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新经纬>>产经>>正文

【点石成金】中国禁止洋垃圾进口 发展中国家纷纷跟进

2019-03-19 14:11:25 中新经纬

  《点石成金》由浙江大学财税大数据与政策研究中心汇集每日财讯商情,邀请专家深度点评,配合财经小知识和延伸阅读,为您呈现有态度、有价值的新闻。

  【每日金语】

  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恩格斯

  【中消协报告:消费信心较充足 信用建设需加强】

  来源:法制日报

  近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信用消费与消费者认知调查报告》,报告显示,从消费趋势与消费信心来看,受访者对当前生活水平比较满意,预期消费水平总体向好,超过六成的受访者对未来一年消费总体充满信心。从信用消费需求与期待来看,受访者普遍认可信用在消费中的重要性,认为信用建设的重点是网络购物、保健品及金融理财等领域;对将经营者严重失信行为列入信用“黑名单”的呼声较高。由于中国信用约束和激励机制还不健全,对于严重失信经营者的惩戒还不够,一些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表现得比较突出,还无法让广大消费者放心消费。另一方面,调查结果表明,消费者在自身日常消费行为中努力维护个人信用。

  点评:过去,人们可以在住家附近集市交易产品,交易靠“脸熟”完成。工业革命之后,绝大多数产品要在异地交易。生产者与消费者互相不见面,熟人经济变成陌生人经济。交易能否成功,靠的是信用。这条新闻说,消费者在自身日常消费行为中努力维护个人信用。这说明中国的信用体系建设很有成效。但是,经营者严重失信的现象远未根除。少数人仍然是“老赖”,消费者被骗时有发生。假冒伪劣产品是失信的重灾区。这类行为不但损害消费者利益,还严重浪费资源。不合格产品往往被废弃,成为垃圾。对失信者的处罚应该以其行为对社会的损害为标准,施以重罚。

 

  【“打假”变“假打”  “职业打假”竟成产业链】

  来源:经济参考报

  在交易量巨大的电商“江湖”上,活跃着一群特殊的“打假人”。他们通过搜索关键词锁定“猎物”,收货后用“话术”来“套话”,进而采取举报、威胁等多种手段要求退款并索赔。近年来,这种特殊“打假”有“产业化”趋势。记者调查发现,参与上述行动的“职业打假人”,虽然以维权为旗号,却逐渐远离了“打假”的初心。很多参与者现在的行为,是打擦边球,通过投诉来牟取私利,甚至进行敲诈勒索。在电商时代,如此“打假”的群体正被冠上“电商恶人”的名号。

  点评:有人把维护消费者权益作为一种职业,他们被称为“职业打假人”。在健康的市场环境中,这是不正常的,打假本来是市场监督部门的职能。有些人利用打假来非法敛财。现在,这股歪风侵入网购领域,为了维护广大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利益,必须严厉打击“电商恶人”。靠“假打”来进行敲诈勒索的行径亟须遏制。除了健全有关制度之外,使用先进技术是行之有效的办法。例如,利用大数据技术监督个别人的购物频率。观察那些远远超出日常生活正常需求的购物行为,然后用投诉频率加以比对,再判断是否为“电商恶人”。

 

  【英国脱欧前景不明 金融企业巨额资金出走欧盟】

  来源:中国新闻网

  据欧联网援引欧联通讯社报道,新金融智囊团近日发表金融市场调查报告指出,超过275家金融公司正在将总计9250亿英镑的资产,以及数千名英国员工迁移到欧盟,为英国脱欧做好准备,此举将耗资高达40亿美元。目前,英国金融企业最热门目的地是爱尔兰首都都柏林,已有100家企业选中此地;第二位是欧洲大陆小国卢森堡,受到了60家金融公司青睐;法国巴黎排名第三,吸引了41家公司。出走欧盟的金融企业不乏国际大牌金融公司,其中包括摩根士丹利(JP Morgan)、花旗银行(Citigroup)、高盛集团(Goldman Sachs)等。

  点评:资本总是奔向能赚钱的地方。哪里有钱可赚,就到哪里扎堆。伦敦就是这样一块“宝地”,它聚集了众多跨国金融机构,成为世界金融中心,曾经为英国经济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英国政府为保住伦敦的金融中心地位,不惜牺牲制造业发展。如今,由于英国“脱欧”,许多大型金融企业纷纷离英国出走。这块“宝地”可能保不住了,当年用损害实体经济为代价换来的金融市场繁荣也将付诸东流。看来,经济发展是经不住折腾的。英国为发展金融业,折腾了制造业;为了“脱欧”,又折腾了金融业。那么,它还剩下什么产业?经济发展有其自身规律,瞎折腾是要吃苦头的。

 

  【发展中国家纷纷跟进中国“禁废令” 西方垃圾回收危机加剧】

  来源:参考消息网

  外媒称,印度开始禁止进口固体塑料垃圾,以解决自身的环境危机。一年前,中国政府实施相关政策,阻止西方国家可回收塑料垃圾大量涌入。报道认为,中国和印度的禁令表明,出口塑料垃圾是不可持续的。泰国和马来西亚也宣布了禁令,不希望继续当世界塑料垃圾的倾倒地。对西方国家而言,短期解决办法一直是寻找替代市场,但用英国环境大臣迈克尔·戈夫的话说,长期解决办法是“停止将我们的垃圾离岸化”。

  点评:传统的生产和消费模式产生了海量垃圾。仅仅倾倒到海洋的塑料垃圾就达到每年约800万吨。尽管有关技术不断进步,但垃圾处理仍然是一个世界难题。西方国家奉行美国大手大脚的生产和消费模式,垃圾难以就地处理,于是转嫁给发展中国家。西方跨国公司把垃圾输出国外,把利润转回本国,纯属损人利己行为。在一些发展中国家,洋垃圾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摧残了人的身体健康。中国率先禁止洋垃圾进口,随后有印度等国家跟进。奇怪的是,一些国家竟然对中国的这一正当举措说三道四,认为这个行为违反WTO义务。作为主权国家,中国当然有权制止侵害本国人民利益的不当行为。我们力主自由贸易,实行开放政策,但是对不公平的贸易行为,是要坚决制止的。

  (编写:黄凯丽 许瑶佳 点评:侯若石)(中新经纬APP)

  《点石成金》第66期。本栏目嘉宾观点不代表中新经纬观点。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编辑:熊思怡)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以其它方式使用。
关注中新经纬微信公众号(微信搜索“中新经纬”或“jwview”),看更多精彩财经资讯。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经纬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京B2-20230170]  [京ICP备17012796号-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513525309 报料邮箱(可文字、音视频):zhongxinjingwei@chinanews.com.cn

Copyright ©2017-2024 jwvie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中新经闻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