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新经纬>>金融>>正文

专访赵以邗:朴道征信与央行征信、百行征信是互为补充、错位发展

2021-09-07 19:36:03 中新经纬

  服贸会时间 | 专访赵以邗:朴道征信与央行征信、百行征信是互为补充、错位发展

  中新经纬客户端9月7日电 (薛宇飞)作为第二家获批的全国性市场化个人征信机构,朴道征信有限公司(下称朴道征信)从成立、揭牌到正式对外提供征信产品和服务,向外界展示了“朴道速度”。今年8月30日,央行对朴道征信企业征信备案进行了公示,补齐了商业版图。在2021年服贸会金融展期间举办的2021中国信用论坛上,围绕外界关注的话题,朴道征信董事长赵以邗接受了中新经纬客户端的专访。

  缓解信用“白户”贷款难题

  朴道征信是继百行征信之后,第二家获准设立的全国性市场化个人征信机构。成立之初,外界就比较关注,朴道征信与人民银行征信系统、百行征信会形成怎样的关系,如何找到差异化之路。对此,赵以邗认为,朴道征信与人民银行征信、百行征信之间是互为补充、错位发展的关系。

  他称,人民银行征信系统主要是共享持牌金融机构掌握的个人和企业借贷信息。百行征信此前主要从事互联网金融领域借贷信息的共享,为互联网金融机构及持牌金融机构提供征信服务,近期也在积极拓展替代数据渠道。

  朴道征信力图通过市场化机制,采集个人信贷信息以外的信用替代数据,通过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整理、加工,对个人的信用状况做出判断,帮助金融机构触达客户、识别客户、判断客户,帮助缺乏信贷记录或只有少量借贷记录的人群享受普惠金融服务。

  “公司的定位非常清晰,就是立足于采集信贷信用信息之外的所有数据,包括在社交媒体、购物平台、出行平台等产生的信息,然后进行加工,形成个人信用画像。实际上,这也是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征信产品的一个重要补充,填补了空白。”赵以邗说。

  他表示,总体来看,人民银行征信中心、百行征信、朴道征信都是为金融机构识别和判断客户的信用状况提供征信服务,三者功能互为补充、分工合作、互相促进、错位发展,共同为金融机构提供多样化的征信产品和服务,实现金融机构对个人信用状况的全面掌握。

  朴道征信也为信用“白户”“准白户”人群获得信贷资金带来机会。此前有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全国在校大学生4000万人,工作5年以内的毕业生3900万人,民政低保人群约6000万人,全国小微企业主的数量超过8000万,这些人群和企业中的大部分是信用“白户”或“准白户”。

  他称,当前中国有大量的人在银行等金融机构没有任何信贷记录,又有资金需求,但银行却不敢放贷,这就是朴道征信要解决的痛点。“这些人尽管不跟银行打交道,但会跟购物、外卖、出行等平台打交道,我们综合这些行为就可以为用户画像,并将画像提供给金融机构,金融机构再根据这些信息筛选出合适的客户。这既让信用‘白户’获得信贷支持,实现普惠公平,也降低了金融机构筛选用户的成本和放贷风险。”

  发挥股东各自优势

  征信机构开展征信业务的基础是数据,朴道征信从组建之初,就为数据获取之路铺平道路。

  工商信息显示,朴道征信于2020年12月28日在北京朝阳自贸区注册成立,注册资本为10亿元。股东方面,北京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持股35%;京东科技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持股25%;北京小米电子软件技术有限公司持股17.5%;北京旷视科技有限公司持股17.5%;北京聚信优享企业管理中心(有限合伙)持股5%。

  赵以邗表示,朴道征信由以上几家公司作为股东,就是为了发挥各自优势。他说:“身为国企的第一大股东北京金控集团,起到为公司把关定向的作用。北京金控集团是北京市金融信息的归集者,并拥有北京金融大数据公司、北京大数据交易所等,还能提供大量政务信息。京东、小米有不同的场景信息,京东主要是购物,其数据相当可观,小米则提供其他方面的场景信息。旷视科技做人脸识别,为公司提供技术支持,在反欺诈产品方面发挥作用。可以说,每个股东都为朴道征信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支撑。”

  他强调,公司遵循“最少、必要”的原则,依法合规采集加工国家法律法规定义的、有利于判断企业和个人信用状况的信用信息。通过与政务平台、公用事业机构以及外部第三方机构广泛开展数据合作,促进数据资源有序流动。

  长久以来,个人隐私及信息保护一直是热议的话题,既保证数据得到有效利用、造福社会的同时,又确保信息不被滥用的合理路径,世界各国都在积极探索。赵以邗认为,当前,中国已经将个人信息保护提高到相当的高度,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在今年9月、11月相继实施,个人信息滥用的现象会得到根本缓解。

  他建议,一是继续加强法治法规建设,各行业都要根据本行业的特点进行规范;二是发挥持牌征信机构在规范征信市场和推动征信业务健康发展中的引领示范作用;三是加强企业、公民信息保护教育。(中新经纬APP)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以其它方式使用。

(编辑:张澍楠)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以其它方式使用。
关注中新经纬微信公众号(微信搜索“中新经纬”或“jwview”),看更多精彩财经资讯。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经纬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京B2-20230170]  [京ICP备17012796号-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513525309 报料邮箱(可文字、音视频):zhongxinjingwei@chinanews.com.cn

Copyright ©2017-2024 jwvie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中新经闻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