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解读6万亿化债开闸:地方有更多精力拉动投资消费|宅男财经

  【宅男财经|首席面对面】11月18日,财政部就前10月财政收支情况答记者问时,宣布两项重大政策进展:一是11月9日将6万亿元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的新增地方债务限额下达各地,用于置换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部分省份已经启动发行工作。二是,财政部正在制定2025年地方债额度提前下达工作方案。

  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表示,通过发行地方债来化解隐形债务,同时能够增加地方财力,让地方政府有更多的精力和财力来拉动投资、带动消费、惠民生,从而促进经济增长。

  地方政府原本需要在2028年之前,偿还总额14.3万亿元的隐性债务,杨德龙表示,这一次增加了12万亿元的化债计划,大大减轻了地方政府还本付息的压力,预计未来五年节省利息高达6000亿元。此外,发行的地方债券期限长,短期内没有还款的压力,也为地方政府集中精力发展经济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杨德龙还称,发行国债来为投资募集资金弥补民间投资的不足,能起到稳定经济增长作用。财政政策也会持续发力,将会推动我国经济出现回升,争取实现年初定的5%左右的全年GDP增长目标,明年经济也会延续回升态势。

  杨德龙指出,作为经济的晴雨表,资本市场往往提前反映经济的变化,“从9月24日起,政策转向带来了一波大幅上涨的行情,一段时间调整后正在酝酿第二波上升的机会,对于后市大家要保持信心和耐心”。

  (文中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记者 董湘依 制作 郑铮 宅男财经出品)

【编辑:郑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