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新经纬>>宏观>>正文

【预见2021】2021年中国数字经济再提速

2021-01-14 18:39:02 中新经纬

  中新经纬客户端1月14日电 (王全宝)元旦过后的一周时间里,各地相继召开经济工作会议。按照以往惯例,地方政府在新年过后的第一场会议往往是未来一年施政的“风向标”。值得注意的是,“数字经济”成为今年多地经济发展的“标配”。

  2020年末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就提出,要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加大新型基础设施投资力度。

  去年,暴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催生了在线教育、数字网医疗、线上办公等新型业态逆势成长。加之,去年5月全国两会后,中央布局“新基建”,数字经济成为中国经济逆势崛起的新动能。可以预见,2021年数字经济发展将会再提速。

  那么,2021年,数字经济发展将会呈现何种态势?被认为是“新基建”的领头羊的5G该如何发展?传统工业该如何数字化转型?为此,中新经纬专访高校经济学家——清华大学互联网产业研究院院长朱岩,企业智库专家——数字中国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崔永庆。

  数字内需成为各行业关注的要点

  中新经纬:在新发展格局的背景下,2021年数字经济将呈现哪些发展趋势?

  朱岩:我个人认为,2021年,中国数字经济发展将会呈现诸多趋势:

  首先,在内需和新基建方面,数字内需成为双循环格局下各行业关注的要点,如何创造产品和服务的数字消费成为企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而新基建建设全面展开,5G、工业互联网、算力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将出现大量的投资和运营新模式。其中,融合基础设施领域将出现大量商业模式创新,而创新基础设施则成为国家科技力量提升的亮点。

  其次,在数字产业和数字平台方面,产业互联网将从萌芽期进入成长期,将诞生出基于数据要素的,以政府、协会商会、核心企业为主导的数字产业新生态,产业规模翻番增长。而消费互联网平台经济走向规范化运营,对涉金融业务进行严格监管,并导致平台开始剥离金融业务;金融科技创新进入新阶段,针对以主体信用为主的传统金融模式无法惠及中小微企业的弱点,出现基于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技术的交易信用体系。

  第三,在数据要素方面,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速度加快,《数据资产法》呼之欲出,各地开始大量涌现数据资产交易市场(中心);数据要素与土地、资本、科技、人力等要素的融合模式不断创新,并涌现出基于要素融合的新商业模式。

  此外,农业产业新生态将展现出“农业科技+金融科技+直播渠道”等多种新特征。

  崔永庆:2020年,在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国际环境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增加的大背景下,中国经济迎来了一系列新机遇,也面临着一系列新挑战。尤其是在“十四五”时期,中国将进入新发展阶段,构建以畅通国民经济循环为主的新发展格局。那么,作为经济发展强劲动能的数字经济,也在新发展格局的背景下孕育着新的生机。

  可以明确的是,2021年,在整体经济衰退式复苏的起点上,由于数字化、智能化的新需求正在改变着传统业态运行模式,数字经济的集体路径跳跃也将结下硕果。一批产业互联网领域企业的技术共振将引领数字经济的加速度,为国内经济注入可持续增长的动能。

  伴随各地对数字经济发展立法的一步步推进,数字经济的野蛮生长将告一段落,监管与创新互促互进、相互依存的关系将愈加凸显,这对促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也将起到积极作用。

  创新基础设施将会是政府直投的重点

  中新经纬:去年年底中央经济会议要求,加大新型基础设施投资力度,那么,2021年“新基建”在投资方面会有什么特点?

  朱岩:我的预判是,2021年的新基建将会大发展,鼓励创建新基建的投资和运营模式是新基建成败的关键。

  在信息基础设施方面,2021年,通讯网络基础设施投入力度会加大,一些多投资主体参与的模式将会出现。

  在融合基础设施方面,基于数据要素,传统基础设施对社会和经济的支撑内容发生改变,从而导致传统基础设施的运营模式发生革命。

  在创新基础设施方面,2021年的创新基础设施将会是政府直投的重点,会涌现大量引领全球科技发展方向的基础设施项目;同时,对产业技术创新基础设施,将会充分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出现多样化投资主体的产业创新集群。

  崔永庆:“新基建”是在中国经济发展下行压力下,为了提高逆发展趋势的新方位与有效途径。

  2021年,新基建将着眼于两个主要方面:一类是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演化生成的信息基础设施,另一类则是应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支撑传统基础设施转型升级,而形成的融合基础设施以及创新基础设施。

  新基建的快速成长带动经济的快速发展,将在未来成为数字经济的驱动力引擎。

  中新经纬:未来新基建的投资会在哪些领域会得到快速增长?

  朱岩:比如在新技术基础设施方面,将会出现新型的云计算和边缘计算基础设施、服务于信用体系的区块链基础设施和用于金融、交通等领域的人工智能基础设施。而算力基础设施将会以算力网的形式展现,IDC建设会出现局部过剩,并开始尝试联网的多层次优化计算模式。

  在航空领域,2021年将会出现大的变化。比如,航空企业的数字化服务渐成规模;局部的智慧交通体系开始建立,并开始出现车路协同的商业运行线路。

  崔永庆:2021年,新基建将涵盖工业互联网、云计算/数据中心、车联网、5G基站建设、人工智能、物联网、超高清、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城际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这9大部分。新基建具有本身创造财富的工作能力,同时还将赋能其他产业,为中国经济发展趋势引入新机遇。

  尤其在全拓数据近几年主攻的数据服务领域,其在智慧城市、新零售、新金融、智能制造,数字农业、未来教育等方向,以产业数字化为目标,运用大数据、云计算和AI等新一代数字技术,正在为各个实体经济、传统产业提供支持,进行全方位的产业数字化转型。

  中新经纬:作为基础设施的5G发展会有哪些布局和趋势?

  朱岩:2021年可以说是中国5G发展的关键之年,新增5G基站可能会接近100万,总数量超过150万。随着5G基站数量增加,5G在2G和2B上的应用场景开发将会成为5G发展的重要瓶颈。

  2021年5G建设必须要与产业融合发展,在产业数字化的过程中,用5G提升产业数字生态对数据要素的利用能力、创造新的产业价值。所以,必须用市场化的方式激发企业利用5G、工业互联网的积极性,用政策引导企业加入基于5G的产业生态新价值的创造过程。

  崔永庆:目前,中国已建成全球最大5G网络,累计建成5G基站71.8万个,推动共建共享5G基站33万个,遥遥领先于国外。

  2021年,中国将有序推进5G网络建设及应用,新建5G基站60万个以上,加快主要城市5G覆盖,基本实现全国市、县城区及部分乡镇5G良好覆盖,完成3+3+X数据中心布局,将装机能力提升至108万架。

  数字化转型之困:一是技术人才,二是运营理念

  中新经纬:产业的数字化转型会给企业发展带来哪些变化?

  朱岩:数字化不同于信息化,信息化更多的是向企业内要效益,通过流程优化实现三流合一,提升企业的竞争力,这一过程单一企业就可以完成;数字化更多的是要向产业链、产业生态要效益,其关键是做大产业生态的蛋糕,让所有数字化参与者受益。

  所以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不能只是单一企业来完成,需要产业生态的整体提升,这也是数字化转型的难点所在。

  产业数字化转型从宏观上是企业适应国家高质量发展、双循环经济发展格局的必然,从中观上是产业生态优化升级、创造新价值的途径,从微观上是企业进行模式创新、产品创新的方向。

  崔永庆:数字科技已经成为当下各行各业实现数字化升级转型的必选项,是实现数字经济发展的关键手段。产业数字化转型,可以有效提高企业的运作效率,并激发新业态、新模式,使得企业在竞争中脱颖而出,从而助力数字经济规模不断扩大,助推企业的实体经济与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

  中新经纬:目前企业数字化转型存在哪些问题?

  朱岩:数字化转型应该带来的产业秩序的变化,而不仅仅是企业自身的变化;但是企业可以通过赋予自己的产品和服务数字化内涵,来主动进行数字化转型、参与塑造新秩序。

  国家未来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出台了大量政策,但目前还存在着为了“上云”而“上云”、为了“数字化”而“数字化”的现象。推动市场主体参与数字化转型的最好方式就是让企业看到转型的价值所在,这需要政府要大胆完成自身的数字化转型,通过建立新的金融、税收等规则,重塑社会经济系统,进而改变产业生态的生存要素,让产业通过数字化转型获得更大发展。

  崔永庆:如今,企业想要顺利完成数字化转型的困难之处,一在于技术人才,二在于运营理念。

  技术人才层面不用多说,未来高技能人才短缺会越来越严重,特别是掌握了大数据和高级分析的专业技能人才,那么企业的下一步就应该来考虑如何将数字化人才整合到现有的组织架构中。对于全拓数据而言,每一个技术人才都是宝藏,可以挖掘出巨大的财富。

  在人才方面,全拓数据很早就有了对应的布局。五年前全拓就对技术人才储备上进行了深度调整,逐步建立了六家与知名高校联合成立的实验室,将高校变成全拓数据的人才储备库,让全拓的大数据应用创新和客户服务项目得到了快速响应和落地执行,同时也实现了更快的技术迭代。

  而运营理念,则是在另一个角度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好的理念不仅可以改变业务的经营方式,还会改变整体组织的决策方式。如果说先进的数据技术可以帮助企业通过数据运营实现打造数据价值、分享数据红利的新境界,但只有在获得最高管理层的支持后、达到运营理念的变革,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才会达到一个最佳效果。

  此外,在数字经济的漫长产业链上,企业并不一定只局限于内部,也没有必要“单打独斗”地进行数字化转型,各行各业可以展开类似的数据合作,共同发展,打造出更广泛的数据红利,才能在数字化转型这条道路上越走越远。

  专家简介

  朱岩,现任清华大学互联网产业研究院院长,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同时担任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先进信息技术应用实验室主任、医疗管理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等职务。

  崔永庆,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业领军人才、数字中国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杭州全拓科技创始人兼董事长。

  (中新经纬APP)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以其它方式使用。

(编辑:董文博)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以其它方式使用。
关注中新经纬微信公众号(微信搜索“中新经纬”或“jwview”),看更多精彩财经资讯。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经纬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京B2-20230170]  [京ICP备17012796号-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513525309 报料邮箱(可文字、音视频):zhongxinjingwei@chinanews.com.cn

Copyright ©2017-2024 jwvie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中新经闻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