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新经纬>>产经>>正文

【点石成金】应对常备药价格上涨 可实行价格梯度开放

2019-07-30 14:43:03 中新经纬

  《点石成金》由浙江大学财税大数据与政策研究中心汇集每日财讯商情,邀请专家深度点评,配合财经小知识和延伸阅读,为您呈现有态度、有价值的新闻。

  【每日金语】

  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黄帝内经》

  【心脏急救药从4元涨到60元还断供 药价怎么了?】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头疼脑热、感冒中暑、胃疼腹泻,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碰到的一些小病,去药店买药必不可少。从2018年以来,许多常备药品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涨价,少则涨了几倍,多则涨了十几倍,越来越多的人觉得“病不起”。不仅是药品变得越来越贵,很多药品还产生了断供的现象。作为心脏急救的硝酸甘油,过去100片只需要4元,而现在需要60元左右,并且还买不到。那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常备药价格上涨如此之快?成本上升是最为主要的原因。环保要求的提高也是影响药品价格的重要因素。

  点评: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这是近日印发的《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中的第一句话,可见人民健康的非凡意义。治病就要吃药,药品价格事关人民健康。国家发改委取消绝大部分药品政府定价后,药品价格出现大幅波动,某些药品价格暴涨数倍乃至数十倍,市场化定价的弊端暴露。究其原因,以成本上升和垄断价格的说法居多。从上世纪80年代中国进行价格体制改革以来,放开政府对价格的控制,往往就会导致市场价格上涨。但是,上涨幅度过大是不正常的。药品属于特殊商品,从政策上应该给与特殊对待。应对药品价格实行梯度开放。医保部门本就按照质量功能的重要程度把药品分为一、二、三类。第一类是基本药物。对这类药品价格应该实行政府管制;第二类可实行政府指导价;第三类可完全由市场定价。

 

  【两部门:医疗联合体建设不得变相取消中医医院】

  来源:中新经纬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日前联合印发《关于在医疗联合体建设中切实加强中医药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在医联体建设中不得变相地取消、合并中医医院,不得改变其功能定位,不得以各种理由在事实上削弱中医医院建设。鼓励县级中医医院牵头组建医共体,通过推动医共体内服务能力共提、人才梯队共建、健康服务共管、优质资源共享,整体提升县域中医药服务能力。鼓励城市三级公立中医医院可利用技术、人才、品牌等优势,优先与区域内县级中医医院通过共建、托管等多种形式组建医联体。在政策措施保障方面,推动落实公立中医医院六项投入政策和投入倾斜政策,加强对医联体中医药工作的考核,建立财政补助资金与绩效评价结果挂钩机制,确保中医医院建设投入不减、力度不弱、保障得力。

  点评:国务院印发的《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指出,加快推动从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这个提法符合中医治未病的原则。正如《黄帝内经》所说,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中医的做法就是未病先防,已病防变。中医认为,对已病的方法是养,养病就是使用中医手段,让人体恢复损伤的机体功能。可见,中医是从人体的整体性来考虑健康保健的。《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提出了预防疾病的方法:建立健全健康教育体系,普及健康知识,引导群众建立正确健康观,加强早期干预,形成有利于健康的生活方式、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延长健康寿命,为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建设健康中国奠定坚实基础。为此,加强对普通百姓的中医基本知识教育,培养符合中医防病原则的生活习惯,是建设健康中国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我们期待中医在中国医疗界的地位不断提高。

 

  【超4亿中等收入群体成经济转型坚实基础】

  来源:经济日报

  根据国家统计局测算,中国中等收入群体人口已超过4亿人,成为全球最大的中等收入群体。中等收入群体是一个地域在一定时期内收入水平处于中等区间范围内的所有人员的集体。一般而言,中等收入群体不仅具有较强的消费意愿,也具备较强的消费能力。这个群体释放出来的消费需求,将成为拉动消费增长的重要力量,有利于使中国经济增长转向更多地依靠内需上来。如果中等收入群体由4亿人增长到8亿人至9亿人,将更有助于经济可持续发展,调动新的增长潜能,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实现高标准的市场经济。

  点评:中国拥有世界上人数最多的中等收入群体。正如这条新闻所说,中等收入群体释放出来的消费需求,将成为拉动消费增长的重要力量,有利于使中国经济增长转向更多地依靠内需上来。这就是说,促进消费要倚重中等收入群体。据计算,中国中等收入群体的比重大约为30%。而社会学认为,在一个现代社会中,通常中间阶层应占到一个社会的60%-70%。中国中等收入群体的比重偏低。瑞典的这一数据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就超过了60%。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是中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必要举措。

 

  【90后乱花钱??报告:攒钱是花钱4.5倍】

  来源:中新经纬

  “乱花钱,月光族,不懂省钱。”这是很多父母眼里90后的典型特征,事实真是如此么?报告显示,92%的90后每月会有结余,80%的人会将结余进行理财;对比他们的余额宝和花呗发现,90后每月在余额宝攒的钱,平均是其花呗账单的4.5倍。此外,90后初次理财时间比父母早了10年。他们的消费也比外界想象中更为理性,九成90后在调研中说“买生活必需品外的东西,会充分考虑经济状况”。不过,在自我增值这件事上,他们还是很舍得花钱的。过去一年来,90后用花呗购买教育类产品和服务的金额上涨了87%。90后们颇为精打细算。90%的90后使用花呗并非因为想要提前消费,而是因为希望“省钱”和“占便宜”。在“钱生钱”这件事上,90后比自己的父母更为积极。

  点评:与昨天的《点石成金》点评的【靠贷款过精致生活 媒体:“花呗式”的生活要不得】相比,这条新闻的内容指向完全不同:如今的年轻人并不随便挥霍浪费,而是相当会过日子。可能由于来源不同,这两条新闻对当下年轻人的评价大相径庭。俗话说,人以群分。人群的划分并不一定完全以年龄为标准。在年轻人当中,有人靠贷款过精致生活,而节约度日的也大有人在。按照固定模式看待他们是形而上学在作怪。如何认识代沟?不同时代出生的人之间的世界观不同,生活习惯也有差异。一些年长的人对年轻人指手画脚,抱怨他们花钱大手大脚。其实,年轻人在生活中有缺点,不能完全怪罪他们,家长也有责任,他们中的一些人对后代过于娇惯,使他们养成了挥霍的生活习惯。建立和谐社会,必须缩小代沟,即代际差距,纠正代际的经济不平衡,这需要年轻人和中老年人共同努力。

  (编写:许瑶佳 点评:侯若石)(中新经纬APP)

  《点石成金》第158期。本栏目嘉宾观点不代表中新经纬观点。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编辑:张猛)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以其它方式使用。
关注中新经纬微信公众号(微信搜索“中新经纬”或“jwview”),看更多精彩财经资讯。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经纬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京B2-20230170]  [京ICP备17012796号-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513525309 报料邮箱(可文字、音视频):zhongxinjingwei@chinanews.com.cn

Copyright ©2017-2024 jwvie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中新经闻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