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振鹏:“性能过剩”是制约手机出货量的原因吗?
中新经纬 | 2022-11-16 15:12:26

  中新经纬11月16日电 题:“性能过剩”是制约手机出货量的原因吗?

  作者 梁振鹏 资深产业经济观察家、消费电子行业分析师

  2022年以来,国产手机品牌出货量下降较为明显,据中国信通院发布的数据,2022年1-8月,国产品牌手机出货量累计1.51亿部,同比下降25.8%,占同期手机出货量的86.4%。手机出货量下降是哪些因素导致?

  从需求的角度看,一方面,疫情反复影响了很多消费者的收入水平和对未来收入的预期,消费者换新手机的欲望降低,对换手机的费用预算也降低,导致智能手机销量下滑。另一方面,目前市场上大多数发布的新品都是5G手机,4G手机向5G手机的过渡已经基本完成,智能手机市场更新换代的动力减弱,导致出货量下降。

  从手机技术角度看,2022年智能手机CPU(中央处理器)提升度有限,也影响了手机消费。前几年智能手机换代,新一代使用的CPU往往能比上一代速度快一倍,手机技术明显的变化加强了消费者换机动力。而且,操作系统和软件的更新迭代,对手机硬件配置的更新也具有推动作用。而2022年主流智能手机CPU运行效率、运行速度提升有限,一般最多提升20%-30%水平,其中芯片是一方面原因,另一方面提高运行效率会带来手机发热的问题,散热系统的不足也成为重要制约因素。

  从行业角度看,消费需求的降低、技术的不足抑制了包括手机在内的消费电子市场的发展。手机企业为促进需求也采取了多种策略。比如在手机摄像头等硬件上作出改进,或以提升音质等微创新方式作为促进销售的吸引点。

  有观点认为,目前智能手机“性能过剩”,应对销量下降,手机功能的提升可以向这些微创新或提升服务的方面发展。其实,现在所谓的手机“性能过剩”,主要是指CPU提升与散热系统的矛盾没有很好地解决,导致消费者体验下降,换机需求不足。智能手机还不存在真正的“性能过剩”。手机游戏、商务办公、直播与短视频需求大幅提升下,对手机摄像头、CPU运行效率、内存等要求也越来越高,仍需要厂商多方面突破。

  笔者认为,提升音质效果等“微创新”或许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缓手机消费下降的影响,但如果手机厂商想度过这个电子消费的“寒冬”,还是应在CPU、操作系统、软件、内存、闪存、显示屏等上游零部件、核心系统上实现突破。(中新经纬APP)

  本文由中新经纬研究院选编,因选编产生的作品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选编内容涉及的观点仅代表原作者,不代表中新经纬观点。

  责任编辑:张芷菡

来源:中新经纬

编辑:吴晓薇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未经过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思想慧
汇集学者智慧
点击收获此专辑更多精彩内容

精彩资讯尽在中新经纬APP,点击阅读

  • 中新经纬

    权威 前瞻 专业 亲和

  • 经纬早班车|收入下调吓崩市场?Meta盘后跌19%;卖一辆亏13万美元,福特电动汽车“拖后腿”
  • 图解年报丨露露、养元营收差距再缩小,养元净利两连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