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新经纬>>宏观>>正文

专家:CPI仍处温和区间 经济没有滑向滞胀“陷阱”

2018-09-10 19:07:10 经济观察网

  CPI仍处温和区间 经济没有滑向滞胀“陷阱”

  应习文

  8月CPI同比上涨2.3%,略高于市场预期值0.1个百分点,反映当前通胀压力小幅加大,但整体仍处在温和区间。占比权重最高的食品价格由前期下降趋势转为上升趋势,形成了食品与非食品齐上涨的格局,是推动本月CPI同比涨幅有所加大的重要原因。

  从食品价格内部看,既有中长期的上涨因素,也有短期的上涨因素。中长期因素主要体现在猪肉价格上,我国猪肉价格受供给波动影响一般服从3-4年的价格波动周期,本轮价格上涨始于今年年中,而此前一年多的猪肉价格下跌一度使猪粮比跌至6以下的亏损区间,导致部分市场供给退出。目前看猪肉价格正处在从亏损底部逐步回到正常利润区间的修正途中。从短期因素看,猪肉价格的回归恰逢多地猪瘟爆发疫情,影响短期供给,从而加剧了价格的波动。其他短期因素方面,由于今年夏季北方降雨偏多,部分沿海地区还受到台风灾害,影响了鲜菜供应,导致价格明显上升。此外鸡蛋价格受到夏季产蛋率下降和临近中秋需求上升等季节性因素影响出现大幅上涨。整体看,食品价格虽然受中期和短期影响持续回升,但主要是来自于供给面的冲击较多,除了猪肉价格上涨可能具备持续性外,其他因素在逐步消退后,食品价格涨幅将有所回落。

  非食品价格方面则延续了近年来持续上涨的态势,这主要与临时性季节性因素、居民消费结构变化因素、上游及输入传导因素以及住房价格传导因素等多方面影响因素有关。从临时性季节性因素看,暑期形成的临时性季节性效应,包括暑期子女教育、文化娱乐、出行的机票住宿价格等,推高了非食品中相关服务品价格。从居民消费结构变化看,对更多优质服务的需求导致服务品价格近年来整体形成持续性上涨趋势,包括医疗服务、文化教育、家庭服务和其他服务等多方面,8月服务品同比上涨2.6%,高于整体CPI的涨幅,其中医疗保健服务涨幅近年来始终保持领先,8月环比上涨0.4%,涨幅较上月扩大。在上游及输入传导因素方面,主要体现在制造业产品和能源产品两方面,其中下游制造业产品主要是衣着和家庭用品,8月衣着受夏季影响价格小幅下降,而家庭用品则受上游PPI传导价格小幅上升。能源产品方面,受国际油价保持高位影响,国内汽柴油价格整体上调,影响交通类价格上涨,此外居住类相关的能源价格也受影响同步走高;四是住房价格传导,主要体现在房屋租金的上涨,由于租房是买房的替代品,因此当房价持续上涨后,租金价格也通常会滞后性地水涨船高,而近期受租房旺季及长租公寓中介竞争加剧等因素叠加,导致房租大涨推升8月居住价格环比上涨0.5%,创4年来新高。整体看,非食品价格的持续上涨比食品价格更值得关注,因为其包含的供给波动因素影响较少,更能反映需求及经济结构变化带来的长期通胀趋势。在非食品价格中剔除能源因素后,得到的核心通胀一直是比CPI更能反映长期通胀趋势的变量,8月核心通胀环比上涨0.2%,同比上涨2.0%,均较上月加快0.1个百分点,符合通胀中枢小幅上升但将保持温和区间的判断。

  8月份PPI价格同比上涨4.1%,环比上涨0.4%,略高于市场预期平均值。PPI同比增速较上月回落0.5个百分点,继续向CPI靠拢,主要原因是去年8月PPI环比大涨0.9%,因此尽管本月环比上涨了0.4%,但同比增速依然回落。结合环比看,当前我国上游工业价格依然保持坚挺,这与国际价格相比形成一定反差。8月份国际大宗商品跌多于涨,其中石油价格处在高位震荡,天然气价格小幅上涨,主要金属价格普遍回落,CRB工业现货指数明显回落。但国内工业品价格仍持续强于国际,焦煤焦炭价格明显走高,有色金属逐步企稳,铝价大幅走高,南华工业品价格持续走高,8月份制造业PMI出厂价格指数为54.3%,较上月显著升高,这都与8月PPI环比仍上涨0.4%保持一致。我们认为,供给侧改革带来的上游产能和库存调整的影响较为长期,这导致了本轮国内上游工业品价格强于国外,同时也引发我国加大上游能矿产品进口力度,使得进口增速加快,并导致贸易顺差收窄。未来,随着这一影响的逐步消失和投资需求的回落,我国PPI同比涨幅将有所收窄,但随着新一轮基建投资逐步铺开,中短期内也不会回到2012-2016年的通缩状态。

  近期通胀抬头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一些分析认为在房价、租金、社保涨完后将开启价格上涨的“割韭菜”模式,并导致经济滑向“滞胀”陷阱。我们并不认可这种担忧,一是过去两年货币与信贷扩张出现了较大的收紧力度,M2增速持续走低,社融增速紧随其后,这使得通胀不具备货币超发的源头基础;二是在居民收入减速、股市及P2P等暴雷引发财富幻灭后,社会总需求受到一定抑制,以致于“消费降级”成为流行趋势,这必然会拖累通胀上行;三是当前CPI提升更多的是供给冲击等临时性、结构性因素,随着这些因素的消退,CPI涨幅有望在四季度见顶回落。从历史看,2%-2.5%的CPI区间在我国远算不上高通胀,即使在发达国家也离2%的政策目标不远。面对当前部分食品、房屋租金、医疗价格、文化教育服务这几方面的价格上涨,应主要从供给侧去改善供需矛盾,从而更好地满足人民对高质量生活的向往。

  (作者系民生银行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经济观察报宏观经济特约研究员)

(编辑:董湘依)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以其它方式使用。
关注中新经纬微信公众号(微信搜索“中新经纬”或“jwview”),看更多精彩财经资讯。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经纬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京B2-20230170]  [京ICP备17012796号-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513525309 报料邮箱(可文字、音视频):zhongxinjingwei@chinanews.com.cn

Copyright ©2017-2024 jwvie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中新经闻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