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新经纬>>专栏>>正文

王丽娟:货币政策“加量不加价” 助推结构性去杠杆

2018-06-27 11:41:06 中新经纬

  中新经纬客户端6月27日电 题:《王丽娟:货币政策“加量不加价” 助推结构性去杠杆》

  作者王丽娟(恒丰银行研究院研究员)

  6月2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要坚持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和金融稳定运行。关于流动性的表述从保持了很长一段时间的“保持流动性基本稳定”到2017年四季度货币政策委员会例会提到的“保持流动性合理稳定”,再到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的“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货币政策正逐步发生微调。

  货币政策为何此时“加量”?

  近期的信用债违约、中美贸易摩擦升级等一系列热点事件给金融市场造成了较大压力,也给经济稳增长和防风险带来一定挑战。

  一是债券违约接连爆发。据统计,今年信用债违约共涉及 14 家企业,首次违约的9 家企业中有4家上市公司和2家上市公司的母公司,而去年上市公司债券违约事件仅有2例。央行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5月末,公司信用类债券违约后尚未兑付的金额663亿元,占余额的比重为0.39%,新增违约总体虽呈点状分布,尚未呈现风险集中的趋势,但有向上市公司蔓延的迹象。

  二是5月社融数据“腰斩”。6月12日,央行公布的5月社融数据显示,5月份社融增量为7608亿元,环比减少8142亿元,低于过去5年的同期均值,创下了20多个月以来的新低。在严监管背景下,社融中的影子银行业务萎缩有其必然性,但超乎市场预期的萎缩速度仍引发了市场的担忧。未来,如果社融仍持续低迷,中国经济前期所表现出的韧性或将难以维持,这对当前的监管政策提出了挑战。

  三是中美贸易摩擦升级。6月15日晚间,美国方面最终宣布,美国将对中国500亿美元的含有工业重要技术的商品加征25%的关税。随后6月16日凌晨,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决定,对原产于美国的659项约500亿美元进口商品加征25%的关税,中美贸易摩擦升级。在外需受到扰动的情况下,近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速也在下滑,5月份同比增速仅为8.5%,创下2003年以来新低。总体来看,当前出口、消费和投资三驾马车都存在一定压力,后续如何在稳增长和防风险中保持经济增长的韧性成为政策制定者考虑的首要因素。

  货币政策“加量不加价”

  在此背景下,货币政策如何相机抉择,如何实现多种目标的协调,成为了近期的讨论热点。从短期看,央行有引导正面预期的责任,适量增加流动性可以稳定市场情绪;从中长期看,中美贸易摩擦将会是一场长期拉锯战,加之当前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现象仍普遍存在,也有进一步放松流动性的必要。但同时,货币政策的进一步放松也存在问题。一方面,当前中美利差在收窄,由此可能带来跨境资本流出及人民币过度贬值的压力;另一方面,当前结构性去杠杆仍在进行中,货币政策放松所释放的流动性或将进一步推高当前的房价等资产价格。因此,货币政策需要在防风险与稳增长之间寻得平衡,央行也正通过“加量不加价”等方式来提高货币政策的灵活性和精准性,助力结构性去杠杆。

  进入6月份以来,央行先后通过MLF、PSL、公开市场操作等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呵护年中资金面,增强了市场信心。如MLF方面,6月份,央行先后两次开展MLF操作,净投放4035亿元;PSL方面,央行发放抵押补充贷款605亿元;公开市场操作方面,截至6月21日,央行净投放600亿元。6月15日,央行还通过开展中央国库现金管理商业银行定期存款操作1000亿元。

  在“加量”流动性的同时,央行并未通过上调货币政策操作利率的方式“加价”。6月14日,在美联储加息后,央行并未上调相应的货币政策操作利率,这也是自美联储此次启动加息进程以来,第二次未跟随美联储加息。虽然当前中美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利差已脱离了央行行长易纲所说的80-100基点的舒适区间(6月19日仅为71基点),但央行未跟随美联储加息或是出于维稳市场和稳增长的需要。

  定向降准并非全面放松

  中国人民银行宣布自2018年7月5日起,下调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用于支持市场化法制化“债转股”项目;下调邮政储蓄银行、城市商业银行、非县域农村商业银行、外资银行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用于小微企业融资。货币政策边际上虽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放松,但这种放松不是全面的放松,而是针对经济中的薄弱环节而采取的定向的、精准投放,这也意味着货币政策稳健中性的基调并未发生改变,只是出于稳增长和防风险的考虑进行了适时的微调。

  在货币政策“加量不加价”的同时,也需要“严监管”和“紧信用”的配合。“严监管”方面,当前我们仍处在结构性去杠杆的大环境下,监管层仍需进一步出台与各项新规相配套的细则,加强监管,防止释放的流动性进入房地产、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等领域;“紧信用”方面,随着表外信用的萎缩,表内信用额度需求有所上升,“紧信用”可适当微调,定向降准等措施的实施可在一定程度上加大金融机构对小微企业的信贷供给力度,助推“紧信用”适时微调。(中新经纬APP)


  王丽娟

  关注中新经纬微信公众号(微信搜索“中新经纬”或“jwview”)看更多精彩财经资讯。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本文不代表中新经纬观点。

(编辑:王培文)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以其它方式使用。
关注中新经纬微信公众号(微信搜索“中新经纬”或“jwview”),看更多精彩财经资讯。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经纬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京B2-20230170]  [京ICP备17012796号-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513525309 报料邮箱(可文字、音视频):zhongxinjingwei@chinanews.com.cn

Copyright ©2017-2024 jwvie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中新经闻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