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新经纬>>股市>>正文

微芯生物涨幅让机构惊呆,狂热下估值约束全线失灵

2019-08-13 09:40:02 21世纪经济报道

  微芯生物爆炒出391亿市值,366.52%涨幅让机构惊呆,狂热下估值约束全线失灵

  “可以确定,几乎所有现在从二级市场参与科创板的人都会输的很惨,赢的是网下和网上打新的人。”知远投资总经理柳正华如此直言。

  8月12日,第三批科创板仅有的一只个股微芯生物上市交易。

  毫不意外,猛遭爆炒。当日开盘,微芯生物就以511.85%的涨幅创下了科创板开盘涨幅的最高纪录。截至收盘,微芯生物报收95.31元/股,涨幅366.52%。换手率80.76%。动态市盈率PE高达1116倍。

  疯狂涨幅让机构人士惊呆,中签者开盘马上卖出成为了最优选择。有机构人士直言,对于首日即大幅度透支未来市值成长空间的标的,仅能以“冷淡”对待。

  “可以确定,几乎所有现在从二级市场参与科创板的人都会输的很惨,赢的是网下和网上打新的人。”知远投资总经理柳正华如此直言。

  在这场博弈中,火中取栗者最终能否全身而退。

  爆炒出的391亿估值

  招股书披露,微芯生物是国内少数具备核心原创能力的新药研发企业,拥有自身核心药物发现技术平台,产品管线丰富,研发团队专业水平出众。

  “微芯生物的主打产品是具有突破意义的国产自主药品西达本胺,目前在国内没有竞争对手,这也是在IPO首日开盘市盈率能超过千倍的一个重要原因。”丹阳投资首席投资官康水跃表示。

  根据披露,微芯生物2017年营收同比增长29%,2018年为35%;2017年净利润同比增长24%,2018年为21%。今年上半年实现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1751万元,基本与去年同期持平。

  “且不说净利润的增长率低于营收增长率,这个成长性水平在所有A股里虽然还不错,但在生物医药股里是相当普通的一个存在。”丹阳投资首席投资官康水跃表示,主要原因是该公司的团队结构属于强研发、弱运营的类型。

  从整体来看,微芯生物是家值得投资的企业,但绝不是在当前的股价水平。

  “公司是原创新药研发企业,在市场上具有稀缺性,叠加今日仅有一家公司科创板上市,容易被资金追捧,目前股价涨幅365%,我认为股价偏高。”天和投资医药研究员徐建向记者表示。

  “80.76%的高换手率,再结合现在估值和股价,相对高位成交量放大,主力派发的意愿很明显,可见参与打新机构卖出欲望强烈。就算后续再涨,该股已经明显走出了脱离基本面的博弈行情。”私募排排网研究员李大江表示。

  微芯生物的估值已大大超出预期。

  “不管是PEG还是PE、PB,还是其他估值方法,IPO首日就刷新了科创板开盘涨幅纪录,在同行业里做比较,已经大幅高估。”康水跃指出。

  “估值角度来看,微芯生物1115.85倍的动态市盈率已经远远高出了免疫治疗行业整体和同行业其它公司的动态市盈率水平,这种高估值严重透支了未来很多年的成长性,短期一定会带来剧烈震荡。”李大江向记者表示。

  截至8月12日收盘,微芯生物的总市值已经达到了391亿元。但此前券商给出的估值报告中对微芯生物的最高估值也不超过百亿。

  光大证券按照绝对估值与相对估值,给出的合理估值范围在86-95亿元;国金证券给出的估值空间是74-86亿元;西南证券给出的估值范围是71-88亿元,国泰君安给出的合理估值在68-89亿元之间,国盛证券估值空间在77-85亿元之间。

  天和投资医药研究员徐建给出的合理估值是80-90亿元。“公司主要产品和研发管线为西达本胺、西格列他钠、西奥罗尼,在相关治疗领域均有极大竞争力,按照DCF估值法,公司合理估值约为80-90亿元。”徐建表示。

  远离科创板爆炒

  从首批科创板个股上市开始,每只个股上市初期都遭到了爆炒。热炒之疯狂,已远超想象。但在这场博弈中,机构或正在全身而退,游资、小散则成了火中取栗者。

  根据记者采访了解到,多数机构对科创板个股选择避而远之。一些打新中签的机构上市开盘立即抛售,尚未参与的机构也明确表示初期不会考虑。

  多位机构人士认为,科创板当前是一个投机博弈的市场,研究基本面没有任何意义。

  飞旋投资总经理陈旋向记者表示,对于科创板上市公司动辄数百甚至上千倍的市盈率,已经和上市公司本身质地无关,反应的是股民们非理性的投资心态。

  “科创板的走势完全脱离了基本面,研究基本面没有任何意义。”知远投资总经理柳正华指出,这就像15年那些研究创业板的公司报告现在看都是垃圾,很多研究员因此被淘汰出市场。

  “现在参与科创板与当时的创业板没有任何区别。可以确定,几乎所有现在从二级市场参与科创板的人都会输的很惨,赢的是网下和网上打新的人。”柳正华表示。

  “建议对科创板采取观望态度,或少量资金短线博弈。科创板中有一些优质个股,但估值水平太高,暂时不建议长期持有。”陈旋表示。

  康水跃也向记者明确表示,作为机构投资者,并不会参与此类炒作。“对于首日即大幅度透支未来市值成长空间的标的,我们仅能以‘冷淡’对待。”其表示。

  不过,康水跃也指出,随着科创板整体的赚钱效应有所下降,转而出现局部亏钱效应,炒作风气或有所收敛。

(编辑:吴晓薇)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以其它方式使用。
关注中新经纬微信公众号(微信搜索“中新经纬”或“jwview”),看更多精彩财经资讯。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经纬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京B2-20230170]  [京ICP备17012796号-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513525309 报料邮箱(可文字、音视频):zhongxinjingwei@chinanews.com.cn

Copyright ©2017-2024 jwvie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中新经闻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