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新经纬>>宏观>>正文

国常会为国家级经开区定调:赋予更大自主权,打造新高地

2019-05-09 20:23:30 澎湃新闻

  国常会为国家级经开区定调:赋予更大自主权,打造新高地

  澎湃新闻记者 汤琪

  当前,我国200余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经开区”)发展将再迎利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5月8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以下简称“国常会”),部署推进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创新提升,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

  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国家级经开区的设立已逾30年,200余个国家级经开区的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均占全国10%左右,进出口贸易、利用外资占20%左右,主要指标增速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然而,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发生深刻变化,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国家级经开区的政策优势和投资环境优势有所弱化。商务部投资促进局副局长李勇去年就曾公开表示,前些年受各种因素影响,国家级经开区曾一度出现利用外资等指标增速放缓的迹象。

  “此次国常会可以说是适时提出了经济发展要求,切入点非常准。” 国家行政学院研究员张春晓日前在接受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采访时表示,这些年国家级经开区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部分经开区在招商引资的质量和数量上都还没有达到预期的要求。

  根据此次国常会释放出的信号,国家级经开区还有很大新潜力有待释放。要贯彻党中央、国务院部署,加快推进其开放创新、科技创新、制度创新,激发市场活力,发挥好其培育经济增长新动力、促进高质量发展的优势。

  张春晓认为,经开区就是要让所有的要素在这个平台上达到最优的配置,包括劳动力、土地、资本、技术、管理、信息、企业家才能等,都要全面获得积聚和提升。“经开区如何搭建一个人才来了又不想走,又能够发挥作用的平台,而在资本集聚上,要形成完善的资本运行体系,还要把企业家才能发挥出来,逐步推进企业家精神,还要在经开区搭建科技创新的运行体系,这些都是潜力所在。”

  30余年发展:国家级经开区成就有目共睹

  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对外开放的重要载体和体制机制改革的试验区,国家级经开区的设立已逾30年。

  1984年,邓小平视察深圳、珠海、厦门经济特区后提出,“除现在的特区之外,可以考虑再开放几个港口城市,如大连、青岛。这些地方不叫特区,但可以实行特区的某些政策。”

  公开资料显示,邓小平不仅首倡建立了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等综合性经济特区,而且推动建立了沿海开放城市、保税区、经开区、高新技术园区等其他形式的经济特区。

  据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发布的《中国共产党历史大事记》记载,1984年5月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批转《沿海部分城市座谈会纪要》,决定进一步开放大连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并提出逐步兴办经开区。

  1984年至1988年,国务院批准大连等14个国家级经开区。此后,中国对外开放由沿海逐步向沿江、沿边和内陆省会、首府城市发展。截至目前,全国共有219家经开区。

  30多年过去了,国家级经开区的发展成就有目共睹。

  商务部官网发布的信息显示,国家级经开区发展态势良好,主要指标稳中有进,对经济社会发展起到重要的辐射带动作用,有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数据显示,2017年,219家国家级经开区的地区生产总值8.9万亿元,同比增长9%,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1%;进出口总额和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额同比分别增长12.9%和10.1%。

  国家行政学院研究员张春晓日前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表示,这些年国家级经开区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部分经开区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产业发展中搭建了良好的运行平台。

  新常态下转型:依靠科技、体制机制创新

  然而,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发生深刻变化,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国家级经开区的政策优势和投资环境优势有所弱化。商务部投资促进局副局长李勇去年就曾公开表示,前些年受各种因素影响,国家级经开区曾一度出现利用外资等指标增速放缓的迹象。

  这意味着,国家级经开区已经处在转型发展的关键期。

  2014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强调国家级经开区“要成为带动地区经济发展和实施区域发展战略的重要载体,成为构建开发型经济新体制和培育吸引外资新优势的排头兵,成为科技创新驱动和绿色集约发展的示范区”,这是在新的发展阶段,赋予国家级经开区的新使命。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一鸣在2016年11月举行的国研智库论坛上指出,过去,经开区主要采取以“铺摊子”为主的发展模式,外向型产业集聚发展,形成了庞大的产业规模。面对制造业全球性产能过剩,需要转向“上台阶”为主的发展模式,关键是产业升级和创新要上台阶,而产业升级与创新是融为一体的。

  “过去,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发展主要得益于优惠政策和要素驱动,随着体制的完善和要素成本的增加,不可能再走要素驱动的路子,必须依靠科技创新、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王一鸣在上述论坛中如是说。

  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

  而在张春晓看来,全面建设现代化的经济体系必须要找到落脚点,在着力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上,经开区是成本最低、效率最高的运行平台,因此必须要在经开区全面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和经济体系,要让这些要素在经开区全面提升和落地。

  国常会定调:将国家级经开区打造成新高地

  澎湃新闻注意到,相关部门早已开始着手部署国家级经开区下一阶段的发展。

  据《经济参考报》今年1月的报道,为激发对外经济活力,稳定外商投资,相关部门正在酝酿起草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高质量发展文件,我国219个国家级经开区有望被赋予更多改革自主权。

  报道称,国家级开发区的顶层政策体系正在逐渐完善。2017年,国务院发布关于促进开发区改革和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2018年,商务部将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创新提升工程作为重点,推动开发区创新。与此同时,开发区的内部绩效考核评价、激励机制也在不断完善。

  5月8日召开的国常会郑重明确,要将国家级经开区打造成改革开放新高地。

  此次国常会提出了四方面工作:一是支持经开区优化营商环境,推动在“放管服”改革方面走在前列;二是推动创新发展,率先将国家科技创新政策落实到位;三是提升开放水平,包括支持经开区引入民营资本和外资开放运营特色产业园,支持设立综合保税区等;四是促进产业升级,国家重大产业项目优先在区内布局等。

  根据会议精神,国家级经开区还有很大新潜力有待释放。要贯彻党中央、国务院部署,加快推进其开放创新、科技创新、制度创新,激发市场活力,发挥好其培育经济增长新动力、促进高质量发展的优势。

  张春晓告诉澎湃新闻,“我国这么多的经开区把地圈好了,招商引资推进了,平台有了,但部分经开区在招商引资的质量和数量上都还没有达到预期的要求,这就是潜力所在。”

  他进一步解读说,经开区就是要让所有的要素在这个平台上达到最优的配置,包括劳动力、土地、资本、技术、管理、信息、企业家才能等,都要全面获得积聚和提升。“经开区如何搭建一个人才来了又不想走,又能够发挥作用的平台,这个潜力要发挥出来。此外,在资本集聚上,要形成完善的资本运行体系,还要把企业家才能发挥出来,逐步推进企业家精神,还要在经开区搭建科技创新的运行体系,这些都是潜力所在。”

  “有了这些要素,我们的项目在经开区落地后就形成产业,最后形成良好的产业链,使中国的经济在国家级经开区的运行平台上获得实实在在的增长,这就是促进实体经济的根本,国家级经开区是实体经济的运行平台,而且是重要平台,这是潜力发挥的根本所在。”张春晓说。

  专家解读:经开区发展要突破政策性障碍

  在张春晓看来,此次国常会可以说是适时提出了经济发展要求,切入点非常准。

  从国常会部署的细节来看,会议提出,要简化投资项目审批,推行容缺审批、告知承诺制等。将招商成果纳入经开区考核激励。对创业创新人员在户籍、子女入学、创业投资等方面给予便利。各地要主动作为,赋予经开区更大改革自主权,放出活力,管出公平。

  澎湃新闻注意到,对于各地经开区的下一步发展,一些地方政府已经开始主动出击,提出方案。

  据《经济参考报》报道,各地密集出台了促进开发区改革和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例如,福州市政府发布《关于促进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浙江省也印发了《关于加快国际产业合作园发展的指导意见》。作为后起之秀,长沙经开区充分利用其中部重要的先进制造业聚集区和省市工业经济的主战场优势,高起点布局汽车产业新生态,提出“率先打造国家智能制造示范区、率先建设5000亿国家级园区”发展目标。

  “在我们的国家级经开区,只要做到两个旗帜不变——国旗不变,党旗不变,其他一切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要素都可以变。”张春晓认为,发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内涵,无论是管理、技术还是人才,各个经开区所在区域的政策性障碍、体制性因素全部要去突破,不设任何限制和壁垒,使得经开区成为中国各个区域重要的经济增长极。

  此外,国常会还明确提出,支持经开区引入民营资本和外资开发运营特色产业园等,鼓励港澳地区及外国机构、企业、资本参与国际合作园区运营。

  “经开区本身具有平台优势,经开区一直推行竞争中性原则,无论外资、国资还是民资,在经开区平台上是一视同仁的。尤其今年全国两会通过了外商投资法,这让国际社会看到了我国非常好的营商环境,经开区具有实践这种体制的优势。”张春晓说,国常会适时提出支持引入民营资本和外资,让各种所有制在经开区得到有效的集成和发展,这让经开区成为改革开放新的平台和窗口,并且各地开花,这是根本所在。

(编辑:徐世明)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以其它方式使用。
关注中新经纬微信公众号(微信搜索“中新经纬”或“jwview”),看更多精彩财经资讯。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经纬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京B2-20230170]  [京ICP备17012796号-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513525309 报料邮箱(可文字、音视频):zhongxinjingwei@chinanews.com.cn

Copyright ©2017-2024 jwvie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中新经闻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