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新经纬>>金融>>正文

货币政策不搞“大水漫灌” 存量资金稳投资势在必行

2018-11-16 10:13:19 经济日报

  货币政策不搞“大水漫灌” 存量资金稳投资势在必行

  央行日前发布的《2018年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显示,前三季度国内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3.3%,增速同比大幅收缩16.5个百分点,并且是连续10个月的回落。另有统计资料显示,前三季度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为5.4%,比去年同期下降了2.5个百分点,给同期GDP增速造成了一定影响。

  尽管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0月份固定资产投资增幅有所回升,但此前连续多个月投资增速大大低于市场预期。其原因在于,基建投资需要真金白银,主要来源有财政资金、银行贷款、政府债、企业债和民间投资等。过去几年,为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我国货币政策坚持不搞“大水漫灌”,财政政策注重提防增加地方政府隐形债务,而且在经济下行压力持续的形势下,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强了顺周期管理,自觉收缩信贷。这些因素都意味着依靠增量资金推动投资的可能性变小,最大程度地调配存量资金促进投资已势在必行。

  首先是中央财政赤字幅度可适当调整。中央政府是基建投资的主体,而且通过转移支付等手段能做到有效平衡与局部优先,在强化资金聚集与规模效应的基础上突出了“补短板”的导向。因此,按照财政政策更加积极的思路,有必要将中央财政赤字率适当提高,加大财政政策对稳投资与稳增长的支持力度。目前,我国财政赤字水平不仅低于欧美国家,也低于新兴市场经济体,具备一定的扩充空间,而且提高赤字率也是对冲财政支出随减税效应而弱化的有效途径。

  其次是可调整优化地方政府债券结构。地方政府债券是地方基建投融资的重要来源,由于发行规模的严格控制,地方政府债券作用于基建投资的量能受到抑制。对此,可通过压缩一般债券规模,并相应增加专项债券规模,来放大其对基建投资的作用。与一般债券以一般公共预算作为主要偿还来源有所不同,专项债券以项目收益和地方政府信誉作为双重支撑,利率水平高于国债和地方政府一般债券,自然更能受到市场欢迎和顺利获得融资。同时,专项债券对准的基建目标基本上是“补短板”项目,如轨道交通、水资源开发、乡村振兴等。因而,近4年来不仅专项债券发行规模逐年递增,而且从今年开始专项债券增量首超一般债券增量。债券结构的这种调整优化,既能有效控制地方政府债券发行规模,也能提高资金投资和基建项目的对接效率。

  再次是城投债的增量调整问题。城投债融资是地方基建投资的重要补充,但也是去杠杆与强监管的重点。受相关政策影响,市场对城投债的投资热情从今年下半年开始升温,而且城投利差收窄的幅度与进度均好于企业债与公司债,城投债客观上存在着扩张发行规模的需要。服务于基建投资的需要,城投债发行未来或将在监管允许的前提下适度“踩油门”。

  最后是PPP的参与主体调整问题。在所有推动加强基建投资的基本方式中,PPP应当是最优化选择。之所以如此,除了政府通过购买服务参与其中外,还能够最大限度调动社会资本的力量。不过,据财政部数据,目前参与PPP项目的社会资本超过76%来自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占比仅接近24%。未来有必要进一步扩大民营资本在PPP中的比重。一方面,要建立起吸引民间资本投资的项目储备库,及时对外公开发布对民间资本吸引力强的项目,并构筑向民间资本推介项目的长效机制;另一方面,要继续对PPP项目进行过滤性筛选,确保推荐到民营企业面前的PPP项目不仅质好品优,而且有利可图。同时,政府PPP基金应积极探索与民营资本合作的模式、路径,对民营企业参与的PPP项目要给予倾斜。此外,还要扩大PPP项目的资产证券化比例,畅通民营资本的退出渠道。(作者:张 锐)

(编辑:刘虹利)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以其它方式使用。
关注中新经纬微信公众号(微信搜索“中新经纬”或“jwview”),看更多精彩财经资讯。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经纬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京B2-20230170]  [京ICP备17012796号-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513525309 报料邮箱(可文字、音视频):zhongxinjingwei@chinanews.com.cn

Copyright ©2017-2024 jwvie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中新经闻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