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新经纬>>金融>>正文

葛长银:高薪群体的六种依法节税模式

2019-02-18 20:13:03 中新经纬

  中新经纬客户端2月18日电 题:《葛长银:高薪群体的六种依法节税模式》

  作者 葛长银(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会计系副教授,中新经纬特约专家)

  高薪群体是中国经济建设的骨干力量,也是率先步入小康生活的消费大户。对于高薪群体,个税新政中45%的税率没有下调,综合所得又要合并纳税,势必会触动他们的利益,导致的结果就是:利益受损者会采取一定的手段避税。但如果避税手段过头,可能触犯法规,在越来越严的监管环境中,也必定带来风险,更会增加税收监管成本。

  在目前的税收政策条件下,高薪群体还是存在依法节税空间的,笔者不揣浅陋,设计出六种节税模式,以期引导高薪群体在合法合规的前提条件下,减轻税负。

  模式一:月工资+年终奖

  将员工全年的薪酬规划成月工资和年终奖两部分,分别计税,可以分别适用较低税率,减轻税负。但这种优惠政策依据财政部、税务总局《关于个人所得税法修改后有关优惠政策衔接问题的通知》(财税〔2018〕164号)规定,只能享受到2021年12月31日。具体方式详见《葛长银:工资和年终奖怎样发最省税?》。

  模式二:月工资+年终奖+福利

  在模式一的基础上,增加员工的福利待遇。福利也是报酬的组成部分。

  企业员工福利包括职工福利费和“五险一金”。职工福利费不属于工资总额的范围,不会影响社保计算基数,也有免征个税的部分,比如公共福利就不并入个人收入纳税,企业的食堂、员工宿舍,都属于公共福利的范畴,员工享受这些福利时,不会增加个税。在“五险一金”中,公积金是一个挂在个人名下的账户,计入这个账户的基金,完全属于个人所有,即使平时提取受限制,但退休后完全归个人支配。目前公积金的交存比例为工资总额的5%-12%,个人交多少,企业跟着交多少;个人交存的部分免征个税,企业交存的部分(12%以内)可以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企业按12%的最高标准提足公积金,可以充分利用这个节税点的。

  模式三:月工资+年终奖+福利+分红

  在模式二的基础上,将高收入员工的报酬,分解一部分为税后分红,员工持股就是分解的形式之一。在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的条件下,分红的税率为20%,综合纳税成本为40%,比45%低5个百分点,而且分红不涉及社保的计算基数,也不会增加其它负担。

  模式四:月工资+年终奖+福利+分红+私产公租

  在上述模式的基础上,为回报员工,再租赁其私产,作为报酬的一个部分。企业经营难免会涉及私产的租赁,比如租车、租房、租船等等,在同等条件下,把机会留给员工,让其再取得一份收入,视同加薪。在目前的国家政策条件下,财产租赁收入征收20%的个税,也不在个税合并纳税的范围;而各个地方对于承租私人房产的税收政策更为优惠,比如北京某层代征部门2019年2月13日发布通知:个人出租住房月租金收入(不含税)在100 000元(含)以下的,综合税率为2.5%(房产税2%,个人所得税0.5%);以上的,综合税率为4%(房产税2%,个人所得税0.5%,增值税1.5%)。个人出租非住房月租金收入(不含税)在100 000元(含)以下的,综合税率为7%(房产税6%,个人所得税1%);以上的,综合税率为12%(房产税6%,个人所得税1%,增值税5%)。

  非住房即经营用房,税收相对高一点。

  模式五:月工资+年终奖+福利+分红+私产公租+经营所得

  在上述模式的基础上,把高薪分出一部分作为经营所得。比如提供专业服务的技术人员,就可以成立个体经济组织,把个人劳动服务转变为组织技术服务,薪酬收入就可以转化为经营所得,另外单独计税。在这些小微个体经济组织中,能享受核定征收的个人工作室是首选,但必须满足核定征收的条件,年收入超过500万元,就不适用核定征收。

  模式六:月工资+年终奖+福利+分红+私产公租+经营所得+退税

  在上述模式的基础上,再考虑退税要素,获取退税收益。为引入税源,地方的招商引资各搭擂台,比着优惠,退税就是一大招牌。企业可以考虑在这些退税区成立子公司,将部分高薪人群迁入子公司,在子公司纳税,享受退税收益。

  上述6种节税模式也存在最优组合问题,要依据纳税人的实际情况而定。

  该组节税模式推行有两点好处:

  一是不注意规划个税的纳税人,根据上述模式的选择,可以依法获取节税效益。

  二是不规范的纳税人,在监管越来越严的趋势下,根据上述规范的节税模式指导,在同等税负条件下,一定会选择守法模式,规范行为。

  笔者的一个基本观点是:对不规范的纳税人和不依法缴纳个税的纳税人,必须有挽救措施,此举一是要帮助规范他们的纳税行为,消除风险;二促进税法建设,减轻征管成本;三不影响税收入库,因为在税收法定的前提条件下,税收总量都是跟纳税人收入成固定比例的。(中新经纬APP)

  葛长银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本文不代表中新经纬观点。

(编辑:刘虹利)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以其它方式使用。
关注中新经纬微信公众号(微信搜索“中新经纬”或“jwview”),看更多精彩财经资讯。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经纬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京B2-20230170]  [京ICP备17012796号-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513525309 报料邮箱(可文字、音视频):zhongxinjingwei@chinanews.com.cn

Copyright ©2017-2024 jwvie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中新经闻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