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震:金融科技巨头闪电过会的背后,是“去金融化”吗?
中新经纬 | 2020-09-22 16:36:56

  中新经纬客户端9月22日电 题:《黄震:金融科技巨头闪电过会的背后,是“去金融化”吗?》

  作者 黄震(中央财经大学教授、金融法研究所所长)

  近日,蚂蚁集团成功过会,从IPO申请获受理到过会仅用了25天。值得注意的是,浙江蚂蚁小微金融服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蚂蚁金服”)启动上市前一个月,就将工商注册名变更为“蚂蚁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科技”替代“小微金融服务”。金融科技企业近两年可谓更名成风,“去金融化”似乎成了金融科技领域的一个高频词汇。随着中国金融业对外开放步伐加快,外资在华新设机构数量增加,对于“金融”这块“金”字招牌,国内金融科技巨头们真的能断舍离吗?

  金融科技巨头缘何更名去“金融化”?

  科技金融巨头凸显“科技”并非中国独有,科技已经成为美国金融科技企业标榜自己实力和战略的主要名词。随着科技与金融的深度融合,金融科技公司凸显自己的科技属性已然成为了世界性潮流。

  国内金融科技公司更名“去金融化”并非个例:2018年下半年,“京东金融”更名为“京东数字科技”;2019年9月,小米支付运营主体“北京小米支付技术有限公司”更名为“小米数字科技有限公司”;2020年6月,“蚂蚁金服”变更为“蚂蚁科技集团有限公司”;2020年8月“360金融”宣布更名为“360数科”。

  2019年全球金融科技100强榜单(Fintech100)中,蚂蚁金服和京东数字科技名列全球金融科技50强的第一和第三。

  国内巨头更名纷纷“去金融化”,更名只是表象,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五方面原因。

  一、企业发展规划及其定位的需要。在经历较长时间发展后,从最初以金融业务为主要收入的互联网金融企业发展到越来越以科技为主的金融科技企业,在企业发展规划及定位上综合各方面利弊,需要有一个明确的方向,明确自己未来长期发展是金融还是科技,这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二、金融强监管带来的影响。随着近几年金融行业牌照管理等监管措施加强,强监管时代到来,互联网金融企业转型为金融科技企业,继续做金融业务,并非易事。过去近二十年时间里,互联网金融企业走过了不少“弯路”,监管使原有金融业务合规成本陡增。

  三、市场估值因素的考量。金融行业资产负债表比别的行业更能反映经营情况,所以现在市场对金融企业的估值,普遍采用以净资产作为出发基准的市净率估值法,其估值普遍较低,而科技企业市场估值要高很多,主打“科技”面向未来的可能性更广泛,金融科技企业凸显“科技”也会获得高估值。

  四、“互联网金融”被污名化。金融科技脱胎于“互联网金融”,在弱监管时代,互联网金融经历了十多年野蛮生长,出现了鱼龙混杂、良莠不齐的状况,甚至屡有打着“互联网金融”旗号进行诈骗犯罪等情况,“互联网金融”已被污名化,金融科技公司避而远之也在情理之中。

  五、上市的需要。相较于主板,科创板要求相对较少、上市速度快、预期筹集资金多。选择上市于科创板的公司,除了估值以外,还必须考虑符合科创板定位以及优先支持条件的因素。《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企业上市推荐指引》中明确要求,保荐机构应当准确把握科创板定位,切实履行勤勉尽责要求,做好推荐企业是否符合科创板定位的核查论证工作,就企业是否符合相关行业范围、依靠核心技术开展生产经营、具有较强成长性等事项进行专业判断,审慎作出推荐决定,并就企业符合科创板定位出具专项意见。

  到底是金融还是科技?

  科技与金融的交融已成趋势。每一轮金融创新几乎总是伴随着科技创新。从2000年前后的网络银行大行其道,到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手机银行,再到5G通讯技术、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技术驱动下的智慧银行、5G银行等,这都是技术驱动金融进步的鲜活的例子。有人将金融科技的起源追溯到1865年传真机的发明和1866年第一条跨大西洋电缆的铺设,甚至更早追溯到印刷机的发明。时至今日,金融领域仍然是最先运用新技术的“实验田”。

  在中国,蚂蚁金服、京东金融、360金融等均脱胎于科技公司,可以说一出生就带着科技的基因。其成长主要沿着“产品——平台——基础设施”的发展路径。

  以蚂蚁金服为例,其起步于2004年成立的支付宝,支付宝起初是淘宝为了解决网络买卖双方信用问题应运而生的支付工具,后逐渐向更多的合作方提供支付服务,发展成为中国最大的第三方支付平台,而今支付宝的溢出效应不再局限于支付,它已正式升级为数字生活开放平台,渗透到了征信等全社会各个角落。人们的生活也越来越离不开支付宝,可以说它形成了新的“基础设施”。一方面,科技发展驱动催生了支付宝的诞生;另一方面,支付宝开发出了一些理财产品,它的业务又有金融业务属性。那么支付宝到底是金融机构还是科技公司呢?也许真的很难将其准确定位。

  可以肯定的是,在未来,技术要素将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是“金融科技”还是“科技金融”?

  “金融”和“科技”是一体两面。金融科技巨头纷纷将“金融”二字去掉,容易被外界误解为“去金融化”,实际上这种理解并不准确。应该看到的是金融和科技双向融合的这股世界性潮流,且正在形成一个新的创新领域。如果做金融比做科技多一点,它就是科技金融;如果科技多一点,它就是金融科技,主要还是服务于金融。不管怎么样,都体现着各个企业自己的战略部署。

  从“蚂蚁金服”到“蚂蚁科技集团”的变更,一方面代表着业务版图的扩大,另一方面则是对金融服务定位的弱化。

  360数科科技业务占比从2019年初的0.8%跃升到年底的22%,2019年科技收入增速高达336%,而2018年为228%,今年二季度其促成交易金额逾146亿,同比增长282.3%。在它的业务中,技术服务快速增长,从一个侧面也代表了对于市场上的长期战略定位。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两家公司科技收入占比大幅增加,这使人不约而同会联想到,将名称去掉“金融”二字,难道它们以后不做金融了?

  金融科技巨头还做不做金融?

  从支付宝到成立蚂蚁金服,再到近期更名上市,我们可以明显看出其经历的三个阶段:支付工具→互联网金融→金融科技。从发展上看,确实技术所占地位越来越重要。然而,在金融业务方面,蚂蚁金服可以说是所有金融科技公司中拿到牌照最多的,就在过会之前又拿到一块消费金融公司牌照。其它金融科技巨头这些年也一直在布局获取相关的金融牌照。

  对于金融牌照,几大巨头不约而同在不同场合表示,以后的发展会以科技为主,拿牌照是为了在找不到合作伙伴的时候也可以自己进行创新,更多的是以技术服务为主,输出技术给金融机构。国有四大行纷纷“牵手”互联网巨头,达成长期合作。总体来看,蚂蚁、京东、百度等巨头的表态基本一致,难道说它们真的要“去金融化”只做科技服务与输出?

  中国互联网金融经过了十年野蛮生长之后,强监管已到来,国家已经明确提出,所有的金融业务都要纳入监管,所有的金融机构都要实施牌照管理。这些企业拿到金融牌照以后,更不会放弃和进行业务切割,相反会进行更好地整合。

  值得注意的是,蚂蚁集团上市恰逢央行《金融控股公司监督管理试行办法》等金融政策新规密集发布。对于新规会否对蚂蚁集团的业务发展和竞争力产生较大影响,上交所披露的蚂蚁集团第二轮审核问询函回复中,针对“民间借贷利率司法保护上限”“金控准入管理”等政策新规,蚂蚁集团表示,相关监管体制、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变化可能增加公司的合规难度和提高合规成本,但不会对公司的持续经营能力造成重大不利影响。

  蚂蚁金服更名为蚂蚁科技,除了蚂蚁确实着重回归科技以外,有业内人士认为,蚂蚁此举或与金融控股的相关办法不无关系。近日,蚂蚁集团透露,拟通过全资子公司“浙江融信”为主体申请设立金融控股公司并接受监管。这会否仅仅是一个开始?设立金融控股公司是否会成为一股新的潮流,还有待观察。

  巨头更名去“金融”加“科技”,背后的原因或许比我们看到的更为复杂,甚至有一定的偶然性,但“科技驱动创新”已然是大势所趋。在科技驱动金融创新的背景下,估“科技”的值,赚“金融”的钱,也许是金融科技下半场的生存之道。(中新经纬APP)

黄震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本文不代表中新经纬观点。

责任编辑:董湘依

思想慧
汇集学者智慧
点击收获此专辑更多精彩内容

精彩资讯尽在中新经纬APP,点击阅读

  • 中新经纬

    权威 前瞻 专业 亲和

  • 成都:确认多收取的燃气费将责成企业全额退款
  • 全国多地启动燃气表、水表等计量器具检查
  • V观财报|迪安诊断2023年净利降近八成,第四季度亏超2亿
打开 op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