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新经纬>>理财>>正文

货基银行理财收益双双走低 低风险理财还有没好去处?

2018-09-26 15:09:57 羊城晚报

  货基银行理财收益双双走低 低风险理财还有没好去处?

  羊城晚报记者 莫谨榕

  货币基金和银行理财曾是低风险理财的两大热门选择,但随着资管新规的落地,保本保收益的理财产品正逐步退出市场,货基和银行理财的收益不断走低。近期,货币基金平均七日年化收益率跌破3%,截至本月第二周,74只互联网“宝宝”类产品平均七日年化收益率连续十周下降,银行理财产品更创下去年10月初以来最低收益水平。业内人士预计,短期内,银行理财和货币基金收益率即使有短暂小幅反弹,也不影响大概率继续下行的趋势。那么,低风险理财还有好去处吗?

  货基平均收益率跌破3%

  羊城晚报记者据Wind数据库统计发现,上周,货币基金平均七日年化收益率已经跌至2.974%,相比前一周3.054%的收益率下跌0.08个百分点。据融360数据显示,本月第二周(9月7日——9月13日),74只互联网“宝宝”类产品的平均七日年化收益率为3.25%,较上一周下降0.07个百分点,连续十周下降,并创去年2月以来的最低收益水平。

  从不同类型销售平台来看,本月第二周第三方支付系“宝宝”平均七日年化收益率为3.35%,稳居榜首,银行系“宝宝”平均七日年化收益率为3.29%,排在次席,基金系“宝宝”平均七日年化收益率为3.20%,代销系“宝宝”平均七日年化收益率为3.04%。由此可见,第三方支付平台和银行在挑选货币基金的时候更加注重收益率。

  而银行理财产品也同样出现收益率下滑的情况。融360数据显示,9月14日-9月20日,银行理财产品发行量共2422款,较此前一周增加了20款;平均预期年化收益率为4.57%,较此前一周下降了0.02个百分点,连续3周下跌,创去年10月初以来最低收益水平;平均期限为175款,较此前一周缩短了13天。而根据普益标准统计显示,今年8月,全国银行理财收益环比下跌8个百分点至4.44%。

  短期内收益或再下行

  对于年内银行理财产品和货币基金收益率普降的情况,普益标准研究员魏骥遥对羊城晚报记者分析,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资管新规发布以来,严控期限错配,禁止资金池模式,运作模式的转变对理财产品的收益率造成不小的压力。此外,近期市场流动性偏向合理充裕,推动利率水平下降,理财产品以及货币基金收益率也随之下降。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短期内银行理财产品和货币基金的收益率或还会维持下行趋势。融360金融分析师杨慧敏告诉记者,虽然9月份季末流动性会存在各种影响因素,但央行投放增加,流动性还是会保持合理充裕,所以银行理财和货币基金收益率即使有短暂小幅反弹,也不影响大概率继续下行的趋势。

  魏骥遥也认为,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在过渡期内将呈现在一定范围内波动的态势。受客户消费偏好以及保本理财产品受限,各大银行纷纷推出结构化存款以应对资金压力,而该理财产品的收益率浮动范围为2%-10%。随着消费者对净值型理财产品的逐渐接受,银行资金管理能力的提升,收益率浮动范围将逐渐收窄,市场总体收益率将有所回升。市场利率未来一段时间内还将处于较低的水平,货币基金的收益率短期内回升压力较大。

  短债基金、结构性存款成新宠

  一方面是银行理财产品和货币基金的收益率持续下降,另一方面,随着资管新规的落地,保本保收益的理财产品正逐步退出市场,投资者如何调整理财“钱袋子”?

  在资管新规的要求下,银行理财产品逐渐打破刚性兑付。对于部分风险偏好较低的投资者,结构性存款或许是替代品之一。魏骥遥表示,虽然资管新规严格限制保本保收益产品,但是银行的产品设计风格受主要客户风险厌恶偏好的制约还是会倾向于低风险。比如当前市场流行的结构性存款,“定期存款+期权”的模式使产品风险处于较低水平。

  此外,90天以内封闭式理财也要逐渐退出市场,对于青睐短期理财的投资者,魏骥遥则建议,在短期封闭式理财退出市场的境况下,对安全性和流动性有较高要求的投资者,可以转而关注以标准化资产为投资方向的中低风险基金产品,比如超短债基金,短债基金以及短融债券基金等,还可以选择活期类货币基金作为投资对象。

  财经热观察

  今后选理财产品不能只看收益

  杨慧敏提醒,尽管短债基金的收益率略高于货币基金,但风险也同样高于货币基金。“货币基金和短期债基的资产配置不同,货币基金主要投资于货币市场工具,而短期债基主要投向各类债券,风险略高于货币基金。而且,短期债基一般都有几周或者几个月的封闭期,而货币基金可以随时申赎,对于炒股的投资者,就可以利用场内货币基金将账户内闲置资金发挥最大价值。”

  对于银行理财产品呈现的新变化,理财分析师普遍认为,未来投资者甄选理财产品时,切记不可只关注收益率和费率,要更着重识别其投资对象,投资模式等方面,确保其风险等级处于低位,“闭着眼投资”的时代将一去不复返。

(编辑:万可义)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以其它方式使用。
关注中新经纬微信公众号(微信搜索“中新经纬”或“jwview”),看更多精彩财经资讯。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经纬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京B2-20230170]  [京ICP备17012796号-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513525309 报料邮箱(可文字、音视频):zhongxinjingwei@chinanews.com.cn

Copyright ©2017-2024 jwvie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中新经闻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