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新经纬>>汽车>>正文

新能源汽车有巨变!你关心的价格、续航,有答案了

2018-11-19 08:44:37 央视财经

  透露一则大消息:新能源汽车有巨变!你关心的价格、续航,有答案了

  2015年10月份开始,全球大部分新能源汽车发展方向把产品由传统的镍和电钴调成了三元前驱体。

  这对整个行业意味着什么?为什么三元电池对新能源汽车的作用越来越大?新能源产业的王牌和底牌是什么?多位业内人士做客央视财经频道《对话》栏目演播室,进行深度解析!

  亚太矿业合作将助力新能源产业腾飞? 

  比亚迪汽车公关总监 杨昭:目前国内新能源汽车主要采用的是两种动力电池的形式,一种是磷酸铁锂,一种是三元电池。应该来讲今年,我们采用的是523镍钴锰材料,未来将采用622镍钴锰材料。这个原材料是动力电池里面非常重要的正极材料。整个新能源产业在三元动力电池这块的需求是非常大的,对应的三元材料的需求也是非常大的。

  北京理工大学材料学院教授苏岳锋在《对话》栏目中表示,现在国内做正极材料的厂商公布了有10家,这个项目生产量达到了年产第一期是4万吨。“这个量从单体企业来讲可能是在我们国家在全球那都是第一的。现在他们规划的产能主要是用三元电池来作为一个规划的一个产品,对镍的需求量,或者对镍钴的需求量会非常地巨大。所以这个项目对于未来三元材料在国内稳定的一个供给(或者镍钴这种资源稳定的供给)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揭秘引领新能源产业的王牌和底牌

  

  中冶瑞木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宗绍兴说,制约整个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关键问题是原料,所以既然在国外解决了原料来源的问题,这就成为了一个非常大的优势。“构成原料的这三种元素就是镍、钴、锰,也就是说本身的技术优势。实际上针对(巴布亚新几内亚)这个原料,我们定制式的开发了一个短流程的工艺。这样和国内其他竞争对手相比,我们的工艺流程比别人短了一块,这样意味着未来我们整个产品的成本会比别人低。”

  

  中冶新材料项目技术负责人张阳告诉我们,之所以在曹妃甸新材料项目来造这个三元前驱体,跟国内的同行有两大不同。

  “首先我们用的原料,我们是一步炼到三元前驱体,而并不是像国内同行,先做到一个冶炼级的产品,然后再来做电池级的产品。这一个步骤就省掉了蒸发、浓缩、结晶、反溶。折算人民币1吨金属镍的冶炼成本至少是少2000元以上。这样的方式会使产业链越长、投资越大、工艺越难。要有实力的公司来做这个,我们有这个实力,这是第一个原因。

  第二个原因是我们在曹妃甸做这个项目,我们做的是低成本,通常情况下镍钴冶炼做的萃取是成本非常高,而且废水量也比较大,我们在曹妃甸这个新材料项目做的是进行的一些工艺上的优化。废水量,还有这些酸碱消耗助剂,只有传统冶炼行业的一半,这1吨金属镍的冶炼成本至少能省5000块钱。

  这个是从根本上的设计优化而进行的工艺的节约,毋庸置疑,是市场上一个非常大的优势。”

  全球第三大钴生产商将在这里诞生?

  对于新能源汽车电池的重要组成部分的生产还是市场,前景都非常可观,中冶瑞木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宗绍兴说,未来全球第三大钴生产商将在这里诞生。“我们也在谋划,根据市场需求在谋划巴布亚新几内亚项目的产能翻番,就是做二期工程,目前我们还在开展前期工作,我们也希望二期扩建的话,能够尽快把它做起来,做起来以后这样我们一年巴布亚新几内亚这个矿,镍的供应能力由现在的35000吨,大致上提到68000到70000吨,钴的供应能力大致上由现在34000吨,能够提到68000吨左右,如果到68000吨,我们巴布亚新几内亚这个钴的产量,大致在全世界应该能排进前三。”

  未来新能源汽车成本将迎来巨变?

  中冶瑞木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宗绍兴认为,按照整个建设计划,在2017年10月22日举行了开工仪式,看到第一批产品的时间就在今年(2018)年底。

  第一批产品会对整个的国内的新能源的市场,整个这条产业链,带来什么样变化和影响,专家回应道,首先可以解决国内市场对高性能的三元电池需求的巨大缺口。第二个就是,解决三元材料或者正极材料的这种成本下降,最终对电动汽车整体成本的控制可以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

  新能源汽车价格要降价? 比亚迪汽车公关总监杨昭告诉我们,电动汽车的这个成本核算不仅仅是正极材料价格这么简单。当然这个原材料成本的价格变化也是非常重要的。新能源汽车的续航能力会提升? 杨昭说,从之前用的333的镍钴锰材料,到今年主要行业都是用523的镍钴锰材料,到明年的622镍钴锰材料,应该会非常有机会去装机,相对应的这个电池的能量密度,续航里程都会相对应的提升,今年电动汽车的综合续航里程,基本上都普遍地超过400公里以上了,已经可以完全满足我们普通的消费者,甚至于网约车、出租车,这些营运用户的一些需求了。

  来源:央视财经《对话》

(编辑:姜莹)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以其它方式使用。
关注中新经纬微信公众号(微信搜索“中新经纬”或“jwview”),看更多精彩财经资讯。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经纬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京B2-20230170]  [京ICP备17012796号-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513525309 报料邮箱(可文字、音视频):zhongxinjingwei@chinanews.com.cn

Copyright ©2017-2024 jwvie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中新经闻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