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新经纬>>

频现人事变动 多家银行高管“换血”

2019-05-10 03:32:06 北京商报

  频现人事变动 多家银行高管“换血”

  大中型商业银行管理层的调整仍在继续,5月8日,邮储银行发布公告称,银保监会核准张金良为该行非执行董事及董事长。除邮储银行外,年内多家商业银行现人事调整热潮,据北京商报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已有11位商业银行高管相继变动。虽然这一轮人事变动主要以年龄原因和工作调动为主,但同样也对银行的管理层提出了更高的挑战。

  邮储银行董事长“落定”

  邮储银行董事长任职消息终于“落定”。5月8日,邮储银行发布公告称,银保监会核准张金良为该行非执行董事及董事长,根据公司章程规定,张金良将同时担任该行法定代表人及董事会战略规划委员会主席,该行法定代表人将相应变更,自5月8日起生效。

  2019年4月8日,邮储银行2019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并通过了关于选举张金良为该行非执行董事的议案。同日,董事会会议审议并一致通过了关于选举张金良担任该行董事长的议案。

  公开资料显示,张金良是一位老银行人,曾在中国银行财会部工作多年。2003年10月至2016年1月,先后担任中国银行财会部副总经理、IT蓝图实施办公室主任、财务管理部总经理,中国银行北京市分行行长、党委书记,中国银行副行长、党委委员。2016年1月至2018年8月,先后担任中国光大集团党委委员、执行董事,中国光大银行党委副书记、执行董事、行长。自2018年8月起,张金良任中国邮政集团公司董事、总经理、党组副书记。

  2019年2月,邮储银行成功晋级为国有大行,也是目前唯一一家尚未在A股上市的国有大行。此前在邮储银行2018年度业绩发布会上,张金良曾表示,将积极推进邮储银行A股IPO工作,完成国有大行两地上市收官之作。

  他指出,回归A股有利于进一步完善治理体系,建立资本补充长效机制,与其他银行相比,邮储银行资本充足率偏低,上市可以有效补充一级资本。据邮储银行2018年年报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末,该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资本充足率分别为9.77%、10.88%和13.76%,较2017年末分别上涨1.17个、1.21个和1.25个百分点。不过需要关注的是,董事长任职一事虽已尘埃落定,但邮储银行行长一职仍然虚位以待。

  11位银行高管人事变动

  近期,大中型银行管理层频频生变,与此前2016年“副行长”离职潮不同的是,这次多是董事长、银行行长人员发生变动。据北京商报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今年已有11位银行高管相继变动。六大国有行中,包括邮储银行董事长、工商银行董事长、建设银行行长以及交通银行董事长在内的四家银行高管职位发生了变动。其他商业银行中,包括渤海银行行长、中信银行行长、招商银行副行长、平安银行副行长、江阴银行行长、盛京银行董事长以及还在上市辅导期的营口银行董事长职位均产生了变动。

  银行高管离职后都去哪儿了?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与以往奔向互联网金融机构不同,今年的人事变动更多是在传统金融机构之间。例如,老银行人陈四清从中国银行离职后,填补了“宇宙行”工商银行董事长一职的空缺;交通银行原董事长彭纯出任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3月20日,建设银行宣布,原行长王祖继因年龄原因退休,在当日披露的该行董事会2019年第二次会议决议公告中,确定了新行长人选为刘桂平。总结上述国有大行人事变动情况可以归结为,业务调整、组织决定、到龄退休。

  股份制银行方面,据渤海银行官网近日发布的公告显示,付钢不再担任该行董事、行长职务。据渤海银行此前发布的2018年年报显示,付钢的任期为2015年2月13日-2019年4月28日。中信银行执行董事、行长孙德顺也因年龄原因,不再担任执行董事、行长、董事会风险管理委员会主席、委员及董事会战略发展委员会委员职务。

  “国有银行领导的换届跟相关部门的换届有一定的联系,例如政府换届,在某一环节上可能就会一同带动系统内银行领导的换届。所以会在某个阶段形成一个所谓的‘离职潮’。” 首创证券研发部总经理王剑辉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同时在新一轮金融供给侧改革过程中,需要进行新的战略布局,也需要在领导层上做一些调整。

  管理目标转变

  银行高管变动的最大特点是行内提拔、行内调动,虽然这一轮人事变动主要以年龄原因和工作调动为主,但同样也对银行的管理层提出了更高的挑战。

  北京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金融工程系教授刘澄分析认为,商业银行的高管调整是必要的,但应该越来越专业化,调整节奏要稳定。另外,银行的高管调整应该立足于行业产生。最好是属于本行的资源,少量地从外面补充,大范围地进行轮换不利于银行的发展。

  在金融科技的浪潮下,银行需要承担起走向科技化、数字化的使命,目前来看又需要怎样的管理模式?王剑辉进一步指出,在智能化、数字化的今天,银行面临的问题是如何做强做得更智能,而不是把规模继续做大,银行在未来的管理模式上应该朝着智能化、柔性化、减少层级的趋势发展。如何在不同领域运用科技手段,如何提供更多的差异化服务、差异化的经营策略是银行需要面对的主要课题。

  北京商报记者 孟凡霞 宋亦桐

(编辑:冯方)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以其它方式使用。
关注中新经纬微信公众号(微信搜索“中新经纬”或“jwview”),看更多精彩财经资讯。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经纬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京B2-20230170]  [京ICP备17012796号-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513525309 报料邮箱(可文字、音视频):zhongxinjingwei@chinanews.com.cn

Copyright ©2017-2024 jwvie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中新经闻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