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新经纬>>金融>>正文

降准落地市场反应淡定 宽松还能走多久?利率还能下多少?

2019-09-09 17:15:43 21世纪经济报道

  降准落地市场反应淡定 宽松还能走多久?利率还能下多少?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方海平 上海报道

  降准落地后第一个交易日,周一,债券市场反应较为淡定,国债期货在低开中进入震荡行情。收益率变化上,国债各券种收益率涨跌互现,从国债期货市场看,各品种国债期货呈现下跌走势,分析认为,市场此前已经充分释放了降准的利好预期。

  上周五降准消息落地,债券市场的在今天走高亦在市场预期之中。根据央行公告,此次降准释放长期资金约9000亿元,其中全面降准释放资金约8000亿元,定向降准释放资金约1000亿元。

  事实上,在此次降准之前,国常会即传递了较为明确的降准信号,这一预期在上周的债市走势中即已经得到了体现。回头看上周债市走势,前半周走势偏弱,周三国常会预告降准信息后,市场情绪立马反转,随后两个交易日,市场开始活跃,债市呈现明显上涨和较大规模的成交。

  宽松还能持续多久?

  此次降准,市场解读不一,较为明确的是,多认为此次降准在时机、力度等方面均与此前有明显不同,综合各因素,此次降准被视作此次宽松周期中力度最大的一次。很显然,国内货币政策处于宽松周期,但这是何种性质的宽松,这种宽松能持续多久?

  方正证券固定收益首席宏观分析师杨为敩认为,从周期角度来讲,这次的宽松政策并不十分合逻辑,在社融周期明显向上的状态内降准,应该还是历史上首次。降准所释放的资金并不是当前经济增长最迫切需要的东西,社融的高度意味着经济的痛点不是缺资金,而是资金不向实体流动。

  据其推测,此次降准的初衷有三个可能:释放明显的宽松信号稳定经济信心,从不对冲MLF的角度来讲,这次所释放的宽松信号非常纯粹;通过此手段推动人民币汇率贬值;在某个特殊时点预防性维稳。

  “降准后缓和资金面紧平衡的状态,目前仍处于货币政策宽松的初期,往松的方向走是确定的,不确定的是宽松的节奏和幅度。”兴证固收研究的报告认为。

  国晟证券研究认为,央行此次降息始于2018 年4 月25日,截至 2019 年 9 月,已持续近 1 年半,预计还将持续一段时间。从宽松周期的持续时间来看,超过2008、2011-2012和2015-2016三轮,这三轮周期分别持续3个月5个月和1年。

  从宽松持续性的角度,天风证券认为,全球经济周期向下,叠加国内各种复杂的宏观状态,可能会出现1998-2002年类似的反复 筑底情形,货币政策有必要持续维持宽松。因而,本次降准只是降准周期的一个阶段反应, 离结束尚远。

  债市后续怎么走?

  从利率走势的角度看,综合多家机构分析,目前的债券市场已经充分反应了市场对经济基本面的悲观预期,因此下一阶段长端利率能否进一步下行越来越依赖于短端利率的走势。多机构认为,利率下行的趋势并未结束。

  新时代证券认为,本次降准有望开启资金价格和短端利率的新一轮下行,但在政策整体保持定力的环境下,至年底下行幅度大体在10-20BP,长端利率也会因此打开更大的空间。

  天风证券表示,只要经济下行压力进一步加大,双降并非小概率。 从降成本、理顺利率曲线的角度考虑,调降MLF利率应该是大势所趋, 但短期考虑到利率并轨节奏、内外平衡等,降息有可能会推迟,从经济下行压力考虑仅仅是迟到。

  国晟证券认为,如猪价继续超预期上涨,可能约束进一步宽松。降准对利率的影响上,该机构认为,以过去四次降准的情况而言,降准之后,短端利率下行的确定性高于长端利率。

  债市的另一个利好消息是境外资金的持续流入,今年4月中国债券加入了彭博-巴克莱指数。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在该机构今年的信用论坛期间表示,预计未来短期内,三大指数都会接纳中国。这就意味着短期内很可能会带来2500亿到3000亿美元的资金流入,意味着境外投资者持有中国债券的份额比重越来越大,短期内有可能再翻一番。

  对于未来债市在规模上的发展,王青认为,债市很可能还会继续保持两位数的增长速度。背后的主要的原因只有两个,第一个是经济基本面。IMF对未来5年主要经济体增速的预测,中国仍然是名列前茅,5.8%左右。第二,债市在中国这几年发展很快,但是占比GDP比重方面仍相对落后,这意味着它未来还有巨大的增长潜力。但这个过程中也存在一些挑战,一是市场结构上与其他国家明显不同,比较复杂;二是,违约回收率非常低,2018年回收率只有4.2%,连全球同期水平的十分之一都不到。

(编辑:张澍楠)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以其它方式使用。
关注中新经纬微信公众号(微信搜索“中新经纬”或“jwview”),看更多精彩财经资讯。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经纬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京B2-20230170]  [京ICP备17012796号-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513525309 报料邮箱(可文字、音视频):zhongxinjingwei@chinanews.com.cn

Copyright ©2017-2024 jwvie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中新经闻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