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新经纬>>人文>>正文

黄河岸边古渡口:繁华落尽后的新生

2018-01-19 10:35:41 经济参考报

  黄河岸边古渡口:繁华落尽后的新生

  记者 王学涛

  如果黄河是一条巨龙,那沿岸的古渡口就是龙身上的鳞甲。随着新时代交通发展,古渡口繁华落尽。然而今日,它们正以另一种方式焕发出勃勃生机。

  山西偏关县老牛湾是黄河入晋第一湾,是黄河与长城“握手”的地方,曾是晋商汇通天下、货通天下的交通要道。在靠近河道的老牛崖上,有一座保存完整的石砌古堡,雄踞“牛头”之上,俯视黄河。

  村民们介绍说,古堡建于明代1467年,曾用于屯兵驻军。古堡就地取材,全部用山石垒砌而成。

  随着历史发展,古老的老牛湾堡一度被遗忘在历史角落,无人问津。村民蜗居在石砌的老窑洞里,过着穷困的日子。

  “我在窑洞里住了50多年,冬天冷,夏天热,挺受罪。”60岁的老牛湾村原村支部书记吕罗成说。

  随着国家扶贫攻坚政策的深入推进,老牛湾开发起了旅游。在景区建设的同时,村民们也喜迁新居,不少人办起了农家乐。新窑洞里洗澡间、卫生间、无线网一应俱全。

  80多名村民还集资购买了23条游艇,在黄河上接待游客。老吕自豪地对记者说:“以前人均收入只有2000元,现在变成1万多了。”

  “河曲保德州,十年九不收,男人走口外,女人挖野菜。”这句话曾是黄河岸晋、陕、内蒙古交界处山西河曲县的写照。

  从康熙三十五年清政府允许蒙汉互通时起,晋西北的河曲、保德等县的男人为了谋生,纷纷到内蒙古地区种地、做工,这种民间自发行动称为“走西口”。

  尽管贫苦,但河曲却有着“民歌海洋”、“二人台故乡”的美誉。每天下午,在黄河边的西口古渡广场,人们会看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二人台代表性传承人贾德义老人,抖起怀里的四弦琴,喉咽一紧,啭呖呖引出一曲结着黄土味的古老情歌。

  “哥哥你要走西口,小妹妹止不住泪长流,一把拉住那哥哥的手,说啥也不叫你走……”至今,这首悲凉的《走西口》仍在当地广为流传。

  如今的河曲县,早已呈现出现代化的气息,商铺林立,热闹繁荣。新建的交通网络四通八达,与外面联系更加快捷,走口外的故事永远地成为了历史。

  顺河而下,在吉县黄河壶口瀑布景区,76岁的张国保牵驴供游客拍照已有16年。他告诉记者,以前在外面打工,四处奔波,还挣不下钱。自从壶口瀑布开发旅游后,他回到家乡,牵毛驴让游客体验黄土高原的婚嫁习俗。

  “我结婚时就用了12头毛驴,敲锣打鼓去迎亲。”张国保说,最初景区牵毛驴的只有8人,现在增加到30人,以前一年能挣8000元,现在能挣2万元。

  既挣了钱,又能与自己的家乡相伴,张国保脸上洋溢着一抹憨厚的微笑。

  目前,山西正在重点锻造“黄河、长城、太行”三大旅游板块。未来随着三大板块旅游公路的建设,黄河沿岸旅游将迎来新景象。

  碛口古镇上祖孙三代以造船为生的刘三才又拾起了自己的手艺。他说,以前生意挺好,后来没有活计后,木船也取缔了,现在随着旅游发展,他每年都会做上一个,放到黄河岸,让游客们坐在船上拍照。

  “咱这木船是黄河岸边原汁原味的做法。”刘三才拿起一颗方钉说,“这钉子在木头里面不转,结实!”

(编辑:闫鹏)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以其它方式使用。
关注中新经纬微信公众号(微信搜索“中新经纬”或“jwview”),看更多精彩财经资讯。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经纬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京B2-20230170]  [京ICP备17012796号-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513525309 报料邮箱(可文字、音视频):zhongxinjingwei@chinanews.com.cn

Copyright ©2017-2024 jwvie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中新经闻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