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新经纬>>金融>>正文

西安银行上市逢大涨,多家银行股冲刺IPO热情正高

2019-03-01 20:02:16 第一财经

  西安银行上市逢大涨,多家银行股冲刺IPO热情正高

  段思宇

  简介:到收盘,西安银行股价报6.74元,涨幅为44.02%

  A股上市银行又迎来新的成员。3月1日,西安银行正式登陆上交所,成为2019年来继紫金银行、青岛银行后的第三家新上市银行,同时也是A股第31家上市银行。

  在商业银行纷纷谋求上市的同时,有一个现象值得注意,即上市银行新股弃购愈发明显。在西安银行披露的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结果中,网上网下投资者共弃购99万股,而此前上市的紫金银行新股弃购数量也高达百万。

  新股出现弃购现象

  上市首日,西安银行开盘价为5.62元,截至下午收盘,股价报6.74元,涨幅为44.02%。而在前几日的公开发行股票中,西安银行发行股票4.44亿股,发行价格为每股4.68元,募资总额约为20.78亿元。回拨机制启动后,网下最终发行数量约为4444.34万股,占本次发行数量的10%;网上最终发行数量约4亿股,占本次发行数量的90%。

  西安银行披露的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结果显示,网上网下投资者共弃购99万股。网下投资者中,洛阳矿业集团有限公司等5名投资者对初步获配的所有股份全部弃购。投资者的弃购意味着西安银行的保荐机构中信证券需斥资463万元左右包销这部分股票。

  类似西安银行近百万数量的股票弃购现象在近两年并不少见,中小银行在摩肩接踵寻求上市的同时,往往面临着新股被弃的情况。如此前上市的紫金银行,共发行3.66亿新股,中签率为0.19%,而新股弃购数量达113万,弃购率近0.31%,远超中签率;还有不久之前的青岛银行,新股弃购数量达95.2万股,主承销商包销金额约430万元;时间再往前拨一点,2018年上市的成都银行、郑州银行和长沙银行弃购率分布在0.25%上下。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银行新股弃购情况?一个较为直接的原因或是投资者此前对股票价值的预期不佳。一位来自城商行的金融市场部人士告诉记者,“可能是没有爆发式增长的预期,毕竟目前中小行的股票投资情况也不太乐观。”

  严监管形势下,商业银行业务逐渐回归本源,中小银行面临的转型压力明显增大,如资产质量、业务拓展能力等都是投资者关注的重点。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赵亚蕊对第一财经表示,从部分中小银行的经营指标分析,像资本充足率和不良贷款等,数据逼近监管红线,所以投资者的预期不乐观也很正常。

  另外,新股弃购也存在一些客观因素,比如投资者忘记缴款时间、或者企业临时出现资金需求等。不过对于投资者而言,弃购并非毫无影响。根据中国证券业协会发布的规定,投资者连续12个月累计3次中签后未足额缴款,6个月内不得参与打新。

  此外,中国证券业协会近日发布的《首次公开发行股票配售对象黑名单公告》还提到,要将提供有效报价但未参与申购、以及未按时足额缴付认购资金列为机构及个人投资者上榜黑名单的重要原因之一。

  多家银行冲刺上市

  不少业内人士认为,2019年银行过会情况会延续2018年的高昂态势。从证监会已披露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地方中小银行冲刺资本市场的热情不减。截至2月末,排队待审的地方中小行有10余家,如厦门银行、重庆农商行、安徽马鞍山农商行、重庆银行等,此外浙商银行也在其中。

  赵亚蕊告诉记者,多数银行选择上市是希望通过募集资金来补充资本金。她分析称,中小型银行规模扩张一般较快,在加大信贷投放的同时,需要占用较多资本。

  另外,她也提及,地方中小银行还面临着较大的不良资产化解压力,信用风险持续释放、不良认定趋严等因素导致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率增加,较大规模的核销以及拨备计提力度都将占用一定的财务资源,进而对资本占用形成一定压力。

  根据日前银保监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末,我国商业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是11.03%,比上年末上升了0.28个百分点;一级资本充足率是11.58%,比上年末上升了0.24个百分点;整体资本充足率是14.20%,较上年末上升0.55个百分点。虽然上述数据符合监管要求你,但需要注意的是,目前排队IPO的银行中,多数银行的资本指标都未达到上述平均值。

  事实上,对于中小行而言,正面临着各方面的挑战。一边是政策要求加大信贷投放但优质资产缺失,一边是本已较弱但仍被加速暴露的不良侵袭的资本金,还有被新规冲击的理财业务等,这些无疑让中小银行从业者倍感压力。

  上述金融市场部人士对记者表示,尽管目前中央已颁布多想政策鼓励银行多渠道补充资本,但中小行融资渠道仍受限,因此更多青睐上市,而银行上市后,也可获得更多补充资本金的方式,比如定增、发行优先股或者可转债等,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副院长董希淼亦强调,银行上市的最终目的是通过补充资本以增强支持实体经济的能力。他认为,监管出台了包括永续债、优先股等措施,并不是为了银行自身的发展,或者说不只是为了银行自身的发展,银行稳健运行,对中国金融体系的稳健运行也能起到支撑作用。

(编辑:熊家丽)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以其它方式使用。
关注中新经纬微信公众号(微信搜索“中新经纬”或“jwview”),看更多精彩财经资讯。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经纬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京B2-20230170]  [京ICP备17012796号-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513525309 报料邮箱(可文字、音视频):zhongxinjingwei@chinanews.com.cn

Copyright ©2017-2024 jwvie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中新经闻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