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新经纬>>专栏>>正文

桂浩明:规范停牌行为 维护市场秩序

2018-11-08 14:09:56 中新经纬

  中新经纬客户端11月8日电 题:《桂浩明:规范停牌行为 维护市场秩序》

  作者 桂浩明(申万研究所首席市场专家、中新经纬特约专家)

  有统计显示,目前沪深股市3000多家上市公司中,有60多家处于停牌状态,其中停牌超过3个月的有20来家,最长的则超过3年。这也就意味着,这些上市公司的股东,虽然名义上持有的是在证券交易所上市的流通股,但却没有进行交易的权力,其资产处于无法有效处置且缺乏预期的不稳定状况。与此同时,日前有几家停牌数月乃至10多个月的上市公司终于复牌了,其股价则均出现连续跌停。

  作为一种市场现象,这些公司的停牌的确是履行了相关的手续,而复牌后的走势也是由多方面因素所决定,因此投资者对此似乎无可非议。然而,人们不免心生疑虑:这些公司的停牌都是有充分的必要性吗?即便有,是否真的需要停牌几个月甚至几年?进一步说,虽然它们停牌进行资产整合的结果难以确定,但如果股票停牌时间能得到有效的控制,在保证信息对称的同时也保证股票的流动性,这些投资者又怎会面临对手中股票无法处置的困境?相反,如果在市场走势不佳的情况下,也能够及时进行卖出操作,便可以避免因为持续一字板跌停所遭受的重大损失。特别是对于那些通过融资加杠杆的投资者而言,股票的长期停牌,以及长期停牌后复牌时的单边无量下跌,其风险是极大的。

  显然,这里问题的关键是上市公司股票的长期停牌。从理论上来说,公司在交易所上市以后,股票就有了公开交易的权利,同时市场也因为其具有了流动性而予以重新定价。公司股价在上市前后之所以会有很大的差距,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有没有流动性。因此,上市公司应该全力保证股票在股市上的流动,而交易所则把剥夺其流动权(亦即退市)作为对上市公司的最高处罚。

  早期,沪深股市中很少出现长期停牌,一般只是在开股东大会及公布报表时,为了信息的公平披露而临时停牌。后来,随着信息传播方式的多元化,遇到这种情况也不需要停牌了。但同时却出现了另外几种类型的停牌,如公司进行资产整合,包括重组、收购、增发等,为避免信息不对称而停牌;又如因为股票大跌,为避免大股东质押爆仓而停牌。当然最奇葩的是在2015年股市“异常波动”时,为了不至于出现“千股跌停”的状况,很多上市公司不约而同地申请停牌,于是就有了“千股停牌”。

  回头来说,在某个特定的时点、特定的场景下,上市公司停牌是必要的,但这毕竟是以牺牲股票流动性为代价,对于投资者而言是相关股票交易权利的被剥夺,理应得到严格控制。但事实上,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多年来上市公司滥用停牌的现象一直十分严重,有的公司甚至一停就是几年,这种状况的出现,严重影响了股票交易的正常秩序,也对投资者利益带来了很大的伤害。

  近几年来,监管部门为避免上市公司无序停牌给投资者带来的损失,以及对市场造成的风险,加强了监管。2016年沪深两地的证券交易所专门出台了相关的规则,对于抑制大面积的无序停牌,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不过总体而言,由于停牌制度的大框架仍然不太明朗,上市公司任意停牌、轻率停牌,以及大股东为一己私利而停牌的局面,仍然屡禁不止。再加上此间市场震荡加大,大盘下跌严重,使得长期停牌的风险进一步积累,成为影响市场稳定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针对这种状况,最近监管部门作出决定,明确在这个问题上的三个原则:上市的股票,以不停牌为原则、停牌为例外;对确实需要停牌的股票,以短期停牌为原则,长期停牌为例外;对存在停牌事项的股票,以间断性停牌为原则,连续性停牌为例外。这些原则的确定,实际上是给上市公司的停牌行为上了紧箍咒,明确了确保交易的大前提,并且要求最大限度地保障交易机会。

  根据上述原则,今后上市公司不能再以相关事项不确定为由随意申请停牌,上市公司处于破产重整期原则上不能停牌,只有在并购重组委工作会议召开当日才能停牌。此外,提高初始停牌时的信息披露标准,要求在停牌期间的重点阶段进行相应的信息披露,不能以申请停牌代替相关各方的保密义务。而上市公司股票超过规定期限仍然不复牌的,证券交易所则有权予以强制复牌。显然,这样的制度安排,较之过去的一些规定,不但增加了对于停牌的限制,而且对公司在停牌期间需要履行的信息披露义务也有了更为明确的要求,具有更为切实的可操作性。也因为这样,有人将监管部门这一最新的停牌条例,称之为“史上最严”的停牌新规。应该说,这种对上市公司停牌行为的严格限制,在本质上是对投资者利益的一种根本性的保护。而从市场已有的实践来看,制定并实行这样的制度是十分必要的。

  随着监管部门对于上市公司停牌原则的明确,证券交易所层面相应的配套措施也需要紧紧跟上,特别是对于违反停牌原则的行为,要有严厉的处罚。就目前而言,对那些长期停牌的“钉子户”就必须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应该看到,只有投资者的股票交易机会有了保证,证券市场的有效性才能够体现出来,人们也才会根据自身对市场以及公司的判断,放心大胆地入市。这将为股市的稳定及常态化运行,提供良好的基础。(中新经纬APP)

  桂浩明

  关注中新经纬微信公众号(微信搜索“中新经纬”或“jwview”),看更多精彩财经资讯。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本文不代表中新经纬观点。

(编辑:冯方)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以其它方式使用。
关注中新经纬微信公众号(微信搜索“中新经纬”或“jwview”),看更多精彩财经资讯。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经纬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京B2-20230170]  [京ICP备17012796号-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513525309 报料邮箱(可文字、音视频):zhongxinjingwei@chinanews.com.cn

Copyright ©2017-2024 jwvie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中新经闻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