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新经纬>>产经>>正文

【点石成金】养一头猪赚近2000元,为何养猪大户却很悲观?

2020-09-08 17:45:59 中新经纬

  《点石成金》由浙江大学财税大数据与政策研究中心汇集每日财讯商情,邀请专家深度点评,配合财经小知识和延伸阅读,为您呈现有态度、有价值的新闻。

  每日金语

  知足是天赋的财富,奢侈是人为的贫穷。——苏格拉底

  今日热点

  “养一头猪赚近2000元,养猪大户却很悲观”。养猪大户唐人神董事长陶一山说:“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各大养猪企业已发布的在建或将建的养猪项目规模将达20亿头,而中国猪肉消费仅6.5亿头,未来生猪行业会出现产能过剩,或将面临一场灾难。早已有养猪大户预测,到2022年,国内肉价将跌到10元(注:一公斤)。我更悲观,届时肉价跌到4-5元都是完全可能的。”猪肉等农产品价格随行就市,生产和流通已经完全市场化了。但是,市场调节也有缺陷。一是盲目性。只要看到有利可图,投资就一哄而上,容易导致生产过剩问题。二是滞后性。市场调节价格往往是中短期行为,难以确定价格的长期走势。盲目投资所导致的生产过剩也是一种滞后现象。修复市场缺陷,需要发挥行业协会等组织的优势,建立科学的价格预测机制、准确的投资指南和灵活的集体生产协调机制。

  连续21月增持债券 境外机构看好中国

  据经济日报报道,随着国内新冠肺炎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和金融市场开放政策加码,外资加仓中国债券的热情持续高涨。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8月末,该机构为境外机构托管债券面额达24619.55亿元,环比增加1178.31亿元,增幅为5.03%。这已是自2018年12月份以来,境外机构投资者连续第21个月增持中国债券。债券通公司日前发布的报告也显示,8月份债券通共计成交5086笔,总成交量4093亿元,日均交易量195亿元。截至8月底,通过债券通入市的境外机构投资者数量达2106家,当月新增40家,全球排名前100位的资产管理公司中已有74家完成备案入市。

  点评:外资进入中国金融市场与人民币走强是最近人们关注的经济新闻。外资增持人民币资产等因素是推动人民币汇率走强的重要原因。外汇市场人民币需求趋强,美元资金要投资境内股市债市,首先要在外汇市场兑换人民币。中国经济表现强劲,国际外汇市场对人民币汇率走强的预期加强。在国际金融市场实行浮动汇率制的条件下,任何一种货币都在升值与贬值之间波动。汇率升值是一把双刃剑,在外贸中,对进口有利,但对出口不利。与此同时,不能忽视人民币升值的金融风险。此轮人民币升值与金融市场开放新政有直接关系。外资进入对中国金融市场发展有利,但同时也会带来金融风险。有专家指出,人民币升值贬值的节奏以外部离岸引领为主,要警惕货币从贬值到升值的过程中产生泡沫。中国债券与证券市场具有投资吸引力,但要小心投机与套利带来资产流失。

  知识延伸:

  外资金融机构进入中国。随着今年4月1日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外资持股比例限制取消,以及年初期货公司外资投资全面放开,外资机构纷纷加快布局中国市场的步伐。期货公司方面,7月21日,摩根大通期货全部完成股权及相关变更,国内首家外资全资控股的期货公司正式诞生。证券公司方面,短时间内已有瑞银、野村、摩根大通等7家外资控股证券公司落地。公募基金方面,首家外资全资控股的基金公司也已呼之欲出。目前,海外资管巨头贝莱德、路博迈已提交公募牌照申请,上投摩根基金、摩根士丹利华鑫也在谋求100%控股。

  养一头猪赚近2000元,养猪大户却很悲观

  据中国基金报微信号报道,截至8月28日,全国22个省市猪肉平均价在53.50元/公斤,同比上涨近50%。但是,近日养猪大户唐人神董事长陶一山却认为:“猪肉价格拐点就在明年初,随着新一波猪周期启动,生猪产能将面临过剩。早已有养猪大户预测,到2022年,国内肉价将跌到10元(注:一公斤)。我更悲观,届时肉价跌到4-5元都是完全可能的。”同时他说:“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各大养猪企业已发布的在建或将建的养猪项目规模将达20亿头,而中国猪肉消费仅6.5亿头,未来生猪行业会出现产能过剩,或将面临一场灾难。”

  点评:猪肉价格可能大跌。目前,猪肉价格在动荡中调整。由于大幅度涨价,资本看中养猪业的利润空间,纷纷进入养猪业,甚至有水泥企业也开始养猪了。此时,有人清醒地指出,中国养猪业可能会产生产量过剩问题。猪肉价格随行就市,生产和流通完全市场化了。上世纪70年代之前的猪肉紧缺已经一去不复返,这是市场化改革的功绩。但是,市场调节也有缺陷,一是盲目性。只要看到有利可图,资本就蜂拥而入,因而容易产生生产过剩问题,然后资本一哄而退。二是滞后性。市场调节价格往往是中短期行为,难以确定价格的长期走势。盲目投资导致的生产过剩也是一种滞后现象。猪肉价格的大起大落体现了市场自发调节的缺陷。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充分利用大数据的优越性,发挥行业协会等组织的优势,建立科学的价格预测机制、准确的投资指南以及灵活的集体生产协调机制。

  服贸会商机:“网课”会成为教育行业的未来吗?

  据中国新闻网报道,新冠肺炎疫情让许多新业态受到关注,在线教育是其中之一。某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坦言,后疫情时代教育行业发展将面临全新挑战,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技术在教育领域广泛应用,未来纯线上、纯线下的教育都会继续存在,但线上线下融合的模式或将成为主流。

  点评:新冠肺炎疫情向传统工业革命模式提出新挑战。工业革命取代了小农经济,实行了生产和生活社会化,把经济活动从个体为主转为集体为主。数字化技术革命改变了工业革命形成的经济发展模式,但还不彻底。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了社会聚集,对以集体方式为主的工业革命模式提出新一轮挑战。就教育而言,线上与线下教育的区别就在于学生集体上课和个体上课。就工作而言,远程办公方式是把集体办公转变为个体办公。就生活而言,与去大商场或大卖场购物相比,网上购物是个体化的远程商业交易。有专家说,新冠肺炎疫情会让一些与社会聚集有关的产业消失,但与远程有关的生产和生活反而会更加发展。传统工业经济模式的改变,对不同收入阶层的影响有所不同。中高收入阶层可用远程办公,而低收入阶层的工作大多与社会聚集有关,其中主要是普通服务业。《点石成金》谈过,联合国发布的报告显示,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在学校停课期间,全球至少有三分之一即4.63亿学龄儿童,无法进行远程学习,因为低收入阶层的学生无法负担购置网课设备的费用。改变传统工业革命模式绝非易事,不但需要经济变革,也需要社会调整。

  美专家警告秋冬季将现第二波疫情 大选后达高峰期

  据中国新闻网报道,美国传染病学专家警告称,今年秋冬季节,美国很可能将迎来新冠肺炎疫情的第二次暴发,带来感染和死亡病例的激增。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的一位流行病学家称,“一波(疫情)将会来临,问题并不在于它是否会到来,而是将会以多大的规模到来。” 加州大学欧文分校的流行病学专家安德鲁·诺莫称,这波疫情将从10月中旬开始,在逐步进入冬季时恶化,并在大选后达到高峰。有些地区可能会在感恩节左右达到疫情高峰,有些地区在圣诞节左右,有些地区则可能要到2021年的1月和2月。专家说,抑制新冠病毒传播的主导力量,仍然是民众严格遵循限制措施。人们的举止是一个决定性的因素。

  点评:美国会否发生第二波疫情,取决于防控措施是否到位。十分可怕的是,白宫疫情新顾问斯科特·阿特拉斯居然公开推崇“群体免疫”策略。阿特拉斯是一名神经放射学专家,无相关专业背景,但美国政府已经依照他的建议实施了一些具体措施。例如,美国疾控中心近日修改了针对新冠病毒检测的指南。根据新指南,新冠病毒感染者的密切接触者若没有症状,并非必须进行病毒检测。个别反科学的美国政客是难以缓解新冠肺炎疫情的。如果美国在今年秋冬季出现第二波疫情,世界经济或会遭殃。

  (编写 点评 侯若石)(中新经纬APP)

  《点石成金》第433期。本栏目嘉宾观点不代表中新经纬观点。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编辑:董文博)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以其它方式使用。
关注中新经纬微信公众号(微信搜索“中新经纬”或“jwview”),看更多精彩财经资讯。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经纬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京B2-20230170]  [京ICP备17012796号-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513525309 报料邮箱(可文字、音视频):zhongxinjingwei@chinanews.com.cn

Copyright ©2017-2024 jwvie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中新经闻信息科技有限公司