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生“冲刺”大厂:期待年薪20万以上,老员工面对“薪资倒挂”

  毕业生“冲刺”大厂:期待年薪20万以上,老员工面对“薪资倒挂”

  高校毕业生进入“大厂”,开始进入最后的“冲刺”阶段。

  从11月中旬开始,北京字节跳动科技有限公司开始进行2022届校招的补录工作,相关工作将持续到11月30日。而从9月底、10月初,腾讯、京东、百度等也启动了校招,相关工作也进入最后的阶段。

  这使很多以“大厂”为目标的毕业生,正在做最后的努力。

  “我的专业是应用统计专硕,求职意向是互联网领域的数据分析师,目前投过的‘大厂’有腾讯、字节跳动、阿里巴巴、华为、OPPO、VIVO、拼多多等。”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的一名在读硕士研究生张志敏(化名)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他将求职的目标瞄准大厂“大厂”,但是目前还没有得到合适的机会。

  张志敏认为,即使刚刚入职,一线互联网公司的年薪至少在20万以上,他也将薪水的目标定在了20-25万元。这一薪水几乎是以大厂为目标的毕业生的“基础要求”,一些接受采访的毕业生认为薪水应该能达到30万元甚至更高。

  而对于已经入职的大厂老员工,不少人也感受到了“新生代”的冲击。一位在深圳某大厂入职两年,担任EDA工程师的王俊(化名)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据他所知,很多岗位应届毕业生的薪水确实更高,和老员工月薪相差从几千到几万都有。

  “新人成本低,有潜力,可以给企业注入新鲜血液,同时让老员工产生竞争压力,甚至淘汰掉相对低效率的老员工。”王俊说。

  “年轻就是本钱”

  根据教育部的数据,2022届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将超过千万,这使很多毕业生已早早做好就业准备。

  张志敏就是如此,他在2021年2月春节过后就开始寻找实习,之后就积极的向互联网“大厂”投简历。

  “大厂起点高平台高,薪酬待遇福利也好,周边的一些生活配套也会比较完善。”张志敏表示。

  根据BOSS直聘发布的《2021应届生就业趋势报告》指出,在2021年春招季,以数字技术类岗位为主的互联网、电子/通信和科学技术服务行业吸引了26.7%的应届生。

  今年6月智联招聘发布的《2021年大学生就业力调查报告》指出,大学生最期待进入互联网企业,心怀“大厂梦”,有25.4%的毕业生希望进入IT/通信/电子/互联网行业。

  期望进入“大厂”,对于毕业生来说是非常现实的选择,这意味着他们的薪水可以比同届毕业生期待的高出数倍。

  根据《2021年大学生就业力调查报告》,应届生期望薪资集中在4000-6000元区间(月薪)。《2021应届生就业趋势报告》显示,2021年春招季,校招岗位平均招聘薪资6112元(月薪),同比增长4.7%,继续保持连年小幅增长的趋势。2021年应届生平均期望薪资为6030元,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

  而期待进入“大厂”的年轻人,最基本期待的年薪都在20万元以上,换算成月薪达到1.68万以上。

  一位大学应用统计专业的应届毕业生李夏(化名)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他从八月下旬开始投递简历,准备秋招,目前投过阿里巴巴、字节跳动、百度、美团、网易、b站等互联网公司。

  “如果能进大厂,薪水应该在税前三十万左右,我个人比较满意。”李夏表示,他主要投数据分析和商业分析岗位,目前已经拿到了offer。

  不过,对于已经进入“大厂”的老员工,他们正在直面“应届一代”的冲击。

  “应届毕业生和老员工‘薪资倒挂’这是很正常的,年轻就是本钱,他们的工资比老员工多出几千元并不罕见。”王俊表示,“但如果让我自己来说,我是不太满意入职大厂之后的薪酬增长。”

  对于互联网公司来说,年轻确实是“本钱”。根据前程无忧发布的《2021程序员群体洞察报告》,22-29岁的程序员占比高达55.7%,其次是30-35岁的从业者,占比为32.1%,而35岁及以上的程序员占比刚刚超过一成。

  招聘会“刹车”吗?

  究竟是大厂欢迎毕业生,还是毕业生喜欢大厂?从目前来看,这是一个双向选择。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此前以求职者的身份,向字节跳动一位HR了解招聘的信息,她热情表示今年字节跳动秋招的岗位还是挺多的,每个业务线都有很多岗位可以选择,建议搜索或者找自己的学长和学姐进行内推。

  “秋招流程依据不同的岗位而定,一般情况下流程是简历筛选——笔试——一面——二面——三面,大部分岗位要经历三轮面试,有的岗位可能需要四次。”这位HR表示,“对于应届生,在梳理简历时不要把笔墨过多的放在校园经历,应当更突出自己的实习经历和工作能力,描述好自己在以往实习经历中的数据,比如在某项目中实现社群活跃度的转化。”

  据上述字节跳动的HR介绍,除了薪水之外,每个月1500元/房补,免费三餐,报销打车费等,都是公司的福利。

  11月中旬到11月底,字节跳动开始了校招补录,据了解今年校招将招聘8000个岗位。

  但是,相对于想进入“大厂”的毕业生,相关招聘毕竟是“僧多粥少”。

  10月底,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就业研究所联合智联招聘发布《2021年三季度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景气报告》指出,与2021年二季度相比,本季度高校毕业生招聘需求增加了6.5%,但由于毕业生迎来秋季求职旺季,投递人数增加使得CIER指数环比下降。

  其中互联网/电子商务行业在高校毕业生就业景气度中排名第三,但CIER指数从二季度的3.93下降到3.38。

  另一个需要直面的问题是,进入“大厂”不容易,但是能够长期保留职位,除了努力之外,也需要一点运气。

  11月5日,字节跳动旗下的Ohayoo公布了裁员最新情况,表示“近期因业务变动,对部分岗位和人员进行调整,涉及79名员工,包括30名校招生。对涉及到校招生的情况调整为23名同学已内部转岗,3名同学在内部协调中,另4名同学未转岗选择离职,我们提供了离职补偿。”

  事实上,最近数年,互联网“大厂”的人员优化的传闻不绝于耳。

  另外,尽管很多互联网公司喊出了今年的校招是“史上最大规模”的口号,但是从不同渠道的消息显示,不少“大厂”今年发布的职位数量与薪资相比去年增速放缓。

  在这样的背景下,想去“大厂”的应届毕业生们早已做好了竞争的准备。

  “现在互联网的竞争都很激烈了,没有哪个岗位能独善其身。投简历之前提升自己竞争力的做法,最有效的就是去实习,而且是去大厂实习。”已经拿到了腾讯offer的许俊杰表示,他早已经从3月份就参与“大厂”的“暑期实习生招聘”,最终成功入职。

  返回21经济网首页 >>

【编辑:熊家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