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新经纬>>金融>>正文

贾晋京:负利率时代如何实现金融强国?

2020-02-28 20:47:52 中新经纬

  中新经纬客户端2月28日电 题:《贾晋京:负利率时代如何实现金融强国?》

  作者 贾晋京(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助理院长,中新经纬特约专家)

  21世纪第三个十年到来之际,负利率作为事关世界经济所有环节的重大影响因素正在受到热议。国际清算银行数据显示,截至2019 年11 月,全球负利率债券规模已超17 万亿美元,约相当于全球国内生产总值(GDP)的20%。下一个十年,负利率将是推动世界变局深化发展的重大因素之一。

  源于西方经济“脱实向虚”

  2008 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西方各国央行纷纷“印钞救市”。美联储通过三轮“量化宽松”操作,相当于“创造”出至少30 多万亿美元的可投资资金。由此,“廉价”资金产生了。这么多的钱去哪里?由于资金量实在太大,西方经济体中比较方便购买的资产如债券、股票、房屋等全都加起来也“不够用”,于是资产与资金的关系“倒转”发生了。

  这时,维系本土资产投资回报率的主要动力已然是“资金空转”带来的会计收益,而非销售收入。2008 年金融危机爆发可以看做西方经济体“脱实向虚”到一定程度发生的资产泡沫崩溃,而货币政策“大水漫灌”则是从更加“虚”的角度撑住资产价格的过程。

  国际博弈日趋复杂

  尽管有的西方央行也把主动压低利率到负值作为政策选项之一,但负利率只能直接导致债务增加,而债务增加后下一步是“产业发展”还是“资金空转”,则要看该国市场能否提供比资产在名义上保值增值更有吸引力的投资机会。说到底,负利率是全球化条件下出现的新现象,只有放在全球化视角中才能看清,但负利率的影响却不仅是全球的,也是微观的、社会的。

  一是国际博弈角力点在转移。如果一国的利率长期下行或是保持在零附近的水平,则说明资产价格存在大跌隐患,这时该国资产整体上较高的估值水平是脆弱的,受到外部冲击时有可能崩盘。负利率现象全球蔓延说明世界上有越来越多的资产变得脆弱。这就导致打压对方资产估值成为国际博弈中日益常见的手段。在负利率条件下,属于投资领域的国家间估值水平较量日益显现为国际博弈角力点。

  二是社会发展平衡点被打破。40多年来,西方社会普遍经历了利率水平长期降低的过程,这一过程的另一侧面是房屋、股票等各类资产处在长期增值趋势中。法国经济学家皮凯蒂的《21 世纪资本论》一书所揭示的“资产收入增速相对于劳动收入增速来说变得越来越快”现象,以及“1%”富人相对于“99%”人口在国民收入中的占比打破了长期相对平衡关系,都是资产估值增速与劳动报酬增速之间比例关系变化的后果。

  三是产业革命制高点更抢手。财富分配日益失衡加上“高龄少子化”加剧,使得西方国家普遍出现市场饱和。在市场饱和情况下,通过产业革命形成大量新的高价值资产来吸收大量资金就成为唯一出路。在低利率环境下,大量资金涌向新兴产业“赛道”上的“领跑者”,同时带来大量资源,使“跟跑者”难以赶超。在此形势下,各国都希望抢占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的制高点,创新领域的国际竞争将更加激烈。

  “奋斗”中国吸引全球资金

  中国需要做好准备长期面对负利率蔓延的国际环境。国际国内利率环境差异的经济与社会根源在于,中国有一个“奋斗型”社会环境,西方社会总体上已处于“守成型”氛围。在“奋斗型”社会环境中,创造新增社会财富的源泉涌流,投资获得回报的机会大于出现损失的可能性,因此有相对较高的利率水平;在“守成型”社会中,市场已经饱和,能够创造新增社会财富的源泉日渐稀少,大量资金只有投入到能够长期保持稳定的资产中才比较安全,因此表现为低利率乃至负利率环境。

  “奋斗”与“守成”差异带来的利率环境区别,意味着中国对全球资金有着巨大吸引力。扩大金融开放,让外部资金进入的大门开得更大,将有利于全球资源来到中国市场上参与配置,为中国经济迈向更高质量注入能量。只要有高水平的金融监管体系,有效吸收有利于中国发展的中长期资金,防范短期游资炒作,就能控制其中的风险。

  大数据是当今时代最重要的资源之一,而它也会压低利率——因为数据不会因使用而损耗,即数据资源天然保值增值而投入其中的资金会累积。于是,拥有世界上最富集的新型经济资源意味着中国具有这样的潜力:以科技创新吸引大量“廉价”资金聚集使具有高估值的新型资产如高铁网、下一代通讯网等快速铺开,带动传统上低估值的资产如农业资产进入广阔市场,实现发展方式根本转型。这可以看做一条资产-资金关系新条件下的金融强国之路。(中新经纬APP)

贾晋京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本文不代表中新经纬观点。

(编辑:邓健)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以其它方式使用。
关注中新经纬微信公众号(微信搜索“中新经纬”或“jwview”),看更多精彩财经资讯。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经纬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京B2-20230170]  [京ICP备17012796号-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513525309 报料邮箱(可文字、音视频):zhongxinjingwei@chinanews.com.cn

Copyright ©2017-2024 jwvie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中新经闻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