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新经纬>>宏观>>正文

白明:大湾区凸显大思路下的大手笔

2019-02-21 14:45:11 中新经纬

  中新经纬客户端2月21日电 题:《白明:大湾区凸显大思路下的大手笔》

  作者 白明(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中新经纬特约专家)

  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是现阶段重要的国家开放战略之一,其意义不亚于“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京津冀一体化。2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正式对外发布。一睹为快之余,感触最深的就是未来粤港澳大湾区不仅是一个大手笔,背后更体现出大思路。

  大湾区为何落地粤港澳?

  从地理概念上讲,能称得上“湾”的地方为数不少,但能称得上湾区的地方却不多见。迄今为止,东京湾区、旧金山湾区和纽约湾区在世界上影响力最大,但这三个湾区在名称上都没有前缀一个“大”字。相比之下,粤港澳大湾区总面积5.6万平方公里,总人口7000万人,均超过以上三个湾区,因而在称呼粤港澳这个湾区时前面加个“大”字却也名符其实。2017年粤港澳大湾区的经济总量约10万亿元,远远超过旧金山湾区,与纽约湾区大体相当,而与东京湾区也越来越接近。

  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是个大手笔,但为何要将大手笔落在粤港澳这片土地之上?说来话长。2009年完成的《大珠三角城镇群协调发展规划研究》把湾区发展计划列为空间总体布局协调计划的一环。粤港澳大湾区的面积再大,终究仅为全国960万平方公里国土的1%,但2017年的产出却占全国的12.2%。抚今追昔,粤港澳大湾区所在的珠三角地区之所以能够成为当今中国经济最为活跃的区域,在很大程度上离不开改革开放的大手笔。随着香港与澳门的回归,珠三角地区在融入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有机会更多利用港澳地区现成的跳板,特别是大陆与港澳的两个CEPA框架,客观上降低了粤港澳三地相互合作的门槛。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中国被称为世界工厂,而珠三角地区则可以称得上这个世界工厂的最大车间。如果被《财富》杂志列入世界500强跨国公司也按照“负面清单”的方式罗列一下,可以说没有在珠三角落户的世界500强企业的确很少,苹果、微软、思科、高通等世界高科技大咖早已在珠三角地区集中落户。除了全球制造业的洋大咖,近些年来珠三角地区土生土长的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也越来越牛,华为、格力、美的、比亚迪等企业要么已经成为全球制造业的佼佼者,要么已经让竞争对手不可小视。随着中国加快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迈进,珠三角地区将会大有作为,必然会依照《纲要》所瞄准的目标“到2035年,大湾区形成以创新为主要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大幅跃升,国际竞争力、影响力进一步增强”。从这个意义上讲,未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大手笔必然会带来大的画面。

  大湾区建设准备工作早已展开

  粤港澳大湾区虽然千呼万唤始出来,但磨刀不误砍柴工,用大手笔绘制大湾区至少也要事先预备好笔墨纸砚,是不?其实,近年来许多与大湾区建设相关的准备工作已悄然展开。近些年来,随着广东自贸试验区的建立以及在深圳、东莞等一系列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试点展开,珠三角地区进一步巩固了对外开放的排头兵地位。

  2018年5月,国务院印发《进一步深化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开放方案》,首次提及“粤港澳大湾区合作示范区”概念。要想富先修路,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同样是这个道理,因而需要按照《纲要》的要求,构建极点带动、轴带支撑网络化空间格局。建设粤港澳大湾区不仅需要从体制机制入手强化粤港澳三地之间的产业融合与经济合作,更要有一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大的项目来撑起四梁八柱。港珠澳大桥的建成通车让粤港澳三地之间的合作更少受到地理阻碍,为构建粤港澳三地一小时经济圈带提供了有力的基础设施支撑。与此同时,广深港高铁的通车则让香港融入全国高速铁路交通网,拉近了香港与内地之间的有形距离,而一地两检则促进了内地与香港之间的人员交往便利化,拉近了香港与内地之间的无形距离。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固然要看产出效率,但湾区的经济功能发挥不能依靠先生产后生活这种仅存于特定历史阶段的不可持续模式。《纲要》强调,粤港澳大湾区的战略定位还包括“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除了强调要优先发展民生工程,提高大湾区民众生活便利水平,提升居民生活质量,更是结合一国两制三地特点,为港澳居民在内地学习、就业、创业、生活提供更加便利的条件。为了让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早日达到“世界级”,《纲要》还要求,要初步确立绿色智慧节能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和城市建设运营模式,让居民生活更加便利、更加幸福。

  相互借力,错位发展

  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世界级城市群,不仅是为了创造一个新的增长极,而且也有助于将“一国两制”带来的红利用好用足。粤港澳三地分别属于不同关税区,也实行不同的社会经济制度,共同建立粤港澳大湾区不免会存在对接上的问题,但既然“一国”当先,则无论是“两制”,还是“三地”,都不会构成搭建粤港澳大湾区的障碍。

  众所周知,香港迫切需要巩固与提升国际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和重要的国际航空枢纽地位,澳门也正在努力建设世界旅游休闲中心、中国与葡语国家商贸合作服务平台。珠三角地区的发展不仅需要通过强调要素整合产生集聚效应,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利用港澳地区的现有资源。与此同时,港澳地区的各种资源也同样能够在珠三角地区发展开放型经济过程中找到用武之地。按照《纲要》要求,广州要“充分发挥国家中心城市和综合性门户城市引领作用,全面增强国际商贸中心、综合交通枢纽功能,培育提升科技教育文化中心功能,着力建设国际大都市”。深圳要“发挥作为经济特区、全国性经济中心城市和国家创新型城市的引领作用,加快建成现代化国际化城市,努力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创新创意之都”。珠海、佛山、惠州、东莞、中山、江门、肇庆等城市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深化改革创新,增强城市综合实力,形成特色鲜明、功能互补、具有竞争力的重要节点城市”。未来,粤港澳三地如果能够在大湾区平台上进一步提升资源优化配置效率,就需要相互借力,错位发展。当然,前提是要有“大”的视野,而不是紧盯眼前的蝇头小利。

  随着《纲要》问世,粤港澳大湾区这个紧密合作的大平台雏形初现。搭台是为了唱戏,而建设粤港澳大湾区这个大平台也同样是为了“唱戏”,只不过要唱的是粤港澳三地11个城市经济紧密融合、合理分工、深度合作、良性互动的精彩“大戏”,包括充满活力的世界级城市群、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撑、内地与港澳深度合作示范区、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等更加“高大上”的戏码。对于粤港澳大湾区所覆盖的11个城市而言,无论是搭建粤港澳大湾区这个大平台,还是唱好在国家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中的支撑引领作用这出“大戏”,都要扮演好各自不可缺少的角色而无主配角之分。

  未来中国的对外开放不仅要扩大范围,而且更要提高水平。我认为中央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的思路并不是简单与东京、旧金山、纽约等世界级的湾区向对标,而是为经济全球化树立一个新的标杆。有了这样的大思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过程中自然会看到大手笔。(中新经纬APP)

  白明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本文不代表中新经纬观点。

(编辑:熊家丽)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以其它方式使用。
关注中新经纬微信公众号(微信搜索“中新经纬”或“jwview”),看更多精彩财经资讯。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经纬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京B2-20230170]  [京ICP备17012796号-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513525309 报料邮箱(可文字、音视频):zhongxinjingwei@chinanews.com.cn

Copyright ©2017-2024 jwvie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中新经闻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