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新经纬>>金融>>正文

2家头部消费金融公司净利增速大幅放缓

2019-03-18 11:05:41 证券时报

  2家头部消费金融公司净利增速大幅放缓

  数据来源:消费金融公司股东年报 胡飞军/制表 周靖宇/制图

  证券时报记者 胡飞军 刘筱攸

  央视的3·15晚会关于“714高炮”消费网贷陷阱和涉嫌违规收集个人信息的萨摩耶金服的报道,又令消费金融火了一把。那么,在消费金融行业2018年“强监管”背景和外部环境影响下,持牌消费金融公司的业绩表现如何?

  证券时报记者注意到,近日招联金融和马上金融这两家头部消费金融公司2018年业绩已浮出水面。相比其他行业,两家公司的资产规模和营业收入继续保持高速增长,但是净利润增速均大幅放缓。

  消费金融成本增加

  3月15日,上市公司重庆百货(600729)发布2018年报,同时披露了马上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的业绩情况。

  数据显示,马上金融2018年营业收入82.40亿元,相比2017年的46.68亿元增长76.52%;全年净利润8.01亿元,相比2017年的5.78亿元增长38.6%。截至2018年末,马上金融总资产402.6亿元,同比增长26.6%。

  马上金融业绩的放量增长,也大幅支撑了重庆百货的业绩。重庆百货表示,2018年度投资参股的马上金融规模和盈利能力继续提升,实现净利润8亿元,持股马上金融31.06%的股份,按照权益法核算长期股权投资,确认投资收益2.47亿元,对重庆百货净利润影响重大。

  重庆百货表示,马上金融围绕零售主业融合“金融+科技”,依托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科技手段,持续推动个人消费贷款服务智能化,注册用户超6000万。

  公开信息显示,马上金融成立于2015年6月15日,股东为重庆百货、阳光保险、重庆银行、浙江中国小商品城集团、物美集团以及中关村科金。2018年,马上金融完成第三轮增资,注册资本达40亿元。

  不过,相比于2017年营业收入同比2854%的增速以及净利润同比8756%的增速,马上金融2018年营收、净利增速已不可同日而语。

  “经过前几年深耕,行业内新增客户的获客成本同比增加,在银行压缩同业规模情况下,消费金融的资金成本也增加了。”一位持牌消费金融公司高管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监管层划定了利率红线,导致持牌消费金融公司的利差空间进一步缩小,利润也同比大幅减少。

  市场发展空间仍然巨大

  作为2017年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净利冠军的招联金融,也出现净利增速大幅放缓的情况。

  3月14日,中国联通披露的2018年报透露,其持股50%的招联金融,2018年实现营业收入69.56亿元,同比增长67.09%;净利润12.53亿元,同比增长5.4%。截至2018年末,招联金融总资产达747.5亿元,同比增长59.11%。

  招联金融在营业收入大幅增长的情况下,净利仅比2017年小幅增加。不过,招联金融在营业收入不及马上金融的情况下,净利反而高于马上金融。

  资料显示,招联金融成立于2015年3月,招商银行和中国联通各自持股50%,去年增资后注册资本达38.69亿元。

  在行业内,招联金融与马上金融均以金融科技见长,已经具备输出给金融同业(如农商行、城商行等)覆盖授信、风控和交易等综合性解决方案的能力。

  此前,清华大学中国经济思想与实践研究院发布的《2018中国消费信贷市场研究》指出,截至2018年10月,我国消费金融规模已达8.45万亿元,而与国际市场相比,中国消费金融市场发展空间仍然巨大,多方预测2020年我国消费信贷余额规模将达到10万亿级。

  对于今年行业发展,业内人士认为,虽然整体资金面环境比去年好,但在宏观经济增速下行压力下,若企业采取裁员降薪等措施,或导致消费金融用户需求减少甚至影响还款能力,整体而言仍不容乐观。

(编辑:熊思怡)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以其它方式使用。
关注中新经纬微信公众号(微信搜索“中新经纬”或“jwview”),看更多精彩财经资讯。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经纬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京B2-20230170]  [京ICP备17012796号-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513525309 报料邮箱(可文字、音视频):zhongxinjingwei@chinanews.com.cn

Copyright ©2017-2024 jwvie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中新经闻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