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新经纬>>产经>>正文

王微:加快新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供应链复苏与智能创新

2020-03-11 16:40:29 中新经纬

  中新经纬客户端3月11日电 题:《王微:加快新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供应链复苏与智能创新》

  作者 王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近期,中国出现了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间的经济增长和供应链运行产生了冲击,但也倒逼生产、流通、消费等方面加快进行调整,促进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供应链加快创新,不仅为抗击疫情提供了应急解决方案,而且为当前加快经济恢复稳定提供了重要支撑,也相当程度上反映了未来市场需求和创新的方向。这进一步凸显了供应链促进各行业传统运行模式和利益格局的调整,进而更大力度推动供应链加快创新,成为畅通国民经济循环的重要基础和设施支撑。

  一、疫情倒逼供应链创新加快,凸显供应链在经济运行中的基础性作用

  此次疫情的爆发和快速蔓延始于春节假期之前,对中国经济增长和供应链的稳定运行带来直接影响,出现了消费抑制、生产停摆、物流不畅、产品滞销等一系列问题,也给上下游企业带来了不小的经营困难,从生产到消费、从国内到国际,都出现了供应链断链的巨大风险和挑战。

  值得注意的是,疫情的冲击及其带来的风险挑战,也激发了市场的创新热情,涌现了一系列新需求、新业态、新模式,打破了传统供应链的运行模式和上下游各环节的合作方式,快速整合并形成了新的供应链体系,给进一步驱动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供应链创新带来新的机遇和发展空间,也带来对互联网、5G等新一代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大量需求。其主要表现:

  一是新型电商供应链支撑消费方式进一步线上化。在疫情初期,由于居家隔离等原因,广大消费者谨慎选择实体商业,将消费方式转移到线上,而邮政、京东物流、顺丰等供应链基础较好的企业疫情期间一直保持正常运营,在特殊情况下实现了整体服务不断网、时效有保证。据统计,1月20日至2月28日,仅京东就累计向全国消费者供应了2.2亿件、超29万吨的米面粮油、肉蛋菜奶等生活用品,在保障疫情期间的民生供应的同时也减少了线下聚集购物的风险。同时,诸如京东到家、物美多点等企业打通平台、商超与社区的“最后一公里”链路,不仅为“足不出户”实现多样化消费、实现网络购物持续高速增长提供支持,而且进一步加快了线上、线下供应链的整合,为生鲜电商、社区电商等新型供应链的发展提供巨大空间。

  二是应用新技术的智能供应链快速涌现,为无接触、智能化的供应链服务开辟了市场空间。特别是让以5G、云平台为基础的大量智能装备如智能货柜、无人机送货、无人车载人、智能医护机器人(自动测温、消毒、送药看病)等,在物流和供应链服务中大显身手。

  三是远程办公加速供应链恢复和整合。疫情期间及近期复产复工以来,很多企业纷纷转向分散、灵活办公,由此推动了依托互联网、云平台的远程办公、视频会议、在线交付等新工作方式大量应用,极大地加速了各类供应链企业在线恢复运行和加快资源整合,快速实现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的合作与协调。例如有些物流企业,虽然目前公路运力和员工到岗率还不足50%,但通过对接供应链平台,可以借助远程办公、互联网车货匹配、对接智能仓等开展业务活动,实现了货源、运力、仓储、配送等系统整合和调度,总体业务量已回升超过70%。

  四是应急保供催生高时效、敏捷性供应链体系加快形成。疫情爆发和快速蔓延,形成了对防控物资、医疗物资及生活必需品等的大量应急和保供需求。京东等互联网平台企业,通过开放云平台和提供AI、大数据、云计算、LoT等技术能力,搭建了疫情防控应急供应链服务平台,促进了政府、生产、物流、医院等多方的紧密合作与高效协调,形成了从疫情监测、生产、运输到社区和医院,全链条覆盖的应急供应链体系。这不仅为战胜疫情提供了极为有力的支撑保障,也为疫情后政府建设智慧型应急管理体系,为各类企业建设高时效、敏捷性的现代供应链体系,提供了新的标杆和解决方案。

  疫情是对中国经济体系结构的一次大考。疫情期间出现供应链体系的调整、创新,特别是供应链体系加快上线、上云,在相当程度上反映了未来市场需求和供应链创新的方向,进一步凸显了供应链在满足消费、保障市场供应、带动生产、支撑创新方面的重要作用,以及对各行业转变传统运行模式和加快利益格局调整的促进作用。可见,信息化、数字化和智能化供应链体系,正在成为畅通国民经济循环的重要基础和运行保障。

  二、智能供应链体系建设是新基础设施建设的主要组成部分

  中长期来看,中国经济数字化的大趋势已经显现,且不可逆转。在此背景下,作为畅通国民经济循环的重要基础的供应链体系,其信息化、数字化和智能化发展步伐也将不断加快,不仅释放出对新一代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大量需求,而且也将成为生产、消费、流通、服务等众多市场主体健康运营的共性基础设施,成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方面,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供应链创新发展,需要以宽带、5G、服务器等底层支撑和大量5G、云平台、物联网、服务器、移动终端等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和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技术能力的支撑。例如疫情以来,大量企业对接京东云等各大互联网平台,倒逼各大平台企业纷纷扩容服务器,据估计,全国仅1、2月份的服务器订单数量就超过60万台。

  另一方面,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供应链创新发展和高效运行,还需要大量新型应用工具、设施和装备的支撑,包括各类供应链管理软件、资源交易与匹配平台、智能仓库和货柜、自动化和网络化的配送服务体系等,为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上线上云、便捷高效地开展业务和实现供应链分工合作,提供不可或缺的供应链生态和技术能力支撑。

  更为重要的是,作为新型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供应链体系的建设,不仅带动投资和一系列信息化技术基础和设施的投资,加快构建供应链生态体系,带动更多的企业,特别是大量中小企业上线上云,有助于缩窄不同规模、不同行业企业之间数字鸿沟,进一步推动全社会的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创新,继而持续拉动更大范围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形成国民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

  三、抓住机遇,进一步完善供应链创新的政策环境

  针对疫情的短期冲击和倒逼创新发展的新趋势,抓住全球新一轮技术革命的创新机遇,采取更加积极有效的政策措施,在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过程中,着力促进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供应链整体体系建设和创新发展,为实现战胜疫情和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双胜利提供新动能。

  一是注重预期引导和加强数字经济解读。要注意做好国内外信息公开和经济数据解读工作,组织媒体、国内外专家客观、准确解读数字经济发展趋势和疫情期间各类创新的积极作用,以加快恢复全社会良好发展预期和更好引导全社会投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二是加大新型基础设施有效投资。以新一代新型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型基础设施,更多是由技术驱动和市场需求引导。因此,在发挥积极政府投入的引导作用的同时,要更好发挥各类企业、各类投资基金及投资者的作用,形成社会化、多元化的有效投资,投向5G、云平台、物联网、服务器、超高清视频终端等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加快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各类软件等技术开发和应用能力建设。

  三是鼓励供应链创新和支持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供应链整体体系建设。特别是基于互联网的供应链新技术、新服务、新模式的发展,促进在线采购、车货匹配、云仓储、供应链金融等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的普及应用,开展试点示范;加强供应链体系建设规划,在全国规划和布局建设一批智慧物流园区、智能仓储、智能货柜和供应链技术创新平台,补齐供应链设施短板。对于投资供应链平台建设和供应链企业增加的设备与技术投入给予专项补贴。鼓励支持京东、顺丰、腾讯、阿里等智能供应链及信息技术企业开放能力和资源,参与生态建设,加速生态融合。

  四是提升现代化监管能力,着力服务创新发展。加快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建设,提高对远程供应链组织方式、在线服务方式的政务服务能力和水平,缩短审批流程。推进线上、线下一体化的“互联网+监管”,推行以远程监管、预警防控为特征的非现场监管,探索多元化的社会共治模式,加强数据有序共享和信息安全保障,为供应链创新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中新经纬APP)

  王微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本文不代表中新经纬观点。

(编辑:熊家丽)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以其它方式使用。
关注中新经纬微信公众号(微信搜索“中新经纬”或“jwview”),看更多精彩财经资讯。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经纬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京B2-20230170]  [京ICP备17012796号-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513525309 报料邮箱(可文字、音视频):zhongxinjingwei@chinanews.com.cn

Copyright ©2017-2024 jwvie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中新经闻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