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新经纬>>金融>>正文

多位部长回应经济民生热点:今年经济工作这样干

2021-01-12 17:23:22 第一财经

  多位部长回应经济民生热点:今年经济工作这样干

  经历了极不平凡的2020年之后,作为“十四五”开局之年,2021年的经济工作怎么干?

  近期多位部长回应了大家最为关心的经济民生热点问题。例如,2021年经济形势怎么样;促消费、稳投资有哪些新举措;“卡脖子”技术如何攻关;减税降费有哪些新动作,如何避免政策退出的叠加效应等。

  一问:今年经济形势怎么样

  2020年,中国成为全球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兼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表示,预计2020年经济增速2%左右。中国仍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对于促进经济持续恢复和平稳发展,我们有信心、有基础、有底气。

  “机遇大于挑战,持续健康发展的基本面没有变。”肖亚庆用这句话为2021年工业发展形势做出判断。

  肖亚庆表示,外部环境依然复杂严峻,国内经济总体处于恢复期,不确定不稳定因素依然较多。虽然制造业投资增长仍显乏力,重点高技术领域“卡脖子”仍然突出等,但这些是发展中的问题,保持工业经济平稳健康发展,仍具有很多机遇和有利条件。

  面对疫情挑战,数字经济极大拓展和增强了我国经济发展的回旋空间和韧性。发展数字经济,5G是关键和基础。肖亚庆表示,要按照适度超前的原则,尽快完成5G地级及以上城市深度覆盖,并逐步向有条件的县镇加速延伸。同时,与相关部门加强协作,共同推进5G应用试点示范,推动培育5G应用生态。

  二问:促消费、稳投资有哪些新举措

  加强需求侧管理,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这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支撑。

  商务部部长王文涛表示,在促进畅通国内大循环方面,立足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激发消费潜力和活力,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优化流通网络布局,打通内循环堵点、补齐短板,提高国内大循环水平。

  消费是畅通国内大循环的关键环节和重要引擎。王文涛表示,首先要提升传统消费能级、加快培育新型消费,满足大家个性化、定制化消费需求。同时要加快线上线下融合,让流通效率高起来、成本降下来。还要优化消费升级平台,建设一刻钟社区便民生活圈,深入开展便利店品牌化连锁化三年行动,推动便利店进社区,改造一批早餐店、菜市场等便民服务设施。

  宁吉喆透露,今年将着力挖掘新兴消费潜力,制定出台《加快培育新型消费实施方案》;有序取消一些行政性限制消费购买的规定,推动养老、托育、家政等服务标准化、品牌化;建设辐射带动能力强、资源整合有优势的区域消费中心。

  投资方面,宁吉喆表示,围绕“两新一重”扩大有效投资,系统布局新型基础设施;全面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支持城市防洪排涝设施建设;加快川藏铁路、西部陆海新通道等重大交通项目建设;实施国家水网骨干工程,加快推进跨流域跨区域重大引水调水等150项重大水利工程建设。

  三问:“卡脖子”技术如何攻关

  科技部部长王志刚说,我们正在研究制定科技强国行动纲要,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大机遇,建立完善顶层目标牵引、重大任务带动、基础能力支撑的国家科技组织模式,瞄准人工智能、量子信息、集成电路、生命健康、脑科学、生物育种、空天科技、深地深海等前沿领域,推动重点领域项目、基地、人才、资金一体化配置。

  宁吉喆表示,在粮食、种子和耕地方面,编制新一轮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深入实施优质粮食工程;实施现代种业提升工程建设规划,推进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推进实施国家黑土地保护工程。

  当前,我国农作物自主选育品种面积占比超过95%,外资企业占我国种子市场份额3%左右,进口种子占全国用种量的0.1%。但我国种业自主创新确实与发达国家有差距,一些品种、领域和环节,如果出现极端断供情况,虽然不会“一卡就死”,但确实会影响农业发展速度、质量和效益。

  中央农办主任、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表示,将加快启动实施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缩小玉米、大豆、生猪、奶牛等品种和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坚决打赢种业翻身仗,确保中国碗主要装中国粮,中国粮主要用中国种。

  国家生猪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陈瑶生近日带领团队在中国内贸批发平台1688上开店售卖国产猪精和种猪,让农业科技商品化,最大限度地触达和普惠全社会的中小企业和养殖户,试图改变种猪长期依赖进口的现状,把种猪培育核心技术牢牢掌握在中国人自己手里。

  中国工程院院士康振生对第一财经表示,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和提高农业科技转化,都是中国农业“最先一公里”的重要内涵。我们的农业研发水平并不低,只不过很多农业科技都束之高阁了,导致目前中国农业科技的转化率只有发达国家的一半。而解决问题的关键,是让农业科技走出实验室,让农业科技商品化。

  四问:宏观政策如何不急转弯

  明年宏观政策如何保持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如何把握好时度效,不急转弯?

  宁吉喆表示,随着经济运行逐步恢复常态,宏观政策将逐步回归常态,一些临时性救助政策将稳妥退出,但必须坚持稳中求进,继续落实“六稳”“六保”工作任务和政策措施。稳定市场主体的政策,如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政策和信用贷款支持计划将延续实施。投资政策如中央预算内投资、地方专项建设债券总体稳定。

  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提质增效、更可持续。财政部部长刘昆表示,财政政策“提质增效”,主要是从优化结构和加强管理着眼,进一步完善政策实施机制,向内挖潜,切实提升政策效能和资金效益。

  “更可持续”,主要是支出规模和政策力度要保持基本稳定,为今后应对新的风险挑战留出政策空间。合理确定赤字率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规模,保持适度支出强度,保持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

  货币政策方面,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表示,2021年货币政策要“稳”字当头,保持好正常货币政策空间的可持续性。在总量方面,综合运用各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保持广义货币(M2)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

  在结构方面,发挥好货币政策工具精准滴灌作用,加大对科技创新、小微企业、绿色发展等重点任务的金融支持。同时,深化利率汇率市场化改革,巩固贷款实际利率下降成果,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

  疫情期间特殊的、阶段性的政策在完成使命后将退出,如何避免政策退出的叠加效应?对此,易纲表示,中国没有采取零利率甚至负利率,也没有实施量化宽松政策,是少数实施正常货币政策的主要经济体之一,一直以来也没有“大水漫灌”。因此,对于中国的货币政策而言,退出问题较小。

(编辑:张澍楠)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以其它方式使用。
关注中新经纬微信公众号(微信搜索“中新经纬”或“jwview”),看更多精彩财经资讯。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经纬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京B2-20230170]  [京ICP备17012796号-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513525309 报料邮箱(可文字、音视频):zhongxinjingwei@chinanews.com.cn

Copyright ©2017-2024 jwvie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中新经闻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