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新经纬>>金融>>正文

中小企业信贷扶持调查:防疫企业有绿色通道

2020-02-12 07:37:42 21世纪经济报道

  中小企业信贷扶持调查:防疫企业有绿色通道, 政银共担风险为其他行业“输血”

  上海陶术生物科技总裁段震没想到,自己能那么快拿到首笔200万元贷款。

  这家向医疗研究机构提供试剂物料的企业因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迅速发展而订单增加,但由于资金紧张而无法实现增产。如今这笔贷款快速落地,等于解了企业燃眉之急。

  “事实上,我们银行内部也开通了信贷绿色通道,只要是与疫情防控相关的企业,相关信贷审批流程要比以往缩短逾5天。”一位股份制银行上海分行对公业务部门主管向记者透露,但银行高层对此仍不满足,在相关部门积极出台政策扶持企业复工复产渡过难关后,他所在的银行要求将与疫情防控相关的企业信贷审批流程进一步压缩,最好大概1-2天就能发放贷款。

  记者多方了解到,相比与疫情防控相关的企业快速获贷,不少餐饮、酒店、生活服务、商品批发零售领域中小企业仍在焦急地等待信贷审批流程走完。

  “现在银行给予的政策,主要是贷款本金先延期3-6个月兑付或承诺续贷,但对新增的信贷申请(主要用于发放员工工资与日常经营),依然卡得比较紧。”多位中小企业主向记者直言。目前他们正将各自行业所面临的资金链紧张状况,通过行业协会递交给当地政府,希望后者能与银行开展沟通尽早落实贷款发放。

  当地政府已经积极行动,一方面通过担保机构提供融资担保以分散贷款坏账风险,要求银行尽快发放贷款;另一方面针对当地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则采取财政贴息等方式,希望银行能将相关贷款利率降至2.5%-3%以内,进一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我们每天也在与当地政府保持密切沟通,一方面对当地政府推荐的高新技术优质企业加快贷款申请审核,帮助他们先解决资金难关;另一方面也启动投贷联动服务,向一些有发展前景的企业提供更多元化的融资服务。”上述主管向记者直言。

  信贷坏账考核掣肘需打破

  上海贝吉壳信息技术副总经理田凤直言,这场疫情对企业经营构成不小的压力,整个2月他们只收到5万元收入,但每月员工薪酬开支接近千万元,目前企业去年利润几乎消耗殆尽。

  记者多方了解到,当前正遭遇类似资金问题的中小企业不在少数。

  近日清华、北大联合调研995家中小企业发现,约34%受访企业账面现金只能维持1个月,约33.1%受访企业可维持2个月,17.91%企业可维持3个月,不到10%的企业现金能维持至少6个月。

  “尽管我们已向银行申请能维持企业6个月运营的经营性贷款,但现在多家银行主要优先向与疫情防控相关的企业发放贷款,我们的贷款审批相比慢了不少。”一家餐饮连锁企业主向记者透露。而且他发现,部分银行依然用老办法评估贷款风险——询问他是否有房地产作为贷款抵押,或由公务员出面提供担保等。但事实上,他的房地产早已在节前质押给银行用于贷款采购菜肴物资,本来准备在春节期间赚一笔。

  前述股份制银行上海分行对公业务部门主管向记者透露,他们也注意到这类贷款审批偏慢的状况,也向总行提出能否拨出一笔专项贷款额度以面向不同行业专款专贷,从而避免贷款资源向疫情防控领域过度集中。

  “后来我们发现,目前这类贷款审批之所以偏慢,主要是风控部门卡得紧。”他分析说。具体而言,尽管相关部门采取多项措施引导信贷资源向扶持中小企业渡过难关倾斜,但相应的信贷坏账考核标准尚未跟进。比如疫情期间发放给餐饮、酒店等领域中小企业的经营性贷款一旦出现坏账,相关银行人员依然会面临相关惩戒措施,导致他们不得不从严审批每一笔贷款申请。

  在他看来,其实相关部门也有苦衷——一旦放宽贷款坏账考核标准,容易引发道德风险,即很多企业都会将信贷坏账归咎于疫情发展,导致银行承受巨大坏账压力。此外,不少银行风控部门主管还担心在当前环境下,企业复工后万一出现确诊案例导致再度停产,相应的贷款坏账风险随之骤增。

  “相比而言,与疫情防控相关的企业具备不少优势,一是疫情防控刻不容缓,二是这类企业手握大量订单,相关经营、停产、还贷风险都比较小。”这位主管直言。为了向其他领域中小企业尽快发放贷款,他们内部也做了大量工作,一是与地方政府部门加强沟通,由地方政府遴选一批有发展前景的高新技术中小企业,以及急需资金救助稳住就业压力的传统行业企业,通过共担坏账风险的方式尽快落实贷款发放;二是根据不同地方政府所建立的不同额度贷款风险补偿资金,提供差异化的专项贷款额度用于当地中小企业紧急融资,帮助后者渡过难关。

  “目前,我们对多数中小企业发放的紧急经营性贷款利率都是基准利率,但不少地方政府愿意提供财政贴息,希望我们能将贷款利率进一步降至2.5%-3%以内。”他指出。

  复工企业票据融资也需“疏通”

  对已经复工复产的企业而言,当前资金链紧张局面同样急需改善。

  一家上海电子产品制造企业负责人向记者透露,由于整个上下游产业链普遍存在现金紧张状况,目前下游企业只能提供应收账款票据作为商品销售结算工具,但这类票据却在上游原材料结算时却被拒收,原因是上游原材料企业坦言急需资金发放员工资金。

  他直言,尽管复工复产令订单业务得到部分恢复,令他手里的应收账款票据金额一下激增逾2000万元,企业现金流却只够企业支撑1-2个月。

  “近日我也找过多家银行寻求票据贴现融资,但都担心签发票据的企业因疫情引发资金周转问题,不敢贸然给予贴现。”他透露,所幸的是,本周银行态度有所转变,其中一家股份制银行愿意对部分票据提供贴现,原因是近日当地政府加大对签发票据企业的财政扶持并鼓励银行加大对这家企业的信贷支持,令他们不再担心企业资金周转问题。

  “事实上,我们也希望更多应收账款能实现票据化,原因是去年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导致整个产业链的资金周转结算周期已延长至6个月,很多中小企业资金压力很大,而应收账款票据化既能让我们以较低的票据贴现成本获得资金,从而降低融资成本,又能加快资金周转率提升经营利润。”这位上海电子产品制造企业负责人表示,银行仍要求企业必须每天汇报员工健康状况,因为他们仍然担心一旦企业出现确诊病例导致员工隔离与企业停产,票据贴现依然会存在较大风险。

  记者多方了解到,为了破解中小企业应收账款票据贴现难问题,目前多家银行正与当地政府部门沟通,通过建立供应链综合服务平台,推进基于供应链票据、订单等动产质押融资业务,在规避产业链核心企业资金链风险的基础上扩展票据贴现覆盖面,让更多产业链中小企业受益。

  “要彻底打消银行的顾虑,还得解决银行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这需要相关部门加快推进应收账款抵押质押登记流程的简便化、标准化与规范化,构建统一的动产和权利担保登记公示系统,让银行能更全面掌握企业订单增长与资金收付状况,从而大胆放贷。”一家城商行票据部门交易主管指出。

  陈植

(编辑:熊思怡)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以其它方式使用。
关注中新经纬微信公众号(微信搜索“中新经纬”或“jwview”),看更多精彩财经资讯。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经纬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京B2-20230170]  [京ICP备17012796号-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513525309 报料邮箱(可文字、音视频):zhongxinjingwei@chinanews.com.cn

Copyright ©2017-2024 jwvie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中新经闻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