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新经纬>>金融>>正文

多位美联储官员为暂停加息正名!下次加息要等到6月了?

2019-03-06 08:46:25 每日经济新闻

  多位美联储官员为暂停加息正名!下一次加息真要等到6月了?

  每经记者 蔡鼎 每经编辑 余冬梅

  美东时间周二,美股三大指数本周连续第二天集体微跌:道指、纳指和标普500指数分别收跌0.05%、0.02%和0.11%。本周市场将陆续消化澳联储、英央行和欧央行等多个重要经济体央行公布货币政策的决定。北京时间本周一,澳联储已决定维持利率不变,但称经济下行风险已经上升。

  美联储也不例外,除了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周五将发表讲话外,周二还有多位地区联储主席演讲或发表论文,他们着重列举了通胀、劳动力闲置问题、企业债和外部因素等种种“担忧”,为现阶段暂停加息正名。

  鹰派官员罗森格伦态度意外转变

  美国通胀趋缓,但经济面临的其他风险在上升,美联储在政策上的耐心远未耗尽。就连一位此前一直持强硬立场的美联储官员都在美东时间本周二表示,可能至少要等到今年6月份才会再次考虑加息。

  “可能需要几个美联储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会议之后,美联储的决策者对风险,以及风险在多大程度上会影响经济(的判断)才会更加清晰,”波士顿联储行长罗森格伦(Eric Rosengren)周二说道。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罗森格伦暗示的这一时间表表明,至少对他来说,美联储在本月中旬和4月底的两次议息会议上,不太可能出现货币政策方面的变化。也就是说,最早可能需要等到今年6月份,美联储才会再次加息。

  路透社的报道中也提到,对于罗森格伦这样一位此前一直持鹰派态度的美联储官员来说,这是一个非常明显的态度转变。在去年的大部分时间里,罗森格伦都警告称如果不加息,美国的经济可能过热。他周二指出,美国目前的通胀压力并不大,且去年四季度美股剧烈波动,令这些担忧看起来“不那么紧迫”。

  与此同时,罗森格伦还表示,欧元区等主要经济体的经济增长放缓以及持续的贸易冲突,使得人们很难对美国经济的持续强劲抱有信心。他表示:“耐心观察经济如何发展,是(最)适合目前的政策。”

  自从美联储在今年1月份一致同意对加息采取观望态度以来,最大的问题便成为这种耐心的态度能持续多久。对此,达拉斯联储行长罗伯特·卡普兰(Robert Kaplan)表示,这需要“几个月,而非几周”。卡普兰周二稍早还表示,对创纪录的企业债务的担忧是支撑美联储对货币政策保持耐心的因素之一。

  卡普兰表示,在他寻找可能给美国经济带来麻烦的因素时,非金融企业的借款水平的上升越来越成为他关注的焦点。“我将继续密切关注公司债的水平、增长和信贷质量。”他在周二发表的一篇论文中写道,“我们有理由继续保持警惕,因为这些问题可能会影响企业的投资者和支出计划。”

  他还补充称,他对公司债的问题很敏感,因为公司债的增长适逢美国政府借款也在增加。“企业债务水平上升,加上美国政府债务水平高企,可能意味着美国经济对利率的敏感度远高于历史水平。”卡普兰写道。

  美国经济数据好坏参半

  “我认为就业市场仍然疲弱,在工资增长真正回升之前,我相信还有更多的美国人未就业。我将尽我的一份力来保持劳动力市场的强劲,不必要的加息可能会结束美国经济的扩张。”明尼阿波利斯联邦储备银行行长尼尔·卡什卡里(Neel Kaskari)说道。过去一年多的时间以来,卡什卡里也一直反对加息。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还注意到,在上述几位美联储联储行长齐齐发声前,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和副主席克拉伊达在上周也发表了类似的言论。尽管一些经济模型显示目前美国4%的失业率有理由通过加息来遏制通胀,但鲍威尔和克拉伊达两人都提出了对货币政策保持耐心的理由。

  克拉伊达上周表示,不必要地收紧利率、无缘无故地抑制美国已经持续了10年的经济复苏,可能会导致目前的通胀风险意外飙升。他当时提出的理由也受到了多位政策制定者的欢迎。

  此外,美国经济数据也好坏参半,周二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房屋销售上升至七个月以来的高位,但2018年11月份的大幅跳升被下修,表明美国楼市持续疲弱;尽管周二公布的其他数据显示,在新订单激增的情况下2月份的大型服务业增长出现反弹,但市场对美国进口关税、产能限制和劳动力短缺的担忧仍挥之不去。随着1.5万亿美元减税和增加政府支出的刺激计划的力度减弱,美国经济正在放缓;全球经济增长乏力和英国脱欧的不确定性也给美国经济蒙上了阴影;美股尽管已从2018年年底的多次暴跌中反弹,但市场仍在消化债市的风险。

  当被问及如果经济像他预期的那样发展,是否有必要加息时,罗森格伦并未做任何评论,但表示可能有需要“讨论”紧缩政策的情况。

(编辑:王永乐)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以其它方式使用。
关注中新经纬微信公众号(微信搜索“中新经纬”或“jwview”),看更多精彩财经资讯。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经纬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京B2-20230170]  [京ICP备17012796号-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513525309 报料邮箱(可文字、音视频):zhongxinjingwei@chinanews.com.cn

Copyright ©2017-2024 jwvie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中新经闻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