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新经纬>>金融>>正文

“成绩PK”再次上演 银行信用卡破局消费金融“存量时代”

2019-09-04 03:30:03 证券时报

  银行信用卡破局消费金融“存量时代”

  刘筱攸

  近日,上市银行半年报纷纷亮相,一年一度的“成绩PK”再次上演。从数字上而言,2019的半年报各项数据都显示行业增长势头仍在稳定向上。在多个维度的数据对比之中,各行信用卡的表现均可圈可点。

  收入结构优化,反哺零售

  纵观各行年报及半年报数据,不难发现“零售业务”正在显著增长的大趋势,这一点在股份制银行中更为明显。各家银行普遍将信用卡业务作为零售金融转型的重点,看中的正是其交叉营销效应,能够有效带动借记卡开卡量、消费金融以及中间业务的规模增长。

  据易观研究预计,未来零售银行将成为银行业的主要利润贡献,招商银行、平安银行、中信银行等零售收入年均复合增长率超30%,远高于国内银行业整体的17%。其中,信用卡业务更是成了银行渗透零售业务的利器。作为较早以信用卡推动零售转型战略的银行,中信银行信用卡交易量和业务收入处于行业领先位置,2019年上半年达到12,290.13亿元和277.9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7.81%和19.14%,其中分期业务收入134.30亿元。

  结合2019年持续强劲的消费驱动力,个人消费已然成为经济增长中不可获缺的原动力。与此同时,严格的监管趋势之下,信用卡独具的灵活性以及盈利的多样化优势凸显,必然促使众多银行投入更多的精力与财力,以期大力拓展信用卡业务。

  对于中信银行信用卡而言,额外增加了一项红利,即从母行战略协同来说,信用卡业务对零售板块的反哺效应正在显现。2019年半年报数据显示,中信银行零售银行业务实现营业净收入324.72亿元,占全行营业净收入的36.72%;零售银行非利息净收入228.11亿元,占全行非利息净收入的65.67%;其中,信用卡非利息净收入183.71亿元,占全行非息净收入的52.89%。据此可知,该行信用卡非利息净收入占全行非息净收入的一半以上。

  个性化用卡体验,

  是用户增长的关键

  央行发布的《2019年第二季度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中显示,截至第二季度末,全国银行卡在用发卡数量79.78亿张,环比增长 2.64%。其中,信用卡和借贷合一卡在用发卡数量共计7.11亿张。也就是说,全行业现在都已经进入一个快速发展时期。例如,截至今年6月,中信银行信用卡中心累计发卡量已突破7,439.80万张,较上年末增长10.95%。

  但与此同时,“繁荣”数字与“保守”数据却是共生的——尽管发卡数量在上升,但目前我国人均持有信用卡和借贷合一卡0.51 张。对比美国信用卡人均持卡量已从2016年的人均约 3张到2018年人均约6张,我国信用卡人均持卡量尚不足美国的十分之一。也就是说,信用卡业务在中国还有增长空间。

  人们办信用卡的原因是多样的,但相比起信贷资源的持续投入,信用卡业务更需要的或许是针对不同客群的个性化需求提供精准的增值服务。

  “我们在做留学金融和高端商务客群分析时,会把中信银行信用卡列入竞品分析。”一名大型股份行信用卡中心人士告诉记者。在他看来,提升细分群体个性化用卡体验,是发卡银行实现用户增长的关键。

  以针对经常出行的持卡人(多为商务人士)为例,除了延误2小时可获最高1000元的航班延误险保障外,中信银行会为信用卡用户提供机场和高铁贵宾休息厅服务、汽车道路救援服务、“36+1”全运动服务、贵宾预约挂号及陪护等丰富增值权益;再以女性客群为例,会依据年龄、职业、婚姻状况等因素将用户细分,针对不同女性推出不同设计风格的产品系列,提供最高10万元女性健康险、48小时机场停车、私人医生电话问诊、最高3万元盗刷保障险等量身定制的增值服务。

  “这些权益一看就是很懂得客户想要什么,所以我也办了一张他们家的白金卡。对于我们信用卡界来说,将客群做细分是一直都强调的,这是第一步。剩下就是不仅仅针对客户现有需求做发掘,还要对其全生命周期做(权益)发掘。”上述同业人士如此告诉记者。

  随着90后、Z世代的年轻人逐步走上社会,银行敏锐洞悉他们的需求,打造备受年轻人关注和喜爱的金融产品。比如,中信银行推出的“颜卡”系列产品,涵盖锦鲤卡、星云卡、城市系列、职业系列、生肖白金等多个种类,以“小设计”赋予用户追求美好生活的大寓意,获得了上百万的年轻持卡用户。

  近日,中信银行信用卡中心在《证券时报》主办的2019年第十三届中国财富管理论坛暨2019 中国区银行业天玑奖颁奖典礼上,获得了“2019年度信用卡天玑奖”。这也是业界对中信银行信用卡中心综合服务能力的又一次肯定。

  消费金融存量时代,

  得场景者得天下

  银行一直是消费金融行业的头部参与者,并以信用卡中心为主要载体。由于资金来源丰富,资金成本低,同时受银保监会强监管,银行可以承受的坏账波动低,重点服务优质客群,因此成为了消费金融领域利好最多的机构。

  但与此同时,消费金融行业发展也正面临着挑战。《2019年中国消费金融行业报告》称,消费金融服务细分领域多,行业格局长期分散;且在未来3~4年中,消费金融行业增量会逐渐消失,即将进入存量竞争时代。

  报告中的预测并非毫无依据。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45.09万亿元,同比增长6.3%,延续了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按照政府工作报告的目标来看,2019~2020年GDP增速会平稳中有所放缓,至年化 6.1%以下的水平。

  宏观经济稳中放缓对于消费金融主要影响就是:消费金融增量需求下降。这也就意味着,同质化的战术获客逐渐乏力,银行需要持续注重提升用户体验——面向用户的全生命周期,多元化地构建场景来实现精准经营和服务,并通过跨界合作模式不断拓展线上线下的消费场景,丰富产品体系。这样,银行才能从粗放式的卡海战术向精准经营顺利转型。

  得场景者得天下——这几乎已经成了信用卡界的共识。中信银行信用卡就意识到了这里面的关窍所在,这几年集中在“场景”上发力,以“金融+”体系叠加非金融服务,覆盖生活、娱乐、文化、商旅等全消费场景,目前合作伙伴已共计超过120家。从2019年半年报来看,仅在今年上半年,就包括:探索布局“金融+文娱”,与阅文集团合作首发阅文起点联名卡;深化与腾讯合作,发行“腾讯视频联名卡”,聚焦海量视频会员的经营;完善“金融+商旅”布局,丰富与阿里的合作模式,发行“飞猪联名卡”,通过定向场景投放转化为优质商旅客群;“金融+商超”,挖掘联盟伙伴线下场景,增强场景营销服务能力,巩固该行信用卡在商旅、商超市场的领先优势。

  金融科技加速数字化,

  APP成转型主阵地

  2015年大数据发展,银行的信用卡业务一度受到互联网金融冲击。但随着数字化进程逐步渗透银行业,金融科技也开始逐渐倒逼各大行改变作业模式。2019年6月,央行行长易纲在第十一届陆家嘴论坛的演讲中指出:“未来全球金融增长点在于金融科技。”金融科技的发展,使信用卡业务能够得以沿着移动化、智能化、场景化的方向前进,加速探索数字化运营。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基于移动互联网随时、随地、随身的金融服务需求越来越强烈。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上半年,中国移动互联网月度活跃设备规模达11.4亿,在用户已习惯从数字化渠道获取生活、金融服务的趋势下,信用卡的运用模式正在发生变化,移动APP成为商业银行开展信用卡业务和拓展服务渠道的主阵地。

  银行APP以信用卡为载体紧密连接金融与生活场景,形成“APP+场景”的生态服务模式,重塑了人、支付、消费、金融的关系。以中信银行信用卡“动卡空间”APP为例,其功能一直在持续迭代,不断完善自有的综合钱包及收银台产品“信收付”与智能支付通道建设,实现“全网支付”及“组合支付”等功能。该行信用卡还实现了与支付宝、京东支付、美团支付等主要网络消费场景开展银行侧快捷绑卡合作,客户体验、用户经营及流量变现能力稳步提升。

  金融科技加持下的银行数字化转型,对于用户而言,获得了金融服务的便捷和高效;对于银行而言,有效改善了用户体验,提升了服务效率,获得了稳定增长的经济效益,以及更加智能的风控能力。随着5G时代的来临,一切或将进入令人期待的新局面。

(编辑:冯方)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以其它方式使用。
关注中新经纬微信公众号(微信搜索“中新经纬”或“jwview”),看更多精彩财经资讯。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经纬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京B2-20230170]  [京ICP备17012796号-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513525309 报料邮箱(可文字、音视频):zhongxinjingwei@chinanews.com.cn

Copyright ©2017-2024 jwvie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中新经闻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