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新经纬>>宏观>>正文

刘哲:优化营商环境要有长期视角和危机意识

2019-07-24 16:23:08 中新经纬

  中新经纬客户端7月24日电 题:《刘哲:优化营商环境要有长期视角和危机意识》

  作者 刘哲(万博新经济研究院副院长)

  近年来,党中央和国务院高度重视营商环境建设工作,是基于中国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必然选择。优化营商环境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条件,同时也是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的重要着力点。

  营商环境提出的经济背景:外商投资和民间投资的新变化

  “营商环境”是2014年3月写入了政府工作报告,明确“坚持积极有效利用外资,推动服务业扩大开放,打造内外资企业一视同仁、公平竞争的营商环境,使中国继续成为外商投资首选地。”当时,营商环境的关注点主要在于外商投资,其经济背景是外商投资的新变化。

  近十年来,中国外商直接投资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2005年到2011年的快速上升期,外商投资从603亿美元上升到1160亿美元,六年均增速超过13%。第二个阶段是从2011年至今的增速换挡期,外商投资从1160亿美元上升到2018年的1349亿美元,七年增长还不到20%,年均增速仅为2.3%,远远低于同期GDP增速。

  期间,2012年外商直接投资更是出现了-3.7%的负增长,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首次亮起“红灯”。当时中国美国商会(ACCC)的一项调查显示,60%的外资公司感觉到在中国投资没有之前受欢迎。部分跨国企业受到中国劳动力成本上升、市场需求增速放缓等影响,也调整了在中国的业务布局,部分跨国加工贸易企业把生产线转到了其他国家,许多还是国际知名品牌企业。

  四十年前,制造业产业链的生产和加工环节开始向中国转移,越来越多的全球产品贴上了“中国制造”的标签。四十年后,“世界工厂”已经开始出现逐渐向越南、马来西亚、柬埔寨等国家迁移的趋势。实际上,中部和西部的工业化进程显然还没有完成,产业纵深还有较大差距,基础设施建设还有不少潜力,但是为什么这些产业,没有向中部和西部转移,反而向越南、马来西亚等地区转移,在这样的产业承接过程中,除了人力成本,中国还有没有其他值得反思和优化的地方?

  2014年“营商环境”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正是基于当时外商投资的新变化,强调各类企业一视同仁,优化公平竞争的营商环境,稳定外商投资的中长期预期,激发外商投资的活力。

  外商投资的新变化是营商环境提出的重要经济背景,之后2015年民间投资增速的下滑,使得营商环境的内涵进一步扩大。

  自2015年1月开始民间固定资产投资连续下行,2016年初更是出现了罕见的大幅下降。2016年2月民间固定资产投资的同比增速从2015年同期的14.67%,骤然下降到6.87%,降幅过半。2016年以来,民间投资增速低于全国固定资产增速,这在之前几年经济发展中是从未出现过,且当时增速差呈现扩大趋势。除了资本、土地等要素成本过高的累积效应,导致投资回报率过低,民间投资增速下滑还有没有其他更深层次的因素?

  2016年5月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当前民间投资增速有所回落,必须采取有力措施,推动相关政策落地,进一步放宽准入,打造公平营商环境,促进民间投资回稳向好。”这标志着营商环境的内涵进一步拓展,从稳定外商投资,拓展到了激活民间投资。稳定民间投资需要重视营商环境的优化,在继续改善基础设施等硬环境的同时,创造更加市场化、法治化的营商软环境。

  重视营商环境的深层次原因:时代特征和产业逻辑

  营商环境的提出有国内外投资增速变化的经济背景,而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营商环境建设,有着更为深层次的时代特征和产业逻辑,优化营商环境是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选择。

  在工业社会时代,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是低廉的要素成本和必要的技术支持,产业的聚集更多的是跟随着生产要素的地理分布。中国拥有着丰富的石油矿产资源、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和原材料成本,加之三次工业革命的技术成果普及和应用,推动了中国经济数十年的经济高速增长。

  但在工业社会后期,中国在走过经济的物质产品短缺阶段后,人们已经从衣、食、住、行等基本生活需要转为医疗、教育、养老等美好生活需要。从生存到生活、从物质到精神、从注重产品的功能到重视心理体验等需要的提升,使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不是“硬资源”,而是技术、人才、流量等“软资源”,而软资源的聚集不再受到地理因素的制约,更多的是比拼营商环境的吸引力。

  硅谷并没有蕴藏着大量的矿产资源,缺乏廉价劳动力,交通运输并不发达,却成为当之无愧的“创新”代名词,其根本原因在于它构建了创新企业成长所需要的,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完善的法治环境、开放的政策环境等营商环境。在中国以往的经济发展成功经验中,致力于“三通一平”的工业园区建设功不可没,但未来吸引创造型人才,实施创新发展战略,仅仅停留在园区建设、优惠政策、资源储备、人口优势是不够的,还需要构建更为市场化、法治化的营商环境。

  重视营商环境建设是基于产业转型升级的大趋势。传统工业企业的重要竞争力在于成本优势、资源优势等硬资源,获取产品和原材料之间的利差。当前冶金、煤炭开采、建筑建材、纺织业等传统制造业对于经济的支撑作用明显下降,而5G、共享经济、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精密制造等新经济产业,却显示出高速增长态势。当前全球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东京湾区等,都是以信息科技产业、现代金融产业、精密制造等新经济为主体的产业结构。传统制造业占比越来越低,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占比越来越高,是全球产业发展的大趋势。而新经济产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在于人才、技术、平台、流量、创意等软资源,以及与之相配套的人才环境、技术创新环境、法治环境、政策环境、生态环境、文化环境等综合营商环境。

  优化营商环境的长期性和迫切性

  当前无论是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还是城市竞争力的提升,都不再是简单拼政策优惠、拼资源储备、拼成本低廉的阶段,之后需要拼营商环境。营商环境的优化不是简单一次性达标的问题,不是一阵风。优化营商环境是一项长期的、系统性的工程,是新经济产业对于经营环境的新要求,关系到经济发展质量、城市竞争力,以及产业转型的进度。

  营商环境的优化需要有长期思维。政府的很多努力和探索,可能需要一段时间的积累和沉淀,才会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正如同硅谷,从1951年斯坦福研究院的诞生,到1997年硅谷企业市值超过4500亿美元,成为美国新经济的引擎,用了46年的时间。

  虽然积淀的时间相对漫长,但正是前期的准备,让硅谷成为美国20世纪90年代新经济发展的最大受益者,如今,已经成为不可撼动的全球高新技术的心脏。美国曾经的“烟雾之城”匹兹堡,也曾经面临过经济结构单一、过度依赖煤铁矿石资源、环境污染严重的问题,但匹兹堡及时调整了战略,着力营造以研究为驱动的创新环境,加大创新人才的吸引力度,设立“匹斯堡承诺”奖学金,以吸引和留住人才,最终成功转向了教育、旅游和服务业,成为以新经济增长驱动的现代城市。

  而错过了20世纪中期,还在沉溺于原有的产业结构和资源禀赋的美国汽车之城底特律,眼睁睁错过了最佳的转型窗口。2013年7月宣布破产,成为美国历史上宣布破产的最大城市。

  优化营商环境要有危机意识。中国正处于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时期,经济发展的速度在换挡,但是产业更迭的速度却在加快。伊利股份从成立到2018年接近2000亿元市值,用了26年的时间;京东从1998年成立到2014年年上市,用了16年,目前市值接近3000亿;拼多多从2015年成立到2018年上市仅用了三年时间,市值已经赶上了京东的二分之一,达到了1700亿元。中国传统产业正在经历类似于美国20世纪90年代的产业迭代期,在互联网经济的推动下,中国的这次产业迭代速度可能会远远快于当时的美国。这也就意味着留给城市的准备时间已经不多了,如果不能在新经济的爆发期到来之前,建立有竞争力的营商环境,可能会错过城市转型的最佳窗口期。(中新经纬APP)

  刘哲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本文不代表中新经纬观点。

(编辑:熊思怡)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以其它方式使用。
关注中新经纬微信公众号(微信搜索“中新经纬”或“jwview”),看更多精彩财经资讯。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经纬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京B2-20230170]  [京ICP备17012796号-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513525309 报料邮箱(可文字、音视频):zhongxinjingwei@chinanews.com.cn

Copyright ©2017-2024 jwvie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中新经闻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