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燕清:双11大考,快递柜与驿站模式谁能走得更远?
中新经纬 | 2022-11-11 17:19:00

  中新经纬11月11日电 题:双11大考,快递柜与驿站模式谁能走得更远?

  作者 宋燕清 运联智库研究员

  每年双11都像物流的一次年终大考,各大快递企业都在拼效率、拼单量,拼末端服务的履约能力,尤其是后者,总能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

  快递柜和驿站很少同时在一个小区出现。其主要原因是柜体投放和门店租赁在成本和管理形式上存在差异,这也导致了二者的目标群体有很大的区别。两种模式谁能走得更远?谁才是最后一公里的终极解决方案?

  复杂交付需多元化解决方案

  2020年,中国的快递日均单量就已经突破了2亿件,如此大的包裹数,早就超过了现有快递服务行业人群可派送的单量。商家承诺的“送货上门”成为难题,随之而来的便是用户对末端派送服务的日益不满:

  一方面,单量增加带来的派送压力让快递员不得不将越来越多的快件存入快递柜/驿站。另一方面,消费者抱着“送货上门”的期望下了单,等来的却是快递柜/驿站的取件码。

  物品的交付是到人还是到柜/站,每个用户的需求并不相同;快递员在派单过程中也没有时间和精力做到单单询问、单单上门。如何在消化高单量的前提下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服务需求,才是电商平台、快递企业在末端服务布局时要考虑的重点。

  所以,近两年能够明显感觉到,越来越多的快递企业开始从价格战的泥沼中抽身而出,从“低价抢市场”的玩法改为“服务创利润”的策略,“最后一公里”成为全行业都想攻克的难题。

  2020年国家邮政局就表示,将研究出台支持智能快件箱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智能快件箱作为公共服务设施的属性,积极推动其“六进”(进社区、进机关、进校园、进商厦、进农村、进交通枢纽场站);2022年初,又发布了促进邮政快递业更贴近民生的七件实事,支持末端服务设施多元发展,以老旧小区改造为契机加快推进快递柜、驿站等末端设施建设,确保智能快递箱的投递率达到10%以上、快递公共服务站数量达到11.5万个。

  从国家规划的层面来看,快递柜和驿站已经被认定为快递末端服务的两种形式,相信随着政策的落实,快递柜的投放成本和管理费用会在一定程度上有所下降,驿站也将迎来新一波的增长。

  不同赛道却都有本“难念的经”

  一个是锁定了小范围、高密度的都市100米智慧生活圈;一个是致力于整合商户资源、全网布局的新型社区服务平台。虽然今后不会在同一个赛道撞车,但各自却面临着不小的关卡:

  对于驿站平台来说:(1)如何提高加盟商的服务履约能力是一大难题。(2)驿站模式缺乏服务/技术壁垒,入场玩家增多。目前,通达系等几乎所有快递公司都在做最后一公里的布局,而且电商平台也在不断入局;不仅京东在做,未来抖音也可能做,这是必然的。因为每家电商之间的服务不一样,要求的履约能力也不一样,所以目前呈现出分散的趋势。未来快递流量、包裹流量的整合是他们要面临的最大的问题。

  对于智能快递柜来说:(1)柜体投放的成本问题、非标件和大件难处理的问题都有待解决。(2)现行试点的O2O服务虽然有希望规模化,但想要全网推行还需要经历时间的考验。这都是快递驿站和快递柜不得不面对且决定其能走多远的关键。(中新经纬APP)

  本文由中新经纬研究院选编,因选编产生的作品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选编内容涉及的观点仅代表原作者,不代表中新经纬观点。

责任编辑:孙庆阳

来源:中新经纬

编辑:杨京川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未经过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思想慧
汇集学者智慧
点击收获此专辑更多精彩内容

精彩资讯尽在中新经纬APP,点击阅读

  • 中新经纬

    权威 前瞻 专业 亲和

  • 图解年报丨露露、养元营收差距再缩小,养元净利两连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