了中国居民的消费升级,也为中国内需主导型经济的转型提供了动力。

  当前,中国消费金融业务呈现如下三个特点:一是参与主体日渐增多。随着中产阶级的快速崛起,中国消费金融市场快速发展,参与主体也日渐增多,如商业银行、消费金融公司、互联网电商平台以及 P2P 网贷等,初步形成了以商业银行、消费金融公司为主体,互联网平台为补充的消费金融服务体系。二是支持力度不断增强。在强监管、去杠杆、回归本源的大环境下,消费金融市场逐步向规模与质量并重转换。如商业银行方面,央行数据显示,2018年10月末,商业银行对居民部门共发放消费贷款36.80万亿元,同比增长20.06%。在规模快速增长的同时,个人消费贷款保持了较低的不良率,以公布相关数据的22家上市银行为例,2017 个人消费贷款不良率为0.48%,低于同期个人贷款及垫款不良率0.38个百分点。三是消费场景不断延伸。近年来,金融服务主体紧贴居民各类消费生活场景,不断延伸服务领域,拓宽产品体系,如商业银行方面,不断拓展消费领域,从原来的装修需求逐步延伸到教育需求、旅游需求等。互联网电商平台方面,除积极拓展线上场景外,也积极与外界合作拓展线下场景,搭建了“线上 + 线下”的全渠道场景。

  回顾消费金融业务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看到其为消费者带来的便利和实惠,但由于其与生俱来的高风险高收益特性,其快速发展也带来了一些乱象,积聚了一些风险,如高利贷、裸条、暴力催收等给消费者带来了诸多的不利影响,也逐渐引起了社会和监管部门的关注。

  一是实际利率惊人。刚刚过去的“双十一”,不少人采用了某消费金融平台支付方式,以一部新款iPhone为例,售价为11999元,选择12期付款的话,每期还款1074.90元,其中手续费为74.99元,表面利率为74.99*12/11999=7.50%,手续费不算高。但在引入复利概念后,可得到如下等式:1074.9/(1+r)+1074.9/(1+r)2+……+1074.9/(1+r)12=11999,解方程后得到r=13.56%,可见实际利率要远远高于表面利率。而在另一消费金融平台发现的分期产品,实际利率更是高达23.9998%,而最高人民法院规定的民间借贷年利率上限为24%。

  二是暴力催收盛行。此前,有部分网贷平台用户反映,曾受到催收员的辱骂与威胁,暴力催收和恶意骚扰成为部分网贷平台的惯用手段。为整治暴力催收行为,2018年3月29日,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发布《互联网金融逾期债务催收自律公约(试行)》,对催收行为进行了规范,为暴力催收行为套上了“紧箍咒”。

  三是擅自更改用途。2016年盛行的“首付贷”便是违规更改资金使用用途的典型案例。近两年,在房价上涨的背景下,消费贷款迅猛增长,住户部门短期消费贷款由2015年初的3.28万亿元增长到2017年末的6.78万亿元,增长了一倍多,其中不乏一些违规资金混在其中,干扰房地产调控政策。除金融机构外,一些地产中介和放贷机构联合提供的各种首付贷更是五花八门,风险极大。为此,2017年9月末,住建部会同人民银行、原银监会联合下发《关于规范购房融资和加强反洗钱工作的通知》,提出严禁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地产中介违规提供购房首付融资等要求,并加大了相应的查处力度。

  总的来看,当前消费金融蓝海仍在,但已进入“后蓝海”时代。因此,未来如何谋划出路、更好地服务消费者成为消费金融参与者亟待转型的重点。

  首先,商业银行可积极向零售金融转型。产品层面,可围绕健身、教育、医疗等需求,开发相应的消费金融产品,满足客户个性化、品质化的消费需求;场景层面,可依托乡村振兴战略,开发农村金融业务场景,创新农村金融服务产品,向农村地区进一步延伸服务触角;渠道层面,可利用直销银行和线下网点构筑线下、线上互为补充的网络体系,打造开放融合的跨界合作平台,更好地满足客户综合金融需求。但也要注意,当前个人部门贷款增速过快,商业银行要做好个人部门的风险控制。其次,消费金融公司需找准自身优势。随着金融严监管的推进,消费金融“跑马圈地”的时代已成过往,消费金融行业也进入到比拼核心竞争力的时代。夹在拥有低廉成本的商业银行和拥有丰富场景的互联网电商平台之间的消费金融公司必须根据自身实际,明确市场定位,寻找细分领域,提升核心竞争力。最后,非持牌机构要回归普惠初心。第一,放慢速度,逐步退出无场景依托、无指定用途、无客户群体限定、无抵押等特征的“现金贷”业务,做好存量业务的消化和整改;第二,加强风控,在运用大数据提升风控技术的同时,也要注重贷前、贷中和贷后全面风险防控体系的构建;第三,回归初心,利用自身的技术优势向农村等薄弱领域拓展服务的深度和广度,精准对接,满足普惠领域的资金需求。此外,各服务主体之间也要加强合作。随着严监管政策的持续及消费金融市场的发展,过去的无序竞争将逐步消失,取而代之的是金融机构之间日益增多的合作。未来,双方可进一步整合资金优势和场景优势,共同助力消费金融业务的健康发展。(中新经纬APP)

  王丽娟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本文不代表中新经纬观点。

(编辑:熊思怡)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以其它方式使用。
关注中新经纬微信公众号(微信搜索“中新经纬”或“jwview”),看更多精彩财经资讯。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经纬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京B2-20230170]  [京ICP备17012796号-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513525309 报料邮箱(可文字、音视频):zhongxinjingwei@chinanews.com.cn

Copyright ©2017-2024 jwvie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中新经闻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